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黎氏學派

蘇黎氏學派

亦稱分析心理學。榮格認為心理學是關於精神的知識的科學,心理學應該最大限度地發展人格的獨特性和完整性,認為人格由意識、個體潛意識和集體無意識三個層次構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蘇黎世學派
  • 外文名:Zurich school
  • 人物:榮格
榮格思想的背景,來自弗洛伊德的影響,獨自面對無意識的收穫,東方智慧的啟迪與見證,分析心理學的基本理論,集體無意識,鍊金術思想,原型的理論,原型的意象,情結的含義,人格的類型,自性化過程,

榮格思想的背景

若是在一般的學術意義上來分析榮格心理學思想的背景,那么會涉及許多有關人物與事件,比如布洛伊勒、沙可和讓內等來自精神病學方面的影響;康德、叔本華和尼采等來自哲學方面的影響,以及諾斯替教義和諸多神話與宗教學者的研究成果等等,甚至還要考察當時的歷史與社會背景。
若是在榮格思想背景的基礎上,分析榮格之所以成為榮格的最重要因素的話,那么有三個有其重要的線索,涉及三位十分特殊的人物:弗洛伊德、“斐樂蒙”和衛禮賢。

來自弗洛伊德的影響

從《夢的解析》問世,榮格就開始了與弗洛伊德的書信來往。1970年榮格從蘇黎世前去維也納拜訪弗洛伊德,第一次見面,兩人持續暢談了13個小時。不過那時他們的在“靈性”與“性慾”的看法上便有所分歧,後來榮格更是對弗洛伊德關於性方面理論的堅持無法贊同,最後兩人的關係走向破裂。
弗洛伊德給他帶來的是無意識領域的開拓與指引。榮格晚年的自傳《回憶·夢·思考》中專門為弗洛伊德撰寫了一章,敘述了他對弗洛伊德本人及其思想的評價。即使在他與弗洛伊德決裂之後,榮格仍然承認弗洛伊德的偉大影響:“弗洛伊德最大的成就大概包括他把精神病人加以嚴肅對待,並深入到他們怪癖的個別心理當中……由於肯定了夢是有關無意識的種種過程最重要的信息之源,他把一種看來不可挽回地已經丟失的工具重新交回到了人類的手裡”。

獨自面對無意識的收穫

與弗洛伊德決裂後,榮格開始獨自面對無意識,在這種體驗和感受當中獲得了其內在的“導師”——“斐樂蒙”(Philemon)。“斐樂蒙”出現在榮格的夢中,是一個帶翼的長者牛角的老人。榮格常與“斐樂蒙”交談,指引著他面對和接觸無意識,也幫助榮格形成與完善了其積極想像技術,榮格說“我追溯那些內心意象的年頭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歲月——一切根本性的東西都在其中確定了”。

東方智慧的啟迪與見證

榮格曾在其紀念衛禮賢的悼文中這樣說:“事實上,我認為衛禮賢給我帶來了無限的啟迪,我所受他的影響,遠遠超過了其他任何人……我們相遇在人與人性的領域,碰撞的火花啟迪了我,那是我一生中最有意義的事件”。
衛禮賢這位著名漢學家在榮格生活中的出現,不僅給他帶來了東方的智慧,帶來了《易經》的意義,帶來了道家內丹的理論,而且見證了榮格面對無意識的經驗,使他獲得了莫大的支持。榮格在研究與撰寫《金花的秘密》(與衛禮賢合著)的過程中,完善了他的積極想像技術,尤其是將道家“自然”“無為”的意義付諸這種心理分析的技術之中。《金花的秘密》見證了榮格通過曼荼羅對於自性的探索與感受,同時也在象徵意義上,促成了榮格對於“鍊金術”的融會貫通。

分析心理學的基本理論

集體無意識

榮格用集體無意識(collective unconscious)來表示人類心靈中所包含的進化過程中共同的精神遺傳,既是對弗洛伊德個體潛意識的(personal unconscious)發展,也是他自己的一種創造。正如榮格自己所說:“集體無意識的內容從來就沒有出現在意識中,他們的存在完全得自遺傳”。個人無意識是各種情結構成的,集體無意識的內容則主要是原型。

