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蘭州短鼻蝗
- 拉丁學名:Filchnerella lanchouensis
- 界:動物界
- 綱:昆蟲綱
- 目:直翅目
- 科:癩蝗科
- 屬:短鼻蝗屬
- 命名者及年代:Zheng,1981
形態特徵,分布範圍,
形態特徵
雌性 體型粗大,體表具有粗大而稠密的顆粒狀和隆線狀隆起。頭較短,短於前胸背板。頭頂寬短,背面凹人,粗糙;具側緣隆線,頂端具細縱溝;頭背部粗糙,具有顆粒和棒狀隆起(圖116a)。顏面隆起較狹,全長几乎均具有縱溝,僅在近上唇基部近乎消失;中央單眼之下凹人,在觸角基部間略呈弧形向前突出;在顏面隆起突出部側面,從複眼前緣到觸角窩下緣具一斜行隆線;顏面亞側隆線較發達。複眼小,近圓形(圖116b)。中央單眼位於顏面隆起觸角間突出部分之下,從正前面可看見。觸角較短,向後只到達前胸背板的中部。前胸背板粗糙,具有粗大的錐狀突起,沿其後緣一排較尖銳;前、後緣均呈角狀突出;中隆線較高地呈片狀隆起,3條橫溝均深割;溝前區與溝後區幾乎等長。前胸腹板前緣呈片狀隆起,頂端中央具凹口。中胸腹板側葉間中隔較寬,其寬度明顯地大於其長度。前翅強烈縮短,呈鱗片狀,側置,在背面較寬地分開,頂端幾乎到達腹部第一節背板的後緣,其長度剛超過前胸背板長度的一半。後翅略長於前翅。後足股節粗短,其長度約為寬度的2.8倍;上側中隆線具稠密的細齒;外側上、下部均具有許多錐狀突起。後足脛節具內、外端刺,上側外緣具刺10個,內緣具刺9個(包括端刺)。跗節爪間中墊的頂端到達爪的中部。前、中、後足各節均具有稠密的絨毛。鼓膜孔很小。腹部各節背板均具有3個突起,形成了縱列突起。肛上板狹長,頂端較尖;中央具一橫隆線,自橫隆線至肛上板基部間具深縱溝,自橫隆線至肛上板端部間具淺縱溝。尾須粗短,錐狀。產卵瓣末端尖銳,上、下產卵瓣外緣均無齒(圖116c)。
體色 褐色。複眼暗褐色。前翅暗褐色,不具斑紋。後足股節外側及上側外面黃褐色,內側及上側內面黑色,端部黃褐色;上、下膝片外側黃褐色,上膝片內側褐色,下膝片內側基部之半黑色,端部之半黃褐色。後足脛節外側褐色,內側全部呈暗紅色。跗節褐色。腹部褐色。
雄性不知。
體長:♀31.0毫米。
前胸背板:♀10-11毫米。
前翅:♀7.0毫米。
後足股節:♀14.0毫米。
分布範圍
甘肅(蘭州—模式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