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哲學思想研究(L)》是2014年6月1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劉燕飛。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蘇軾哲學思想研究(L)
- 作者:劉燕飛
-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10133782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本書系統介紹了蘇軾的哲學思想。從巨觀上來看,蘇軾首先是一位大文學家,追求審美意義上的跨越之情是他哲學的一個特色。蘇軾哲學以人生領域為核心,格外關注不得志人生境遇下人的精神解放問題,他的答案就是跨越、愉悅。中國哲學的領域通常被分為天道、心性、人生、政治思想,除此之外蘇軾思想還包括突出的藝術哲學領域。在天道領域,他為這種精神解放之“情” 找到了根本的依據。在心性領域,他詳細考慮了人的各種情,並在此基礎上強調跨越物質層面的情感之美。在人生領域,他反覆詮釋人生的悲劇性,並將跨越、無所待於外作為獲台立尋得愉快、解脫的辦法。在藝術領域,他引導人們以審美的視角來看待世間煩惱,去體會無限、永恆、完滿的跨越性美感。與這些個人精神解放性質的思想有些距離的是蘇軾的政治思想,蘇軾主張以民為本、禮主法輔、富民重於富國等。當今社會顯然和古代社會有著不同的問題和壓力,在消費主義、享受主義盛行的背景下解讀蘇軾的樂觀曠達、隨遇而安的人生觀,有利於增強現代人的主觀幸福感。
圖書目錄
導論
一、哲學視野中的蘇軾思想
(一)蘇軾的人生與心路歷程簡述
(二)蘇軾的哲學著作
(三)文道統一傳統與蘇軾哲學
二、蘇軾哲學思想研究綜述
(一)蘇軾研究概述
(二)蘇軾哲學思想研究概述
(三)蘇軾天道哲學研究
(四)蘇軾心性哲學研究
(五)蘇軾人生哲學研究
(六)蘇軾藝術哲學研究
(七)蘇軾政治哲學研究
第一章 蘇軾的天道哲學
一、蘇軾對天道內涵的詮釋
(一)物質之天
(二)本然之天
(三)精神之天
二、天道對人道的啟示
(一)天道與人道的靜態本質:“一”
(二)天道與人道的動態本質:“順”
(三)天道與人道的共同精神:剛健不息
(四)落實天道的前提:“無心”
第二章 蘇軾的心性哲學
一、蘇軾心性觀提出的背景
(一)人性問題
(二)人情問題
二、蘇軾對“性”“情”的理解
(一)灶禁故反對理學家的性善情惡論
(二)性情同一
三、心性與社會秩序的關係
(一)情禮合一
(二)“才”、“性”二分
四、追求超越之情
第三章 蘇軾的人生哲學
一、蘇軾對人生的理解
(一)人生是悲劇
(二)人生悲劇性的體現
二、蘇軾的幸福觀:超然自適
三、蘇軾人生觀對儒釋道的奔旬良融通與超越
(一)仁者不憂與樂天知命
(二)道法自然與安之若命
(三趨抹)隨緣任運與隨遇而安
(四)超越性的人生觀
四、蘇軾人生態度的成因
(一)自信自尊
(二)樂觀豁達
(三)熱愛自然
(四)興趣廣泛
(五)藝術情懷
第四章 蘇軾的藝術哲學
一、蘇軾的哲學與藝術
(一)蘇軾藝術哲學與傳統中國哲學的特點
(二)對審美愉悅的追求
(三)對理性的把握
二、蘇軾生命美學的主要範疇
(一)超越之美朵獄催講
(二)淡泊之美
(三)中和之美
第五章 蘇軾的政治哲學
一、蘇軾對政治正義的理解
(挨企漿道一)認同等級社會的合理性
(二)強調君德的關鍵作用
(三)重視權力制約機制
二、儒道互補的政治策略
(一)儒道互補與傳統政治智慧
(二)蘇軾對儒道互補政治策略的繼承
三、蘇軾的義利觀
(一)君民關係與義利分疏
(二)富民為本與義利統
四、蘇軾的禮法觀
(一)蘇軾的禮治思想
(二)蘇軾的法治思想
五、蘇軾的民本思想
六、蘇軾的政治品格
第六章 蘇軾哲學思想的特徵及其現代啟示
一、融合儒釋道的思想體系
(一)在天道、心性方面的融合
(二)在人生哲學方面的融合
(三)在藝術哲學方面的融合
(四)在政治哲學方面的融合
二、蘇軾人生哲學的現代啟示燥戒榆
(一)啟示之一
(二)啟示之二
(三)啟示之三
(四)啟示之四
參考文獻
後記
(二)樂觀豁達
(三)熱愛自然
(四)興趣廣泛
(五)藝術情懷
第四章 蘇軾的藝術哲學
一、蘇軾的哲學與藝術
(一)蘇軾藝術哲學與傳統中國哲學的特點
(二)對審美愉悅的追求
(三)對理性的把握
二、蘇軾生命美學的主要範疇
(一)超越之美
(二)淡泊之美
(三)中和之美
第五章 蘇軾的政治哲學
一、蘇軾對政治正義的理解
(一)認同等級社會的合理性
(二)強調君德的關鍵作用
(三)重視權力制約機制
二、儒道互補的政治策略
(一)儒道互補與傳統政治智慧
(二)蘇軾對儒道互補政治策略的繼承
三、蘇軾的義利觀
(一)君民關係與義利分疏
(二)富民為本與義利統
四、蘇軾的禮法觀
(一)蘇軾的禮治思想
(二)蘇軾的法治思想
五、蘇軾的民本思想
六、蘇軾的政治品格
第六章 蘇軾哲學思想的特徵及其現代啟示
一、融合儒釋道的思想體系
(一)在天道、心性方面的融合
(二)在人生哲學方面的融合
(三)在藝術哲學方面的融合
(四)在政治哲學方面的融合
二、蘇軾人生哲學的現代啟示
(一)啟示之一
(二)啟示之二
(三)啟示之三
(四)啟示之四
參考文獻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