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積極進攻戰略,20世紀6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期前蘇聯實行的軍事戰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蘇聯積極進攻戰略
- 實行年代:20世紀6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期
蘇聯積極進攻戰略,20世紀6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期前蘇聯實行的軍事戰略。
蘇聯積極進攻戰略,20世紀6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期前蘇聯實行的軍事戰略。前蘇聯積極進攻戰略既準備打核戰爭,也準備打常規戰爭,突出戰略進攻的地位,強調對敵方實施先發制人的突然打擊,鼓吹在戰爭初期連續突破,速戰速決,同時也...
積極進攻戰略 積極進攻戰略,前蘇聯於20世紀6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前期所奉行的軍事戰略。準備打各種樣式各種規模的戰爭,既強調打先發制人的速決戰,又準備打持久戰。
核戰爭制勝戰略:20世紀60年代初至70年代初蘇聯奉行的核戰略。蘇聯積極進攻軍事戰略的組成部分。20世紀60年代初至70年代初蘇聯奉行的核戰略。蘇聯積極進攻軍事戰略的組成部分。該戰略強調未來戰爭可能有不使用核武器的局部戰爭、使用有限核...
戰略手段 第一, ’從南翼分割包抄歐洲、日本。在蘇聯看來, 歐洲是它與美國爭霸的戰略重點。鑒於在歐洲雙方陷入嚴峻對峙, 蘇聯便企圖通過南下西南亞和非洲來迂迴包抄歐洲。,至於日本, 蘇聯則企圖通過南下南亞和東南亞來形成對日的南北夾擊...
這時,芬蘭軍隊戰略預備隊1個師趕至戰場,在芬蘭軍隊第3軍亞爾馬·西拉斯沃的指揮下,到12月底首殲該師獲勝,隨後轉移兵力將企圖增援的蘇聯紅軍另1個師攔頭截尾,分割殲滅。索木斯薩耳米一戰,芬蘭軍隊共殲敵2.3萬餘人,創造了以少勝...
從戰略方面來說,似乎也有很充分的理由。先使南翼不受到敵人反攻的威脅,然後再來進攻莫斯科。此外,由於蘇聯紅軍數量龐大,但卻比較缺乏機動性,所以這種戰略遂更顯得有利。德軍可以分別把兵力先後集中在不同的地區之內,而輪流產生幾個...
而且由於資源等原因,德國的武器生產能力已不如蘇聯了;另外德軍運輸線過長,蘇軍則剛好相反;再加上蘇軍士氣高漲,預備隊充足,發動連續戰略進攻的時機已經成熟。蘇聯最高統帥部因此決定在1944年實施一系列迅猛突擊,肅清在蘇聯境內的德軍並...
正是因為他的迅猛進攻,嚴重威脅了曼施坦因和克盧格之間的聯繫,導致了德軍的大規模後撤。戰役影響 經蘇軍總參謀部1987 年審定,改稱切爾尼戈夫-波爾塔瓦進攻戰役,列為蘇聯衛國戰爭中的51 個戰略性戰役之一。戰役人物 羅科索夫斯基 康斯坦...
1942年1月7日蘇聯紅軍重奪了莫斯科以北的加里寧。1月初,西部戰略方向的反攻乃告完成。精疲力竭的德軍已經撤退到100至250公里外。德軍38個師,內15個坦克師和摩托化師遭重創。進攻莫斯科的突擊集團被擊潰,使德軍驚慌失措,希特勒要求...
因此,蘇聯紅軍最高統帥部決定將預備隊的大部分兵力集中在莫斯科方向。蘇聯紅軍的戰略意圖是:進行積極的戰略防禦,但同時必須在克里米亞、哈爾科夫地區、利戈夫—庫爾斯克方向,斯摩棱斯克方向,以及列寧格勒和傑米揚斯克地域實施一系列進攻戰役。
蘇軍的任務是阻止德軍,在頑強的防禦戰鬥中疲憊德軍,並為轉入戰略進攻準備條件。兵力對比 德軍 德軍 德軍的企圖是合圍殲滅羅斯托夫以南及其東南的蘇聯紅軍,攻占北高加索。爾後擬以1個軍隊集群從西面迂迴高加索山主脈,奪取新羅西斯克、...
圍繞著如何有效地實施進攻,蘇聯軍事家們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和國內戰爭經驗的基礎上,形成了大縱深作戰思想。一戰後,軍隊和武裝的發展非常迅速,軍隊已有新的技術裝備,同時軍隊中已建立了新的兵種。這些軍事上的進步使進攻的威力大大增強,...
尤其是當時蘇聯戰略軍團的任務縱深可達700餘公里,而自中蒙邊界到北京,直線距離不過500餘公里,且地勢平緩,極便利蘇軍機械化部隊的推進。蘇軍的洲際飛彈和中程飛彈則可攻擊中國全境。同時期蘇聯在中蘇邊境的增兵之舉,進一步強化了中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