蘭州黃河鐵橋

蘭州黃河鐵橋

蘭州黃河鐵橋,舊名“鎮遠橋”,在甘肅蘭州市白塔山下,建於明洪武年間(1368-1398年)。位於蘭州城北的白塔山下、金城關前,有"天下黃河第一橋"之稱,是蘭州市內標誌性建築之一。

2019年4月12日,入選由中國科協調宣部主辦,中國科協創新戰略研究院、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共同承辦的“中國工業遺產保護名錄(第二批)”。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蘭州黃河鐵橋
  • 成就:天下黃河第一橋
  • 地址:蘭州市
  • 始建年代:明洪武
簡介,其他信息,

簡介

黃河鐵橋位於蘭州城北的白塔山下、金城關前,有"天下黃河第一橋"之稱,是蘭州市內標誌性建築之一。鐵橋建成之前,這裡設有浮橋橫渡黃河。浮橋始建於明洪武年間(公元一三六八至一三九八年),名叫鎮遠橋,今尚存建橋所用鐵柱一根高達三米,重約數噸,上有"洪武九年"字樣。清光緒三十三年(公元一九○七年),改浮橋為鐵橋,是黃河上游第一座鐵橋。橋有四墩,下用水泥鐵柱,上用石塊,弧形鋼架拱梁,是後來進行加固工程時增建的,全部工程共耗白銀30餘萬兩。登橋遠望,不遠處的黃河如帶,蜿蜒盤曲,為蘭州這一工業城市增色不少。

其他信息

黃河鐵橋舊名“鎮遠橋”,在甘肅蘭州市白塔山下,建於明洪武年間(1368-1398年)。
蘭州歷來是東西交通要衝,中原與西域往來的必經之途,穿城而過的黃河則是橫亘在蘭州這一交通樞紐之上的難以逾越的障礙,民間曾有“隔河如隔天,渡河如渡鬼門關”的歌謠。從明洪武五年(1372年)起,宋國公馮勝、衛國公鄧愈都曾因軍事需要在蘭州黃河段修建過浮橋,但都很快被拆或被毀了。直到洪武十八年,蘭州衛指揮僉事楊廉才在現在中山橋的位置上興建了著名的鎮遠浮橋。據明人徐蘭的《河橋記》記載,楊廉在黃河之上造大船28艘,以3艘備用,將25艘用繩鎖連線,船下以石鱉固定,船上加蓋木板、欄桿,並在橋南北兩岸各樹一根大鐵柱和六根木柱,以鐵鏈將浮橋固定。整座浮橋“隨波升降,帖若坦途”。此後500多年間,用以構築浮橋的船數和用以固定的鐵柱與木柱數雖有變化,但鎮遠浮橋卻以其扼守要津的重要地位,被譽為“天下第一橋”。現在仍矗立在鐵橋南岸的將軍鐵柱正是鎮遠浮橋500年興衰史的唯一見證。
中山鐵橋的前身是明洪武5年(1372年),宋國公馮勝在蘭州城西七里處建的浮橋;至明洪武9年(1376年),衛國公鄧愈移浮橋至西10里處,稱“鎮遠橋”;明洪武18年(1385年),蘭州衛指揮楊廉將浮橋移至今日位置,至今遺存重10噸,長5.8米的鑄鐵橋柱“將軍柱”三根。
清光緒33年(1907年),清政府在蘭州道彭英甲建議和甘肅總督升允的贊助下,動用國庫白銀30.669萬兩,由德商泰來洋行喀佑斯承建,美國人滿寶本、德國人德羅作技術指導,建起了長233.33米,寬7米的黃河第一座鐵橋。初名“蘭州黃河鐵橋”,鐵橋長七十丈,寬二丈二尺四寸,橋下設四墩,下用水泥鐵柱,上用石塊,河南側第二墩最深,墩底至水面一丈七尺。共花費白銀三十萬六千餘兩。工程由德商泰來洋行承修,保固三十年。但物資運輸和施工全由我國承擔,各地人民以駱駝,大軲轆車,遠涉千里,東自天津等地運輸架橋材料,終於在黃河上架起第一座鐵橋。
1942年改為“中山橋”。1954年,人民政府整修加固了鐵橋,又增加了五座弧型鋼架拱梁,使鐵橋顯得堅固耐用,
附:蘭州黃河鐵橋演義
蘭州黃河鐵橋演義
作者:南京市民謝子徒
甲午年9月18日初到蘭州,登上蘭州黃河鐵橋,浮想聯翩,思緒仿佛沿著眼前的大河逆流而上……
萬里黃河無大橋,
光緒慈禧臉害臊,
蘭州河寬兩百米,
建座鐵橋花錢少.。
北京翰林把頭搖,
中華魯班不會造,
大清高價掏白銀,
煩請洋人來承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