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交通大學自動化與電氣工程學院

蘭州交通大學自動化與電氣工程學院

蘭州交通大學自動化與電氣工程學院的前身是1958年由北京鐵道學院(現北京交通大學)和唐山鐵道學院(現西南交通大學)成建制遷蘭組建成立的電機系,由電機系首任系主任、有線通信專家孫琪蔭教授,電機工程專家姜嘉猷教授,自動化及無線電技術專家班冀超教授,鐵路信號技術專家王鐘麟教授等一批專家教授為骨幹的教師隊伍創建,是蘭州交通大學建校初首批建立的五個系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自動化與電氣工程學院
  • 外文名:School of Automation & Electrical Engineering
  • 院訓:修德 博學 求是
  • 院校地址:蘭州交通大學
  • 現任校長:楊子江
  • 辦學理念:育人為本,質量立院,人才興院
  • 校訓:尚德、勵志、博學、篤行
發展歷程,獲得榮譽,學院建設,辦學理念,專業介紹,機構設定,本科教育,

發展歷程

自動化與電氣工程學院的前身電機系,是蘭州鐵道學院1958年建校時首批建立的5個系之一。當年招收首批通信、信號本科學生和電力機車專修班學生。隨後連續招收6屆通信和鐵路信號本科學生和2屆電力機車本科專業學生。文革期間,1966年~1970年全國高校停止招生,1971年~1976年我系招收了有線通信和鐵路信號兩專業的工農兵學員。1977年全國恢復高等學校招生,我系繼續招收有線通信和鐵路信號兩本科專業學生,1979年國家教委開始專業調整和學科建設,並開始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1980年我系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
蘭州交通大學自動化與電氣工程學院
1979年經鐵道部教育司批准創辦了自動控制本科專業,並於當年開始招生。針對電機系當時只招收有線通信、鐵路信號、自動控制三個本科專業,於1982年更名為電信與自動控制系,簡稱電信系。1985年經鐵道部教育司批准創辦了計算機套用本科專業。1992年教育部制定了按大類招生的目錄,電信系的鐵路信號和自動控制兩本科專業,歸併為自動化類,按自動化專業招生。1993年原鐵路信號專業更名為自動控制專業,原自動控制專業更名為工業自動化專業,簡稱自動化專業。 2012年9月自動控制專業更名為軌道交通信號與控制。(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第四次修訂,專業代碼080802T).1997年全國高等教育進行了大規模的擴招,並對本科專業進行了進一步的調整,實行學校、學院二級管理體系。1999年任恩恩教授等人又創辦了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本科專業。1999年電信系更名為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簡稱信電學院。2002年經甘肅省教育廳批准成功申報電子科學與技術本科專業,並於2003年開始招生,2003年經甘肅省教育廳批准成功申報電子信息工程本科專業,並於2004年開始招生。2003年成功申報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博士點,並於2004年開始招收博士研究生。隨著招生人數和專業設定的不斷擴大,到2006年信電學院在校本、專科學生超過3500名,有7個本科專業,9個二級學科碩士點,1個二級學科博士點。2006年6月,學校根據學院的專業特點,為了便於管理,增強辦學實力,將信電學院分成自動化與電氣工程學院和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兩個二級學院。
建校初期,電機系由有線通信專家孫祺蔭教授、電機專家姜嘉猷教授、無線電技術專家班冀超教授、鐵道信號專家王鐘麟教授為代表的京、唐兩院等30名教職工組建成立。下設通信、信號、機車、電工4個教研室,由孫祺蔭教授任首屆系主任,李崇安老師兼任黨支部書記。當年招收我系首批通信、信號本科學生50餘名,電力機車專修班學生30餘名。1959年和1960年擴大招生,通信和信號本科專業各招3個小班,電力機車供電本科專業招1個小班,兩年分別招收了196名和233名學生。1960年下半年適逢教學改革和技術革新的“雙革”活動,學校從本系和外系58級、59級、60級選調部分學生,成立了“2號”和“3號”專業。1961年遭遇國民經濟困難時期,“2號”專業改為信號專業,“3號”專業改為通信專業。
