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發展歷史,地理環境,建築特點,主要景點,河神廟,大王廟,工會遺址,歷史文化,
發展歷史
蘇里閘因位於邯鄲縣尚璧鎮蘇里村而得名。蘇里閘建於清朝順治年間,占地三百二十四頃,共分十三乾溝,能夠灌溉周圍十五個村莊,是邯鄲縣古代三閘(即羅城頭水閘、柳林古閘、蘇里閘)之一。
明清時期是滏陽河航運發達時期,蘇里閘所在的蘇里村是當時重要的水旱碼頭,主要轉運煤炭。《邯鄲縣誌》記載,民國初,邯鄲一帶產煤1.8億斤,有一半是經滏陽河運銷各地的。當時在蘇里村、馮村一帶設有七八家煤場,把經火車運到黃粱夢的煤炭,再運到煤場,然後從這裡裝船運到下游等地銷售。當時,這裡的商人、運煤工、裝卸工及船工聚集,加上旅店、飯館、雜貨鋪及各種商店等很繁華。1950年,中國煤業建材公司在黃粱夢車站西側建有經營處。不久,又在蘇里建立煤炭轉運站,占地10餘畝,有職工10人,負責煤炭水運。直至1959年,蘇里煤炭轉運站撤銷。
由於蘇里閘兼顧灌溉和航運,為了解決農民澆地和商人航運用水矛盾,明清直至解放後,蘇里閘何時開閘、閉閘都有明確的規定,據《邯鄲縣誌》載: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規定:每年十一月初五閉羅城頭閘,十一月初十閉柳林閘,十一月十五閉蘇里閘;至次年正月底開羅城頭閘,二月初八開柳林閘,二月十九開蘇里閘。若遇乾旱,延緩不得超限五日。至1949年,邯鄲專署召開第一次水澆地會議時,蘇里閘閉閘與開閘仍維持原水期、原水位。
1962年1月,邯鄲專署水利局滏陽河管理處成立,下設9個閘所,蘇里是其中之一,蘇里灌區為滏陽河灌區的一個分灌區。
成立人民公社時期,蘇里村也有三條船搞航運經商,每條船足有16米多長。當時業務主要是把邯鄲市產的鐵和煤水運到天津或山東銷售,為此,村里還曾專門成立水運職工工會。水運取消後,就把船給了邯鄲縣建築公司。工會遺址還在村頭的滏陽河邊。
1949年後,雖經多次維修,但該閘年代久遠,石料風化,閘底掏空,1971年3月,上閘板閉,因左上閘墩漏水,突然左閘牆倒塌。根據水源不足等情況,經商請地區水利局同意,蘇里閘不再予以恢復。這座有著300多年歷史的古閘歸隱於歷史當中。1950年1月,滏陽河管理處蘇里管理所撤銷,後管理所辦公場所於1982年7月移交給邯鄲縣水利局使用。
眼下的蘇里閘一般指黃粱夢蓄滯洪區(現也稱北湖)東堤上的蘇里泄洪閘。該閘在1957年黃粱夢蓄滯洪區建設時一併建設,單孔,閘門為鋼筋混凝土弧形閘門,手搖和電動卷揚機啟閉。2015年由建設局對該閘在原址重建,2016年主汛期前完工。新建的蘇里泄洪閘仍為單孔,閘門為液壓直升鋼閘門,2017年8月移交給市漳滏河管理處管理。
蘇里閘為邯鄲市第一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而蘇里泄洪閘肩負起了拱衛滏陽河下游安全的重任。
地理環境
蘇里閘坐落於邯鄲市,地處河北省南端,太行山脈東麓。西依太行山脈,東接華北平原,與晉、魯、豫三省接壤。地勢自西向東呈階梯狀下降,高差懸殊,地貌類型複雜多樣。氣候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春季風多乾旱,夏季炎熱多雨,秋季溫和涼爽,冬季寒冷乾燥。
建築特點
蘇里閘其閘型、結構與羅城頭、柳林閘一樣,單孔,閘體為砌石結構,木疊梁閘板,人工啟閉,為灌溉、航運兩用橋閘。
主要景點
河神廟
因為蘇里閘水流湍急,船隻拐彎較難,加之上閘或放閘時也容易發生事故,當地村民就在蘇里閘南修建了河神廟,每次上閘或放閘時都要舉行儀式,上供、燒香等,以祈求順利平安。當時蘇里閘澆地面積很大,一直能澆到現107國道以西很遠的地方,往北能澆到永年,為保證閉閘前所有的村都能澆上地,造成蘇里村的地由於閉閘積水不能按時播種,最後地里只能種高粱,當時村西村北都是成片成片的高粱地。為了大家的莊稼豐收,蘇里村的村民犧牲了自己的收成。
大王廟
順著蘇里村村中南北街走到村北頭,就是“大王廟”。2008年重修的小廟廟門兩側掛著“霸閘澆灌千頃綠,大王之功百世芳”的對聯。廟後面,就是原蘇里閘所在地,滏陽河左岸已看不到任何閘的痕跡,但在右岸尚有保存完好的石砌閘牆。
工會遺址
蘇里村水運工會遺址,院子很大,院門還在,這裡還是原蘇里管理所所在地,物是人非。
歷史文化
蘇里閘位置處於滏陽河從北向東流拐彎處下游沒多遠,因為彎大水急,水流不穩,商船經過蘇里閘不容易,必須要找當地有經驗的船夫來駕馭船,否則就過不去;在閉閘時,最下邊的一塊閘板必須找水性好有經驗的閘工,潛入水中把閘板放平放正,再用稻草塞實,否則閘閉不嚴實;在航運發達時,當地孩童會攆著河裡的船喊“上遊船,下遊船,不給窩頭翻你船”,以此讓商家給點好吃的、好玩兒的。說明了蘇里閘的險峻。因此,當地村民給蘇里閘起名叫“霸王閘”,後來叫“大王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