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亭秋夜録

蘭亭秋夜録

《蘭亭秋夜録》是2011年4月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周汝昌、周倫玲。本書遺收錄了周先生對於私人珍藏的十六件《蘭亭序》帖本的題跋,手跡精準而又充滿感情,彌足珍貴。

基本介紹

  • 書名:蘭亭秋夜録
  • 作者周汝昌、周倫玲
  • ISBN:9787549504428
  • 頁數:189頁
  • 出版社: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1年4月1日
  • 開本:16開
  • 正文語種:簡體中文
  • 尺寸及重量:25.6x18x1.4cm;422g
內容簡介,編輯推薦,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圖書序言,

內容簡介

《蘭亭秋夜録》是周汝昌先生塵封四十餘年的闐於《蘭亭序》帖本研究的文章集結。其中《蘭亭秋夜録》一篇,並手跡首次問世。該篇主要質疑了【定武蘭亭】的價值和地位問題,論證嚴密,史料翔寅,作為一篇書法藝術類論文,擲地有聲。寫於同時期的九篇研究和賞析《蘭亭序》的論文,從《蘭亭》真偽問題的討論領起,填補了《蘭亭序》研究歷史上的一些空白。

編輯推薦

《蘭亭秋夜録》:嘗見人多言《蘭亭》,今亦言之。命曰《蘭亭秋夜録》焉。不桑不俞,不姜不翁。豈曰為體有異,直是所見不同。脫有攬者,可以又有不周與夫不不周之作,而《蘭亭》之學有進矣。

作者簡介

周汝昌,字玉言,號敏庵,一九一八年生,天津人,是我國著名的紅學家,古典文學專家,詩人,書法家。燕京大學西語系本科、中文系研究院畢業。歷任華西大學、四川大學外文系講師,人民文學出版社編輯,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燕京研究院董事,中國曹雪芹研究會名譽會長,全國政協五至八屆委員。學術論著三十餘部,包括紅學、中國文學藝術理論等。亦有隨筆散文集數種。

圖書目錄

自序
第一部分 蘭亭秋夜錄
第二部分 蘭亭秋夜錄手跡
第三部分 自藏魚號帖題跋
一 世稱【馮承素異本】
二 誥晉齋藏本定武蘭亭五種
三 褚河南黃絹蘭亭
四 唐馮承素摹蘭亭帖
五 唐褚遂良摹蘭亭序
六 褚河南臨蘭亭絹本真跡
七 唐虞世南臨蘭亭序
八 唐人摹蘭亭敘
九 宋榻薛紹彭摹刻蘭亭敘【薛刻硬黃蘭亭】
十 三希堂元釪繼善雙鉤蘭亭敘
十一 穎上蘭亭殘石
十二 豐道生摹刻神龍本
十三 秋碧堂法帖
十四 罕見歐楷書蘭亭
十五 宋搨玉枕蘭亭
十六 明揭天師庵蘭亭序
十七宋榻臨江戲魚堂法帖
十八宋仲溫藏定武蘭亭肥本
第四部分 背臨蘭亭
背臨蘭亭(1965年)
背臨蘭亭(1966年)
背臨蘭亭(1975年)
第五部分 蘭亭雜稿
蘭亭舊稿手跡
蘭亭真偽憶當年
蘭亭綜考
《蘭亭序》的真偽問題
範本——《蘭亭序》
蘭亭正解
蘭亭奇致
蘭亭別趣
《蘭亭序》之謎
第六部分 蘭亭摹本
唐·馮承素摹本
元·陸繼善摹本
編後記

圖書序言

我喜歡父親的字,特別喜歡他那漂亮的毛筆字,就像父親本人一樣——有骨氣、有奇氣,精神抖擻、神采飄逸。父親的字別具一格,讓我百看不厭,好像誰寫得也不如他的那樣讓我享受不盡、回味無窮。我把父親的墨跡像珍寶一樣收藏起來,從不向外人炫「富」。
父親平生致力於中華文化學術史之研究,其中涉及劉勰的《文心雕龍》、陸機的《文賦》、曹雪芹的《紅樓夢》和王右軍的《蘭亭序》。在《蘭亭》問題上,父親下了尤其多的功力。父親坦言:自己在「書學」上下的工夫要比「紅學」多得多。
《蘭亭秋夜錄》是父親的一組論學手稿,有將近六十個頁面,一律是當時人民文學出版社的小稿紙,其信手拈來,不假思索,一氣呵成。父親從來寫文章都是這樣,不打草稿,落筆成章。我最初見到《秋夜錄》,覺得這個名字好好聽,就想到父親真會起名字,他的選詞造句總與別家不同,既文辭雅致,又韻味十足。這種印象一直延續到近些年,比如《紅樓奪目紅》,比如《定是紅樓夢裡人》等等,名字漂亮了,書也好賣。翻看《秋夜錄》,我就特別喜愛,並非是有關它的內容,而是愛看裡面的「字」。我把自己的直覺告訴父親,他笑著和我說:古典部里一位熱愛書法的同仁,也喜歡父親的這組字,曾表示過索取的願望,這真讓我吃驚不小。
一九六五至一九六六年間,學界展開對《蘭亭》真偽的大辯論。首先是郭沫若先生髮文「考證」《蘭亭》,說帖連文帶字統統出於「偽造」,而反對一方則有高二適先生、商承祚先生、章士釗先生等。一九六六年的四五月間,父親與商承祚先生也曾彼此通信討論過。彼時,周紹良先生也撰寫了反駁論文。而《蘭亭秋夜錄》恰好作於一九六五年的十二月,同一時間,父親又第二次背臨《蘭亭》。父親有一首詩開頭這樣寫道:「說著蘭亭意氣增,向來腕鬼漫憑陵」,足見父親對《蘭亭》的痴迷程度。父親的同仁好友陳邇冬先生對父親背臨的這幅《蘭亭》,評價說:「此幅總的佳處是精神貫注到底,美不可言。自跋十三行尤妙,無瑕可尋。把玩多日,不忍釋手。」一九六六年的上元佳節,父親又第三次背寫《蘭亭》,他的這種酷愛、執著與功力一直堅持到一九七五年,再背寫《蘭亭》一過,先後得到徐邦達先生、啟功先生和王學仲先生的溢美佳評。後來,父親雙眼視網膜脫落,幾近失明,背寫《蘭亭》只好停下來,這不能不說是太大的遺憾與損失。
在我們幾個子女中,我跟隨在父親身邊的時間可以說是最多最長。父親是一介書生,除了做學問,一無所好,也一無所求。幾十年中,他的研究目標和對象又豐富又複雜。我除了助父親著書立說外,就是整理他的殘稿與舊稿。從殘稿中來看,還是有一些別人未能見到未能說出的創見。這些殘稿與舊稿原應儘量保存,無奈歷史條件、工作環境都不允許。
父親喜歡收集舊日影印的名碑佳帖,他每買一本必然要用小字記下日期、情景、感想、評論等等,看似零碎的手記,累計多了也就形成一種論述雜著,其中不乏難得遇到有益於研究者的看法和倡議。我總怕這些不被人重視的手稿,日久天長歸於烏有,於是下決心在十分繁忙的情況下,還是見縫插針地積少成多,居然也整理出這本小書。現在《蘭亭秋夜錄》一書由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鼎力相助,正式出版,我感到由衷的高興與無限的感嘆。這樣精美的書遞到父親手中,他目力已不能見,但他會像自己的新生兒一樣去撫摩,也一定會感到十分欣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