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大學漢語言文字學研究所

蘭州大學漢語言文字學研究所

蘭州大學漢語言文字學研究所成立於2004年,其前身為中文系語言教研室。漢語言文字學研究所學術傳統悠久,學術積澱深厚,張舜徽、楊伯峻、黃伯榮、祝敏徹、趙浚、徐青等學者長期在本學科點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為學科建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王力、周祖謨、彭鐸、王士元等國內外著名語言學家曾在中文系從事講學和科研活動,為本學科的建設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張文軒教授、趙小剛教授先後擔任研究所所長。現任所長為敏春芳教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蘭州大學漢語言文字學研究所
  • 外文名: 
  • 成立時間:2004年
  • 前身:中文系語言教研室
  • 所長:敏春芳教授
發展歷史,科研條件,科研成就,西北方言研究,敦煌文獻語言研究,傳統語言文字學研究,現代漢語語法研究,

發展歷史

研究所現有教學科研人員8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4人,講師3人;博士4人,碩士4人。近五年來,出版學術專著有《老乞大朴通事語言研究》、《老乞大索引》、《朴通事索引》、《蘭州方言志》、《蘭州方言詞典》、《帝王世紀譯註》、《 帝王經界紀校譯》,在《中國語文》、《國外語言學》、美國《中國語言學報》、《古漢語研究》、《語言研究》、《語言文字套用》、《蘭州大學學報》、《寧夏大學學報》、《修辭學習》等全國性刊物發表論文100餘篇,主持、承擔各級課題16項,其中主持國家社科基金課題2項,教育部課題4項,省級課題4項,橫向課題10項。獲省部級科研獎勵9項,學校教學獎勵6項。

科研條件

研究所為本科生和研究生開設的基礎課有“現代漢語”、“古代漢語”、“語言學概論”、“音韻學”、“文字學”、“訓詁學”等,另外還講授現代漢語修辭學”、“語音學基礎”、“漢語語音發展史”、“方言學與方言調查”、“漢語辭彙學”、“國小與古文字學”、“詩詞格律”、“國語語音教程”等專業課。
語言文字學研究所招收漢語言文字學專業碩士生,研究方向有訓詁、音韻、文字、語法、方言、漢語史。碩士生導師為敏春芳教授、常萍副教授、張萬禾副教授、陳曉強副教授。1981年獲得國家首批漢語史和現代漢語專業碩士學位授予權,前後共培養近200名碩士畢業生,向全國各大高校輸送了一批優秀的專業人才,並有30餘人考入外省高校攻讀博士學位。

科研成就

西北方言研究

西北地區文明發源極早,民族眾多,歷史上民族流徙頻繁,語言資料豐富,既有漢藏語系的漢語和藏緬語族諸語言,又有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族和通古斯語族語言,這為我們的研究提供了優厚條件。本方向的教學科研人員張文軒教授、鄧文靖副教授、等在進行西北語言動態狀況的研究,出版了《蘭州方言志》、《臨夏方言志》、《蘭州話音檔》等一批方言學術著作。並承擔了教育部項目“甘肅三聲調、二聲調方言調查研究”“西北地區三聲調方言單字調格局和連調模式研究”等科研項目,這些項目具有明顯的西部特色。西北方言的研究,在漢語變遷研究、漢語跟少數民族語言接觸研究等領域,占據獨特的學術地位。

敦煌文獻語言研究

敦煌文獻的發現,為漢語的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敏春芳教授在《敦煌研究》、《敦煌學輯刊》、《蘭州大學學報》等刊物發表的一系列論文,首次對敦煌願文辭彙進行了全面系統的研究,引起了學術界的普遍關注。近年來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敦煌願文辭彙研究》,參與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敦煌吐魯番社會經濟文獻辭彙研究》和教育部重大攻關項目《百年敦煌學史研究》等,並取得了引人矚目的階段性成果。敦煌文獻的語言研究,對於推究古今漢語演變之軌跡,考索宋元白話之源流,有不可替代的重大價值。

傳統語言文字學研究

傳統語言文字學舊稱“國小”。近年來,敏春芳教授、常萍副教授、陳曉強副教授等分別在音韻學、文字學、訓詁學等方面繼續深入研究,努力拚搏,勤於筆耕,形成了科學、嚴謹、務實的學術風格。敏春芳教授近年出版了專著《文獻字詞考略》、《中國古代文化基礎》等。近年來常萍副教授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元曲選》賓白句類研究”,陳曉強副教授教育部青年基金項目“形聲字聲符示源功能叢考”項目等,其階段性成果引起國內同行的關注。

現代漢語語法研究

我所的現代漢語研究曾在全國產生重大的影響,黃伯榮先生主編《現代漢語》為全國高校文學院廣為採用。張萬禾副教授致力於現代漢語句法語義研究,發表了《漢語動詞的意願範疇及其句法表現》,《“叫、讓”表被動的語義條件》,《現代漢語的將來時範疇》,《零主語被動句的被動句地位及其性質的研究》等成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