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大學免疫學研究所

免疫學研究所承擔著全校醫藥學類專業包括臨床醫學、全科醫學、檢驗醫學、口腔醫學、預防醫學、麻醉學、中西醫結合與臨床、高等護理、藥學、生物科學等專業的本科、碩士生、博士生和留學生的醫學基礎課醫學免疫學、臨床免疫學、臨床免疫學檢驗技術、醫學免疫學與微生物學、細胞與分子免疫學的教學任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蘭州大學免疫學研究所
  • 主管部門:蘭州大學
研究方向,發展歷史,科研成就,人才培養,

研究方向

1、感染與免疫:以結核分枝桿菌、幽門螺桿菌、人類免疫缺陷病毒等引起的人類重大感染性疾病為研究對象,對病原體與宿主之間的相互作用、機體免疫細胞和效應分子的活化和表達、免疫應答過程的信號傳導、免疫反應的分子調控等方面進行理論和套用方面的研究。
2、腫瘤與免疫:免疫細胞與免疫分子參與到腫瘤發生、發展過程中,通過研究免疫系統與腫瘤的關係,揭示腫瘤的生物學過程和發展腫瘤的免疫學治療方法。
3、中草藥與免疫:利用新技術提取中草藥(砂生槐、黃芪、紅芪)的有效成分,研究中草藥與免疫的關係,揭示中草藥的作用機理以及進行中草藥現代化,同時尋求高效低毒的抗腫瘤藥物。
4、生殖與免疫:開展包括早期孕婦感染的篩查方法與防治對策研究;遺傳病和孕期感染性疾病的產前診斷研究與評價;對妊娠免疫耐受分子機制的探討,為優生優育提供有效的手段和措施。

發展歷史

蘭州大學免疫學研究所歷史已逾半個世紀,屬校內成立最早的基層教學與科研組織之一。1946年,由蘭州大學醫學系“細菌科”籌備成立微生物學教研室,當時教師僅有沈彤笙、王文義、梁大偉三位教師,採用油印的由王文義教授主編的微生物學教材,這是我國西北地區醫學微生物學和免疫學教學的開始。王文義教授是我國著名微生物學專家、二級教授、全國政協第四、五屆全國委員。1950年增加車鴻德、邵明德二位技術人員,1951年趙紫綃老師來校任教,1953年劉文老師、王良明老師來校任教,1954年,蘭州大學的醫學系獨立建院為蘭州醫學院,教研室命名為“蘭州醫學院微生物學教研室”。2000年更名免疫學與微生物學教研室,2004年隨著蘭州醫學院併入蘭州大學,將醫學微生物學課程從教研室分出併入病原生物學研究所,教研室更名為免疫學研究所。

科研成就

承擔校級教改課題3項,主編或參編病原生物學、醫學免疫學、臨床免疫學、醫學免疫學實驗技術、臨床免疫學與檢驗、循證醫學、病原生物學與免疫學、國家醫師資格考試應試指導、病原生物學與免疫學實驗教程、Practical Immunology for Medical Students等各類教材26部,公開發表教學改革論文20餘篇,獲甘肅省高等學校實驗室工作先進集體,獲省級教學成果獎3項,現有醫學免疫學省級精品課程1門。

人才培養

蘭州大學免疫學研究所逐漸形成了一支以學識淵博、治學嚴謹的專家學者為核心的高素質科研教學隊伍,全所現有兼職教授3人、翠英講席教授1人,專職教職工10名,其中教授3人(含退休1人)、博導1人、講師5人、高級實驗師1人、實驗師1名,教師均獲得博士學位。甘肅省醫療衛生中青年學術技術帶頭人1人,甘肅省青年教師成才獎獲得者1人,全所教師均有成熟的、豐富的教學經驗和科研能力,已成為甘肅省乃至西部地區醫學免疫學教學、科研和服務社會的重要機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