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門答臘庫蚊

蘇門答臘庫蚊

蘇門答臘庫蚊(Lophoceraomyia sumatranus Brug,1931)是蚊科庫蚊屬的一種動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蘇門答臘庫蚊
  • 拉丁學名:Lophoceraomyia sumatranus Brug,1931
  • :動物界
  • :節肢動物門
  • :昆蟲綱
  • 雙翅目
  • :蚊科
  • 亞科:庫蚊亞科
  • :庫蚊屬
  • 亞屬:簇角蚊亞屬
形態特徵,分布範圍,

形態特徵

鑑別特徵 雄蚊觸鬚約為喙長的1/2;中胸腹側板後緣自上而下有一由寬鱗片形成的白鱗帶;雄蚊觸角鞭分節5-9可無特化的毛簇或鱗簇,有時僅在節7上有不顯著的特化短粗毛;幼蟲全面特化,呼吸管短於尾節。
形態描述
雌蚊小型蚊,翅長約2.2mm。頭:頭頂正中有淡棕色平覆鱗,後頭有淡棕色至棕色的豎鱗。兩頰有淡色寬鱗區。喙色暗,觸鬚約為喙長的1/7。食竇甲:食竇弓窄小,食竇甲齒18-22個。胸:中胸盾片棕褐,有疏鬆的棕色平覆鱗。有發達的中鬃和翅前鬃。胸側板棕褐。中胸腹側板後部有一淡鱗帶自其上方伸至下方。無中胸下後側鬃。翅:前緣脈和亞前緣脈比其它縱脈的鱗片寬且色較暗。足:除各股節腹緣稍淡外,一致暗棕。腹:背板暗,唯側緣稍淡;腹板淡黃。
雄蚊觸鬚約為喙長的5/11。觸角梗節內側有乳突。除鞭分節7有少數短粗毛外其他鞭節沒有明顯特化的毛簇或鱗簇。節5有4-7根比正常毛輪毛較短的毛,其末端約伸達節8;鞭分節6有3-5根比前稍長的毛;鞭分節7有4-7根短粗而末端尖銳的毛;鞭分節8與節9各有2-5根特化不顯著的毛。尾器:抱肢基節亞緣毛眾多,排列不規則。亞端葉三棒粗壯,前棒強彎呈弧形,中、後棒約等長;後部毛組有1個寬大葉片、4-5根特化毛和1根彎曲的基位剛毛。端節末半與基半等寬並有5根感覺毛,末端呈梨狀。陽莖側板有很短的內葉,外葉端部有齒冠,外緣有約10-15個齒。
幼蟲頭:觸角無小刺,色淡,1-A著生於靠前方2/3處,細小,2分枝;2, 3-A短刺狀,均生於乾頂。頭毛1-c短粗,長度約為基距的1/4; 4-c簡單,2分枝或一側不分枝,長度超過其基距,並可超出唇基前緣;5-C分3-4芒枝;6-C常分3芒枝,偶分2芒枝,5, 6-C均超出唇基前緣;16, 17-C付缺。頦每側約有6個齒。胸:前胸毛1, 2-P短單芒枝;3-P細,更短,不分枝;4-P不分枝或分2芒枝;5, 6-P單芒枝;7-P分2芒枝;8-P單芒枝;14-P簡單,細小,不分枝。腹:腹毛髮達,6-Ⅰ-Ⅳ常分3芒枝;7-Ⅰ分2芒枝;6-Ⅴ-Ⅵ常分2芒枝;3, 5-Ⅷ特別長而粗壯。櫛齒末端繸狀,9-13個,不規則排列。呼吸管特短,指數1-1.3 ; 1-S3對,每分3-7枝,通常分4-5枝,基位1對約與著生處管徑等長,第2, 3對則短於著生處管徑;梳齒3-4個,簡單或端部叉狀。尾鞍長於呼吸管,管鞍比值約為0. 7-0. 9。腹毛1-X2-5分枝;2-X分6枝;3-X不分枝;4-X12株。肛鰓與尾鞍約等長。

分布範圍

國內分布:
地理分布 廣東(新會)、香港(5♂♂ , 4♀♀,4L)。
國外分布:
國外:高棉、越南和印度尼西亞等地(Sirivanakarn, 1977)。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