鍊金術思想

榮格在其分析心理學基礎上所研究的“鍊金術”,主要以15—16世紀的西方“鍊金術文獻”為主,如巴拉塞爾蘇斯(P.A.Paracelsus),但是從本質意義上說,榮格對於“鍊金術”的理解,尤其是其心理分析意義的發揮,與中國道家內丹思想有著深切的淵源,他從之中發現了其自性的原型意義以及其啟示和印證。

原型的理論

榮格說:“原型是人類原始經驗的集結,它們像命運一樣伴隨著我們每一個人,其影響可以在我們每個人的生活中被感覺到”。原型賦予某些心理內容以其獨特的形式,主要由原型所構成的集體無意識具有一種與所有的地方和所有的個人皆符合的大體相似的內容和行為方式,歷史中所有的重要的觀念,不管是宗教的、還是科學的、哲學的或倫理的觀念,都必然能夠回溯到一種或幾種原型,這些觀念的現代形式,只是其原型觀念的不同表現。

原型的意象

榮格用原型意象(archetypal images)來描述原型將自身呈現給意識的形式。原型本身是無意識的,我們的意識無從認識它,但是可以通過原型意象,來理解其存在及意義。榮格根據自己的分析與體驗,以及自己的臨床觀察與驗證,提出了阿尼瑪(形容男人內在的女性存在)、阿尼姆斯(象徵女人內在的男性成分)、智慧老人(形容我們內在所具有的有關意義與智慧的原型意象)、內在兒童、陰影(描述了我們內心深處隱藏的或者無意識的心理層面)、人格面具(我們所表現給別人看到的我們自己)和自性等諸多分析心理學意義上的原型意象。

情結的含義

情結(complex)是榮格通過對詞語聯想測驗的研究提出來的,在其理論中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榮格看來,情結是一種心象與意念的結合,其中有一個源自原型的核心,並且具有某種特別的情緒基調。情結在無意識中積累與形成(如創傷性的經驗、情感的困擾或道德的衝突都會導致其形成),當它逐漸膨脹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有機會發作而表現為我們人格與自我的“替代主角”。這個時候我們往往已經不能再理智的表現本來的自己,而是完全被情結所占據與控制,這也是心理疾病的開始與表現。
但是就心理分析來說,其目的不是要讓病人消除或根除其情結,而是通過覺察與理解它在自己心理與行為上所起的作用,來降低情結的消極影響。

人格的類型

榮格所使用的概念多為“心理類型”(psychological types)。在榮格分析心理學的意義上,人格(personality)被看做心靈(psyche)在外在世界的表現。
在榮格的人格類型理論中,有兩種基本的基本態度:內傾(introversion)與外傾(extraversion)以及四種心理功能:思維(thinking)、感知(sensation)、直覺(intuition)和感覺(feeling)。它們互相搭配就有了八種基本的人格類型:內傾思維型、外傾思維型、內傾感覺型、外傾感覺型、內傾感知型、外傾感知型、內傾直覺型、外傾直覺型。
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優勢人格類型。而當我們的優勢人格與輔助人格和弱勢人格等互相補充的時候,我們就和自性發生了聯繫,從而有了真正的人格核心。

自性化過程

榮格用自性化(individuation)所要表達的是這樣一個過程:一個人最終成為他自己,成為一種整合的、不可分割的、但是又不同於他人的發展過程。自性化的目標主要是兩個,其一,為自性剝去人格面具的虛偽外表;另一方面,消除原始意象的暗示性影響。自性化被看做是一種源自無意識自然發生的過程,作為心理分析師,並不能任意干涉。然而,整個心理分析過程,包括以一種開放性的態度來對待病人潛意識的表現,包括認識與理解夢和原型意象的象徵性意義,以及認識與理解自己的陰影,溝通自己的阿尼瑪和阿尼姆斯等等,都是與自性化密切相關的實際工作,在這種意義上,心理分析師仍然是積極主動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