蘑菇山北遺址,位於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滿洲里市扎賚諾爾區蘑菇山上,占地總面積1960150平方米,是舊石器時代的文化遺址。
蘑菇山北遺址文化面貌獨特,內涵豐富。蘑菇山北遺址是呼倫貝爾地區史前文化的重大發現,該遺址對於研究呼倫貝爾地區的第四紀地質學、古環境學、古人類學、古生物學等相關學科具有不可替代的科學價值,對東亞史前史和第四紀研究領域產生重要影響。
2013年5月,蘑菇山北遺址被中國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蘑菇山北遺址
- 地理位置: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滿洲里市扎賚諾爾區蘑菇山上
- 所處時代:舊石器時代
- 占地面積:1960150 m
- 保護級別: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批准單位:中國共和國國務院
- 編號:7-0051-1-051
歷史沿革,遺址特點,文物遺存,研究價值,保護措施,旅遊信息,地理位置,交通信息,
歷史沿革
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蘑菇山北遺址已被開採。在開採過程中發現大量的古生物化石和人類化石,還發現了很多小型石器和陶片之類。
1980年,內蒙古博物館考古學家汪宇發現蘑菇山北遺址。
1990年,進行了詳細調查和試掘,在遺址的4處地點,出土和採集了100餘件石器,種類有砍砸器、尖狀器、刮削器等。
2019年8月,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中國考古學會舊石器專業委員會主任高星,吉林大學邊疆考古研究中心主任、吉林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朱泓來到扎賚諾爾蘑菇山舊石器遺址開展田野調查和發掘工作。
遺址特點
綜述
蘑菇山主峰海拔約662米。蘑菇山北遺址地理坐標為東經117°42′11.3″、北緯49°29′12.3″,遺址占地總面積1960150平方米。
年代
蘑菇山北遺址發現大量的古生物化石和人類化石,還發現了很多小型石器和陶片之類,古生物化石屬於猛獁象——披毛犀動物群。人類頭骨化石已發現15個,都較完整。石器和陶片的年代,經碳14測定,大約在1萬年以上。
位置
蘑菇山北遺址有4個位置,出土和採集各種舊石器時代打制石器一百餘件。
第一地點,位於蘑菇山主峰正北約500米,面積約5000平方米;先後採集和出土打制石器和石片等80餘件。
第二地點,位於蘑菇山主峰南坡,面積約2000平方米;採集打制石器6件,其中一件為龜背形刮削器。
第三地點,位於蘑菇山主峰東北約1.5千米,面積約5000平方米,採集打制石器8件,其中一件為尖狀器,一件石錘。
第四地點,位於蘑菇山主峰正北約2千米,面積約1000平方米;採集石錘7件,其他打制石器20餘件。
文物遺存
綜述
蘑菇山北遺址出土器類為石錘、石片、刮削器、尖狀器和砍砸器,其中刮削器數量最多,約占68%。這組石器的特點是大量使用石錘和廣泛套用錘擊法,對刮削器的加工有時還採用互動打擊法。
石制工具
蘑菇山北遺址獲得石製品近400件,包括地表採集石製品112件,試掘出土石製品272件。類型多樣,包括石核、完整石片、不完整石片、斷塊和石器(工具)等,分別占石製品總數的6%、63%、24%、3%和4%,以石片類遺存占絕對優勢。岩性單一,全部為安山岩,原料為就地取材,選取山體表面出露的岩塊作為原料,類型全部為打制石製品,未發現陶片、細石葉等後期文化遺物。地表採集的石製品表面有一定程度的風化,顏色偏紅;地層內出土的石製品風化較輕,顏色偏灰。
研究價值
蘑菇山遺址發現的舊石器是呼和浩特大窯文化在內蒙古自治區東部的繼續和發展,舊石器時代晚期遺物的發現是研究大窯文化傳播和發展的重要依據,對國內外考古工作都具有重要意義。
保護措施
2013年5月,蘑菇山北遺址被中國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旅遊信息
地理位置
蘑菇山北遺址位於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滿洲里市扎賚諾爾區蘑菇山上。
扎賚諾爾
交通信息
自駕:自滿洲里市人民政府開車前往蘑菇山北遺址,路程約35.8千米,用時約36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