師生們抱著建設祖國的遠大志向,奮發向上、艱苦樸素、刻苦鑽研、嚴謹治學,形成了良好的辦學校風。1960年至1962年三年自然災害時,電機系的師生們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仍堅持辦學。1962年進行專業調整,撤銷供電專業,該專業學生轉入信號專業學習,隨後電力機車專業下馬,已招電力機車61級學生全部轉入唐院學習。同年,甘肅工業大學下馬,部分學生轉到電機系學習。當時,正逢學校由天水路老校址遷至安寧區新校址,由於運輸工具和能源短缺,全系師生髮揚艱苦奮鬥的精神,肩扛手抬,將部分教學設備與生活設施步行搬到安寧區新校址。為了度過困難時期,部分師生去興隆山等地採集橡子、野菜渡荒,其艱難程度令人難以忘懷。在這個期間,師生們發揚延安抗大的精神,自力更生,共同參加了大量的建校勞動和實驗室建設工作,為電機系的辦學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為電機系的建設和發展付出了辛勤的汗水。
1964年至1966年全國開展農村社會主義教育運動,電機系60、61、62、63級學生和部分教師奔赴張掖、慶陽、平涼等地參加了這一運動。電力機車專業撤銷後,其相關教師十多人調至唐院、株洲電力機車廠和科研所等單位。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後學校停止招生,1967年“停課鬧革命”,1968年開始“複課鬧革命”,在全系師生的共同努力下,在64、65級學生中成立了通信小分隊和信號連隊,一邊進行生產勞動,一邊進行實踐教學,為64、65級學生創造了良好的學習氛圍,把停課的損失降到最低,使這兩屆學生在後來的工作中受益匪淺。1971年開始招收“工農兵學員”進大學,從1971年至1976年通信、信號兩專業共招收580餘名學生。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因文化程度差異很大,從補習必要的基礎文化知識入手,突出生產實踐,學習專業知識。師生們先後到上海通信工廠等鐵路現場進行感性認識,去中衛、平頂山化肥廠專用線、滬寧線等地進行施工,參加隴西縱橫制交換機自動故障測試等專業知識的學習,到酒泉坦克部隊進行軍訓。使這幾屆學生迅速成長,無論是專業知識還是實踐經驗都得到了很好的訓練,他們畢業後已成為各個路局、站段和地方部門的骨幹力量。
1977年全國恢復高考制度,電機系迎來了恢復高考制度的第一批本科生,即通77和信77。1978年秋又招收了通78和信78。學校為了增強師資力量,從各系抽調學生在電機系成立了電子師資班。1979年由班冀超教授等人創辦了自動控制本科專業(1993年後改名為工業自動化專業,簡稱自動化專業)。為了適應當時社會發展的需要,從1984年開始招收電務幹部專科班。1985年由時天保教授等人創辦了計算機及其套用本科專業。1988、1989年還為北京聯合大學代培了84、85級兩屆通信和信號本科專業生,1993年春季招生又招收了兩個班。從1977年到1997年這二十年里,學校的教育事業得到了迅速發展,電信系除了主辦四個本科專業外,還辦了多路通信、電氣技術、計算機套用和自動控制四個專業的專科和電務幹部專修班以及成人教育、函授教育。
1997年後全國高等教育進行了大規模的擴招,1999年由任恩恩教授等人創辦了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2002年至2003年信電學院又成功申報了電子科學與技術和電子信息工程兩個本科專業。這時信電學院由1997年前的四個本科專業發展成七個本科專業。全日制本專科在校的學生人數由1997年的1700餘名發展成3500餘名,成為蘭州交通大學最大的二級學院。
改革開放,深化教育和教學改革使電信系在專業設定上得到了迅速發展,與此同時在學科學位建設、科學研究、教材建設、實驗室建設和師資隊伍建設等方面也得到了迅速成長,結出了豐碩的成果。
1981年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的批准,鐵路運輸自動化與控制學科成為我國首批碩士學位授予點。此前,班冀超教授已於1980年招收了第一批研究生,班冀超、孫祺蔭教授於1981年招收了第二批研究生。鐵路運輸自動化與控制學科後改名為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學科,並被定為省級重點學科;1995年新增了通信與信息系統學科碩士學位授予點;1998年又新增計算機套用技術和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兩個碩士學位授予點;2003年在學科學位建設中取得了跨越式的發展,成績輝煌。首先是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學科取得博士學位授予權,並於2004年招收博士研究生;同時,以我院為主聯合自控所、運輸學院、機電學院共同承建的交通運輸一級學科順利入選為省級學科,其下屬的二級學科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通信與信息系統、計算機套用技術也入選為省重點二級學科;同年還新增了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模式識別與智慧型控制、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計算機軟體與理論、電路與系統等5個碩士點,總計1個博士點和9個碩士點。

