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遇龍,字德水,陝西府穀人,壬申進士,乾隆二十五年任龍泉令,明敏果斷,下車後首葺學宮,建書院,輯邑乘,浚溝渠,抑強扶弱,案無留牘,風清盜息,民皆安堵,暇,即進諸生,講解文藝,士民至今思之。
基本介紹
- 本名:蘇遇龍
- 字號:德水
- 所處時代:清朝
- 民族族群:漢
- 出生地:陝西府谷
- 主要成就:抑強扶弱,民皆安堵
興建留槎書院,收集先賢遺作,沉著冷靜斷案,浚通堙塞水渠,
興建留槎書院
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冬,蘇遇龍以第二甲六十四名賜進士出身獲任龍泉縣令。在乾隆二十七年,興建了留槎書院。龍泉“山川雄秀,必產英才”,尤其在宋、明期間,堪稱人文輩出,宋天聖至鹹淳年間,進士多達240名。然而到了清初,經濟凋蔽,百廢待興,加之地方官員輕視教育,延至順治年間,“士多廢學”,民“於子弟學業罕能培植,延師簡薄,課督不勤,……文風不振。”昔日輝煌,早已不復存在。蘇遇龍此舉,意在延續尚存的一息文脈,重振雄風。
他先是勘出百念丘荒田為學田,又將瀆田笏洲書院遺址地二畝五分供師食用。公務之餘,他更是親臨書院,為諸生講學,這絕非一時的心血來潮、附庸風雅,而是其責任心使然。他惟願傾其所學,教誨學子,以使他們從中有所受益。
收集先賢遺作
除了修志這樣浩大繁複的工程外,蘇遇龍還不辭辛苦遍訪民間,廣為收集先賢遺作,如王毅的《木訥齋集》、葉子奇的《草木子》都經他親手校正刊行。在《草木子》重刻本序中,他直言“獨怪《草木子》與《郁離子》同郡、《龍門子》同時,而顯晦迥別,天將各有以位焉。”“使《草木子》參贊樞密,新一朝之典制措施,當不讓《郁離子》;既不然,珥筆翰苑,纂修元史,必不至於斷爛朝報,又豈亞《龍門子》乎?”毫不掩飾地點明只因葉子奇官職太小,才埋沒了滿腹才學,並大聲疾呼:“天胡然使黯淡空山而徒成一家之言也!”身為體制中人,敢於針砭時弊,言他人所不敢言。
沉著冷靜斷案
“案無留牘,風清盜息,民皆安堵”,蘇遇龍治下的龍泉,呈現出和諧安定的全新氣象。在處理複雜的疑難案件時,他沉著冷靜、遊刃有餘,顯示出超群的能力。他明斷仁山書院田畝被侵吞一案:仁山書院(安仁鎮中心國小的前身)由明正德十五年(1520年)知縣葉竦倡建,嘉靖三年(1524年)知縣朱世忠指令項楞入田建造校舍,會同項尚達、劉尚城等出錢建立。歲久故址淹沒,田畝亦被經管者侵蝕殆盡。清乾隆年間,鄉民控告該村劉天培侵吞田畝,知縣朱綬受理此案,不辨曲直,判處劉天培罰銀百兩。劉不置辯,慨然與之。乾隆二十五年,蘇遇龍因公赴安仁,鄉民仍向其控告此案。蘇經過調查,純屬冤案,給予平反糾正。同時根據稅冊,深入查核原有學田,得三分之一,並會同劉天培在常樂寺左側重建院舍恢復講學。復建的仁山書院有兩幢院舍,四周垣牆圍之。入門後數步即石拱橋,橋下兩邊是荷池,清泉曲折而來,復迴環而去。過橋歷數十級石階即講堂,門額高懸“仁山書院”橫匾一方。書院風景優美,環境清幽,實為讀書的好去處。院內有奎閣凌雲、講堂化雨、古樟翻風等八景,成為當時勝跡,歷代文人墨客,多有題詠。此事載於當地的鄉土教材,雖難確考,但蘇遇龍改建仁山書院卻是有據可查。
浚通堙塞水渠
乾隆二十六年,雲水渠被民侵占,堙塞,知縣蘇遇龍親自查勘得復,並督促浚通;乾隆二十四年濟川橋毀於洪水,二十七年蘇遇龍向上申請重修……,史料中不乏這樣精闢的記載,在龍泉任職短短的兩年多時間裡,蘇遇龍稱得上是殫精竭慮、勤勉之至,只為了惠澤一方百姓。所以在他離任時,士民依依不捨,夾道相送。在百年之後重修《龍泉縣誌》時,編者也不忘補上一句“士民至今思之”,正應了“政聲人去後,民意閒談中”那句老話。
在調任江西德興縣令後,蘇遇龍仍念念不忘龍泉這片熱土,他在乾隆三十九年撰寫的《文昌祠記》一文中,就曾提及龍泉,並在文末自署“賜進士出身文林,即知德興縣事,前任浙江龍泉縣庚辰壬午辛卯甲午四科同考官,關中德水蘇遇龍撰。”
在調任江西德興縣令後,蘇遇龍仍念念不忘龍泉這片熱土,他在乾隆三十九年撰寫的《文昌祠記》一文中,就曾提及龍泉,並在文末自署“賜進士出身文林,即知德興縣事,前任浙江龍泉縣庚辰壬午辛卯甲午四科同考官,關中德水蘇遇龍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