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市第二十二中學始建於1964年9月,其前身是蘭州石油化工機器廠職工子弟學校,1965年下半年,學校移交蘭州市教育局管理,現為蘭州市教育局直屬的市級示範性中學。目前為12中、22中、66中、81中和88中 “一體化辦學”——聯片辦學試點的牽頭學校。
學校占地面積9616平方米,現有教職工154人、教學班36個、在校學生1800餘人。
近年來,學校加快了發展速度,教育質量穩步提升,已逐步形成了自己的辦學特色,取得了良好的社會聲譽,在所在地區和同類學校中起到了示範引領作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蘭州市第二十二中學
- 英文名:Lanzhou No.22 Middle School, Gansu Province
- 簡稱:蘭州二十二中
- 校訓:正德立行 博學明志
- 創辦時間:1964年
- 所屬地區:甘肅省蘭州市
- 類別:市教育局直屬
- 學校屬性:市級示範性中學
- 主要獎項:連續11年獲蘭州市教育質量優秀獎
省德育示範學校
省科技創新大賽優秀組織獎
市級文明單位、衛生單位 - 知名校友:魏蔚
- 占地面積:9616平方米
學校地址,發展歷程,學校榮譽,目標與奮鬥,領導建設,教師建設,管理理念,教育改革,學校環境,學校設施,展望未來,
學校地址
發展歷程
蘭州市二十二中學96年被市政府確定為首批薄弱學校改造試點校。在市政府的正確領導和大力支持下,學校領導端正辦學思想,從大力推進素質教育入手,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和教育教學科研工作,努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學校面貌發生了深刻的變化。目前,校園環境煥然一新,辦學條件明顯改善,教學設施從無到有,在校學生比過去翻了一番。
學校榮譽
教育教學質量穩步上升,99年全市教育質量分析會上,蘭州市二十二中學被授予“國中教育質量進步獎”;在召開的蘭州市教育工作會議上,蘭州市二十二中學作為先進學校的代表做了經驗介紹;蘭州市第六屆教學新秀評比活動中,蘭州市二十二中學有兩位教師被評為“教學新秀”,實現了蘭州市二十二中學市級教學新秀“零的突破”。三年來,有近20名教師先後榮獲省“園丁獎”、市勞動模範、市優秀黨員、市優秀教師等榮譽稱號,學校也多次被評為各級先進單位。1999年底,我校順利通過市政府薄弱學校改造檢查驗收,被確定為蘭州市首批“標準化國中學校”,同時恢復高中建制。
目標與奮鬥
在改變薄弱國中面貌,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過程中,學校狠抓“四化”工作,即強化領導班子,最佳化教師隊伍,深化教育改革,淨化育人環境。
領導建設
強化領導班子,建設敬業務實,團結協作的領導集體。領導班子政治理論學習制度,建立校長辦公會、行政會制度,發揮領導班子的集體智慧,提高領導決策水平,實施科學管理,建立學校大事議事制度,強化教職工參與學校管理的民主意識,共同治理學校。學校領導深入了解教學實際,研究教學方法,探索教育改革,指導教育工作,保證了學校預期目標的實現。
教師建設
最佳化教師隊伍,形成敬業奉獻,德高業精,團結協作,以身立教的高素質教育群體。加強教工理論學習和師德教育,提高教師的理論修養和思想覺悟。制定師德考核獎懲制度,實行“師德一票否決制”,把師德表現同教師評優、選先、職稱評定、晉級、崗位聘任、獎金分配掛鈎,做到獎懲分明,狠抓落實。
管理理念
突出“以人為本”的現代管理理念,改革學校內部管理體制,培養“誠信,寬容,合作”的團體精神。狠抓教師培訓,提高教師的專業技能素質,加強教師基本功訓練及評優課活動,對全體教師在教育觀念、教學方法等方面給予指導,為提高教師的整體教學水平起到了良好的促進作用。
教育改革
深化教育改革,大力推進素質教育。改革教育管理,健全規章制度,按照培育“四有”人才的要求,修訂完善了《蘭州二十二中教師教學常規》等20多項規定和辦法;改革學校人事制度,實行教育教學目標責任管理,使學校管理逐步走上規範化和科學化軌道。改革課堂教學,重視能力培養,大力提倡電化教學,採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創設教與學的良好氣氛,提高自學能力和學習效率。改革考試方法,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不同要求的測試,減少考試科目,減輕學生負擔,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學校環境
淨化育人環境,營造良好的教育氛圍。學校把有限資金的很大一部分花在改造教育“硬體”上,使校園環境煥然一新,同時,又著重抓好教育的“軟環境”建設,營造和諧的教育氛圍,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生活環境。校園規劃布局緊湊合理,環境優雅、美觀,園林化校園為學生度過中學生活提供了理想場所。
學校設施
為學生提供了優良的學習條件,物理、化學學科分別設有各具功能的文化課教學教室、演示實驗室及學生分組實驗室。有與教學區分離的多功能音樂教室、階梯教室和美術畫室以及多媒體語音教室和多媒體計算機網路教室,良好的教學條件和學習環境,先進的教學設備及輔助教學設備,為培養學生的能力,提高學習水平,提供了極大的方便。
展望未來
蘭州市二十二中學將在已有的基礎上,在繼續辦好國中部的同時,進一步改善辦學條件,深化教育改革,開拓進取,使學校各項工作再上一個新的台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