獲得榮譽

在科學研究方面,1978年李忠民教授等人研製的紅外線測溫測軸裝置項目和姜昌沿、霍玉田等人研製的高頻對稱電纜串音耦合圖示儀項目均獲鐵道部和甘肅省科技進步獎,開創了我系從事科研項目的先河;
1988年王維漢教授研製的DC-1型程控電話調度系統獲鐵道部科技進步二等獎;
1992年范多旺、鄭以則教授等人研製的大型真空釺接爐微機測控系統獲甘肅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1996年郭進教授等人研製的成鋼微機連鎖控制系統獲冶金部科技進步二等獎;
1997年范多旺教授、魏宗壽高工等人研製的超大型系列鋁真空釺接爐計算機測控系統獲甘肅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1998年李積憲副教授、沈康樂高工等人研製的EMIS安全型車站信號微機連鎖系統獲甘肅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1999年范多旺、鄧志傑教授等人研製的新型系列汽車燈具鍍膜設備計算機控制系統獲甘肅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2000年王維漢、徐岩等人研製的車站數字專用通信機項目獲甘肅省科技進步二等獎;2002年黨建武教授的模糊神經計算機理的基礎及套用研究項目獲甘肅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2003年范多旺、任恩恩、王曉明教授等人的鐵路車站全電子化模組高原適應性研究項目獲甘肅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在2002年至2003年,有科研項目44項,科研契約額達到1517.4萬元,創信電學院歷史上最高紀錄。
從1978年至2005年信電學院獲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一項,二等獎九項,三等獎四項,廳局級獎十二項。特別值得指出的是車站信號微機連鎖控制系統項目,我院在全國高校中最早進行研製,並在鐵路和冶金系統等十餘個車站開通實施,也是科研促進教學的一個典範,使自動控制專業的教學更上一層樓。

學院建設

在教材建設方面,自1963年班冀超教授編寫的電晶體電路教材在學生中講授以來,深受學生的歡迎,該課程當時在全國也是處於領先地位,促進了我系的教材建設。改革開放以來,我系參加了鐵道部教育司組織的教學和教材指導委員會,1992年董保生、陳珍兩位教授等人主編了積體電路教科書,並由鐵道出版社出版;1993年倪俠漁教授參編了電信網路上下冊,由西南交大出版社出版,並於1997年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截止到2005年我院出版學術專著、譯著和高校教材44本;同時,積極參加教改立項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一項,獲省部級教學成果一等獎六項,二等獎五項;學校教學成果一等獎六項,二等獎五項;發表學術論文500餘篇。
在實驗室建設方面,經過不斷的改革更新,使各個專業的教學實驗設備齊全,應開出的教學實驗完好率在90%以上,並成立了電工電子實驗中心和專業基礎實驗中心。在此基礎上,還成立了三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即甘肅省高原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重點實驗室,鐵道部通信與自動化重點實驗室和教育部光電技術與智慧型控制重點實驗室,確保了教學、科研工作的順利進行。
在師資隊伍建設方面,除建校初期四位教授外,從1977年至1997年改革開放二十年,造就、提升了副教授以上職稱39名,其中教授13名,占師資隊伍總數的35%以上,職稱結構趨於合理;造就、提升了中年教授20名,更值得指出的是碩士生以上學歷的教師占師資隊伍總數的60%以上,使師資隊伍中的職稱結構和學歷結構更加趨於合理,為提高教學質量和辦學水平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電信系在辦學規模不斷擴大的同時,始終堅持嚴謹治學、教書育人、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在辦學水平和辦學效益上狠下功夫,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隨著科技和社會不斷地向前發展,新技術、新理論、新方法突飛猛進的向前發展,為了適應發展的需要,從1993年至1998年曾先後進行了四次大的教學計畫的修訂,以後逐年有對教學計畫進行了多次修訂,目的在於在培養人才和素質教育、創新教育等方面狠下功夫,以適應市場經濟對人才培養的需要,並取得了較大的成果。電信息學生在參加全國性各類比賽中取得了較好的成績。如計89級董占軍同學獲全國大學生計算機迅達杯二等獎,名列全國第四名;計90級冷晗生同學獲全國大學生科技發明二等獎;動93級曹韶同學獲97年全國大學生挑戰杯科技製作大賽獎;控93級黃康同學獲鐵道部茅以升獎學金;國家四、六級外語考試的通過率逐年提高,平均通過率已達65%以上;學生在參加省級計算機競賽多次名列榜首;參加國家數學建模競賽,多名學生獲得國家一、二等獎和省的特等獎,一、二等獎;從2001年開始參加每兩年一次的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連續四次參賽六個隊,獲國家級二等獎和省特等獎,一、二等獎,名列甘肅省高校榜首。學生在校學習期間,除了學習專業、文化知識外,在德智體美等方面也得到了全面發展,形成了良好的校風和學風,湧現一批先進集體和個人。1994年鐵道部團委命名電信系團總支為部先進團總支;計91班團支部為部級先進團支部和全路先進班集體;控95級劉麗英同學被鐵道部團委授予先進團員稱號;通91級高帆、動91級唐龍、控92級劉金梅三名同學為全路三好學生;信電學院團委從2000年至2005年連續六年被授予甘肅五四紅旗團委的稱號;2000級朱丹同學獲2003年度甘肅省三好學生稱號;自動化00-1班獲2003年度全省先進班集體稱號;信電學院黨員學生“三個代表”社會實踐服務團獲2002年度暑假三下鄉社會活動優秀團隊;信電學院黨員大學生到少數民族地區“三個代表”社會實踐服務團獲2003年甘肅省大中專學生志願者暑假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優秀團隊。
自動化與電氣工程學院自1958年建校至今已有50年的歷史,培養全日制本、專科學生近9000人,碩士生200餘人,其中不乏在國內外同行內有著重要影響的一批校友。
自動化與電氣工程學院現有1個博士點(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2個一級學科碩士點(控制科學與工程、電氣工程)和3個二級學科碩士點(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電磁場與微波技術、系統分析與集成)。交通運輸工程(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方向)、控制工程和電氣工程3個領域可招收在職和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
3個本科專業:自動控制(原鐵道信號)專業、自動化專業、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原鐵道供電)專業。2個國家特色專業建設點:自動化專業、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1個國家級“卓越工程師”計畫試點專業: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
1個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電氣工程與自動化教學示範中心。2個省級重點學科:交通運輸工程(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3門省級精品課程:電工學、計算機控制技術、單片機原理。4個重點課程群:電工學、電力電子技術、控制理論與技術、單片機原理與嵌入式系統。
學院設有3個系和1個教研室,即:自動控制系、自動化系、電氣工程系和電工學教研室;設有12個研究所:電子與顯示技術研究所、綜合自動化研究所、鐵道信號套用技術研究所、電氣工程技術研究所、控制科學與工程研究所、電機電器及其控制研究所、城市軌道交通智慧型控制研究所、計算智慧型與信息處理研究所、鐵道電氣化與自動化研究所、城市軌道交通自動化研究所、交通信息技術研究所、先進控制技術研究所;擁有鐵道部“通信與自動化”重點實驗室,甘肅省“高原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重點實驗室。
學院現有教職工93人,其中博士生導師2名,教授14名,副教授及高級工程師28名,具有博士、碩士學位的教師75名,7人獲甘肅省“555人才工程”和學校“青藍工程”資助。在校全日制碩士、博士研究生共350餘名,本科生2400餘名,自考生670餘名。
學院主動適應鐵路建設對人才的需求,加強鐵路特色專業建設,開闢了“城市軌道交通信號”、“機車車輛控制技術”、“接觸網工程”、“城市軌道交通供電技術”等專業方向,畢業生深受用人單位歡迎。圍繞鐵路“高速、重載、安全”的主題,重點扶持特色科研方向和團隊,依託“光電技術與智慧型控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和“國家綠色鍍膜技術與裝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積極開展鐵路全電子化微機聯鎖、列車運行控制、機車車輛控制、工業自動化、風力發電控制技術、鐵道供電系統、電力牽引及其自動化等方面的科學研究。“ZR-1416-8型大型鋁板翹式換熱器真空釺接設備計算機測控系統”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被國家科委列入《國家科技成果重點推廣計畫》;“車站信號微機聯鎖系統”被列入國家級科技成果重點推廣計畫;“鐵路車站全電子化模組高原適應性研究”、“新型智慧型網路化電子引導系統研究與套用”、“計算機聯鎖系統”、基於軟計算的工業控制最佳化一體化軟體平台開發及套用等6項成果獲甘肅省科技進步獎。
近三年,學院教師發表學術論文190篇,其中三大檢索論文60餘篇;獲省部級科技進步獎3項,蘭州市科技進步一等獎3項;編寫出版教材15部;科研經費到款額逐年增加,2011年達520餘萬元;獲得3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項鐵道部重點項目。
積極開展繼續教育工作,擴大專業影響,建立了3個工程碩士教育基地;先後與8個鐵路局、1個捷運公司、1個新能源發展有限公司、多個廠家和工程公司成功舉辦了新技術、專業技術培訓;與近30多家單位建立了聯繫,校企培訓合作呈現出鐵道信號與電氣工程專業並舉,學歷教育和短期培訓共存,品牌與特色鮮明,質量不斷提高,規模逐步擴大的良好局面。

辦學理念

在校黨委和行政的領導下,自動化與電氣工程學院以教學和科研為中心,制定了建設區域一流的高水平特色學院的辦學目標,大力開展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及文化傳承創新。堅持走“內涵發展、育人為本、質量立院、人才興院、特色強院”之路,確立了自動控制專業品牌發展,自動化專業特色發展,電氣工程專業快速發展,電工學“大”基礎發展的辦學思路,致力於構建鐵道信號、鐵道電氣化和機車車輛控制技術三位一體的特色專業群,造就高水平教學和科研團隊,為鐵路和地方經濟建設培養“兩實”(思想作風樸實、基礎理論紮實)、“四強”(自主學習能力強、工程實踐能力強、專業技術能力強、社會適應能力強)人才,努力為學校實現高水平教學研究型大學的辦學目標做出新的貢獻。

專業介紹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為該校國家級特色專業,專業介紹自動化實驗室為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電氣工程學科為碩士一級學科授權點。近兩年共承擔科研項目20餘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項,鐵道部重點課題2項,甘肅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項。獲得省部級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三等獎2項,發明專利3項,獲得省級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廳級獎1項。現有教師19人,其中博士生導師3人、碩士生導師7人。具有博士碩士學位的教師占95%。
畢業生可在電力、機械、電子、信息、石油、化工、交通、儀表、電氣化鐵路等領域從事與電氣有關的系統運行、自動控制、電力電子技術、信息處理、試驗分析、研製開發與設計、經濟管理等工作,也可在高校(或科研院所)從事科學研究和教學工作。
主幹課程:電路分析、電子技術、電機學、電力電子技術、自動控制原理、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電力系統分析、高電壓技術、電力系統監控技術、電力牽引供變電系統、接觸網工程、城市軌道交通供電系統、繼電保護原理、發電廠電氣部分、電力系統自動化、電氣測試技術等。
主要專業方向:城市軌道交通供電技術、鐵道電氣化、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三年級分專業方向)
自動化
自動化專業為國家級特色專業,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學科為省級重點學科,控制科學與工程為碩士一級學科授權點。“計算機控制技術”、“單片機原理及套用”兩門課程為省級精品課程。近兩年承擔科研項目20餘項,其中863計畫2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項,甘肅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4項。獲省部級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三等獎2項,發明專利3項,軟體著作權2項,獲省級教學成果獎2項。現有教師19人,其中博士生導師3人、碩士生導師12人。具有博士碩士學位的教師占90%。
畢業生可在鐵路、電力、機械、電子、信息、石油、化工、冶金、交通、建築、新能源等領域從事系統運行、信息處理及控制、試驗分析、研製開發與設計、經濟管理等工作,也可在高校從事科學研究和教學工作。
主幹課程:電路分析、電子技術、電機學、電力電子技術、自動控制原理、微機原理、單片機原理及系統設計、嵌入式系統設計、電氣控制與可程式控制器、計算機控制技術、運動控制技術、遠程監控系統、工業控制網路、檢測技術、供電技術、智慧型控制、控制系統仿真、集散控制技術、建築電氣與智慧型化、機車控制技術、風力發電控制技術、自動化儀表與過程控制、自動化工程管理等。
主要專業方向:工業自動化、機車(車輛)控制、風力發電技術、建築電氣及智慧型化。(三年級分專業方向)
軌道交通信號與控制
軌道交通信號與控制專業為國家級特色專業,交通運輸工程一級學科、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二級學科均為博士和碩士授權點。近兩年承擔科研項目30餘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項,鐵道部重點課題5項,甘肅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5項。獲得省部級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三等獎2項,發明專利5項。現有專職教師21人,其中博士生導師7人、碩士生導師15人。
畢業生可在鐵路、城市軌道交通、電子、信息、儀表等領域從事系統運行、自動控制、信息處理、試驗分析、研製開發與設計、運營維護管理等工作,也可在高校、研究院所的教學和科學研究工作。
主幹課程:電路分析、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語言、軟體基礎、硬體基礎、單片機等)、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自動控制理論、信號與系統分析、計算機網路、電磁兼容及可靠性理論、鐵路信號運營基礎、信號基礎設備原理、車站信號自動控制、區間信號自動控制、鐵路信號遠程控制、列車運行控制系統、編組站綜合自動化、計算機聯鎖系統、城市軌道交通控制系統等課程。
主要專業方向:鐵道信號、高速鐵路控制、城市軌道交通控制。(三年級分專業方向)
辦學理念
學院以教學和科研為中心,制定了建設區域一流的高水平特色學院的辦學目標,大力開展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堅持走“內涵發展、質量為本、人才興院、特色強院”之路,為鐵路和地方經濟建設培養“兩實”(思想作風樸實、基礎理論紮實)、“四強”(工程實踐能力強、計算機套用能力強、專業技術能力強、社會適應能力強)人才,努力為學校實現高水平教學研究型大學的辦學目標做出新的貢獻。

機構設定

管理機構
序號
管理及教學機構
負責人
1
黨委辦公室
常士香
2
行政辦公室
李舉鵬
3
教務辦公室
張蕊萍
4
研究生辦公室
李欣
5
學生辦公室
陳浩
6
學院團委
吳建萍
7
軌道交通信號與控制系
李國寧
8
電氣工程系
趙峰
9
自動化系
王思明
10
電工學教研室
羅映紅
11
教學評價與專家諮詢辦公室
劉建麗
12
培訓辦公室
陳小強(兼)
學院領導及分工
項目
分類
人數
比例
職稱結構
教授
15
16.67%
副教授
25
27.78%
高級工程師
4
4.44%
講師
33
36.67%
工程師
2
2.22%
助理研究員
2
2.22%
助教
9
10.00%
學歷結構
博士
13
14.44%
碩士
63
70.00%
學士
10
11.11%
大學及其他
4
4.44%
在讀博士
23
25.56%
年齡結構
35歲以下
33
36.67%
36-45歲
35
38.89%
46-55歲
21
23.33%
56歲以上
1
1.11%
學緣結構
該校畢業
53
58.89%
外校畢業
37
41.11%
曾在國內訪問或進修
26
28.89%
曾在國外留學或進修
6
6.67%

本科教育

辦學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學生全面發展為根本,以培養特色套用型高級專門人才為目的,以學科建設為龍頭,以教學科研為中心,以高素質師資隊伍建設為重點,以系(室)工作為基礎,突出軌道交通專業特點,積極開拓社會需求的專業方向,大力開展社會服務。規範管理,求實創新,與時俱進,堅持走“內涵發展,質量為本,人才興院,特色強院”之路,努力建設區域一流的高水平特色學院。
辦學理念
辦學理念---育人為本,質量立院,人才興院,特色強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