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憲法教程》是1949年中圖文庫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蘇聯憲法教程
- 出版社:中圖文庫
- 出版時間:1949年
- 頁數:268 頁
- ISBN:ERC0010074848
《蘇聯憲法教程》是1949年中圖文庫出版的圖書。
《蘇聯憲法教程》是1949年中圖文庫出版的圖書。1內容簡介原出版社:五十年代出版社發行圖書目錄敘言一、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偉大和強力的國家二、蘇聯是從法西斯匪徒魔掌中拾救出歐洲文明的國家三、蘇聯強大力量的源泉——...
蘇聯憲法全稱《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憲法(根本法)》。自1922年聯盟成立以後,蘇聯曾制定三部憲法。即1924年蘇聯憲法,1936年蘇聯憲法(史達林憲法)和1977年蘇聯憲法。1924年憲法突出地反映了從資本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的特點。1936年憲法集中反映了社會主義社會已經建成的特點。1977年憲法則主要反映了發達社會主義社會的...
蘇俄憲法是 《俄羅斯蘇維埃社會主義联邦共和國憲法(根本法)》的簡稱。1918年7月10日第五次全俄蘇維埃代表大會制定。全文6編17章90條。第一編是1918年1月由列寧起草經全俄工兵蘇維埃第三次代表大會通過的《被剝削勞動人民權利宣言》。它規定了蘇俄憲法的基本原則。其主要內容是:(1)俄國為工兵農代表蘇維埃共和國...
列寧評價此部憲法為“它是第一部宣布國家政權是勞動者的政權、剝奪剝削者權利的憲法”。2、蘇聯組成中加盟共和國階段的憲法。1925年憲法、1937年憲法和1978年憲法,是俄羅斯聯邦作為蘇聯組成中的加盟共和國時頒布的憲法,它們符合或完全符合蘇聯憲法的原則和結構,僅在部分規定上反映了俄羅斯聯邦的特點。後來隨著蘇聯社會...
蘇聯1936年憲法全稱《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憲法》。1936年12月5日全蘇蘇維埃第8次非常代表大會通過。共13章,146條。主要內容規定:蘇聯是工農社會主義國家 蘇聯的政治基礎是勞動者代表蘇維埃 蘇聯的一切權力屬於城鄉勞動者,由各級勞動者代表蘇維埃行使 蘇聯的經濟基礎是社會主義公有制,由國家所有制形式和合作社集體...
關於蘇聯憲法草案是1936年11月25日,史達林在全俄蘇維埃第八次非常代表大會上作的《關於蘇聯憲法草案》的報告。全文分六部分。中心內容敘述了憲法委員會的成立及其任務,闡述了1924—1936年蘇聯在經濟、階級結構和民族關係方面發生的深刻變化及修改1924年憲法的必要性。駁斥了資產階級及其代言人對新憲法草案的種種攻擊。
《蘇聯一九七七年憲法》是蘇聯的第三部憲法,於1977年10月7日通過。由蘇聯第九屆最高蘇維埃第七次非常會議通過。除序言外,包括九部分,共二十一章一百七十四條。宣布蘇聯已建成發達的社會主義社會,蘇維埃國家已完成無產階級專政的任務,它已成為全民的國家,蘇聯共產黨已成為全體人民的先鋒隊,是社會的領導和指導...
蘇聯1924年憲法是蘇聯蘇維埃第2次代表大會於1924年1月31日通過由《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成立宣言》、《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成立條約》和11章72條組成。規定,一切外交事務歸蘇聯管轄,軍事、對外貿易、鐵路和郵電.等由蘇聯領導;內政、農業、教育、司法、社會保障、衛生等由各加盟共和國直接管轄。除憲法規定者外...
《外國憲法(21世紀法學系列教材·教育部推薦教材)》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書籍,作者是韓大元。內容簡介 本教程由我國研究外國憲法的專家學者編寫,系統地論述了當今世界具有代表性的國家憲法發展的歷史背景、基本制度及其具體運行過程。分導論、四編十二章。導論著重論述外國憲法研究歷史、學科性質與研究對象、方法,從...
第四節 《聯共(布)黨史簡明教程》的發表和史達林 4 蘇聯興亡史綱 思想獨尊地位的確立(250)一 聯共(布)中央標定的意識形態範本———《聯共(布)黨史簡明教程》的發表(250)二 史達林關於國家的理論(254)第七章 戰爭的考驗和戰後的恢復(259)第一節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的國際關係和蘇聯的 ...
古岑科教授多次被授予國家勳章和獎章,榮獲俄羅斯聯邦功勳科學家稱號。古岑科教授曾在蘇聯最高司法機關工作多年,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研究方向:俄羅斯和外國的刑事訴訟。他在國內外出版和發表了130種書籍和論文。目錄 序言 中文版序言 第一章 刑事訴訟的實質和基本概念 第二章 刑事訴訟法的淵源 第三章 刑事訴訟原則 ...
蘇聯的國家工業化、農業集體化、制定新憲法等重大事件,都只看到史達林一個人提出思想、一個人制定方針政策、一個人在批判反對派、一個人取得偉大成就。這種抽象的敘述成了《聯共(布)黨史簡明教程》介紹各個歷中事件進程的惟一模式。無產階級政黨的領袖應是茂密森林中的參天大樹,書中的列寧、史達林卻是平地上的...
經過多年的耕耘,本中心在憲法與行政法學領域已具有了豐厚的學術積澱。羅豪才教授等在揚棄西方國家公法學“控權論”學派和原蘇聯東歐國家公法學“管理論”學派理論的基礎上,提出了作為中國行政法理論基礎的“平衡論”學說。“平衡論”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完善,已成為我國行政法學界的重要學說。以肖蔚雲教授為首的“港...
《社會科學基礎教程》是中圖文庫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分9章論述:資本主義以前的社會(杜民),資本主義(劉芝明),帝國主義(徐懋庸),蘇聯概述(蘇華),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內民族革命(楊松),農民問題(陳伯達)等。 原出版社:新生書局 圖書目錄 第一章 資本主義以前的會社(杜民)第一節 原始共產制社會 第...
黃道秀教授1962年畢業於四川外語學院,20世紀80年代曾在蘇聯喀山大學進修法律。數十年從事俄羅斯語言和法律的研究和教學,與俄羅斯法學界有著廣泛的聯繫和交流。翻澤了《俄羅斯聯邦民法典》、《俄羅斯聯邦刑法典》、《俄羅靳聯邦民事訴訟法典》、《俄羅斯聯邦仲裁程式法典》、《俄羅斯聯邦刑事訴訟法典》、《俄羅斯聯邦刑事...
本書是2000年3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書籍,作者曾爾恕 / 王雲霞 / 葉秋華 / 張彩鳳 / 林榕年 / 崔林林 內容簡介 本教程闡明古今世界具有代表性的法律制度的內容、實質、形式、特點及其發展規律。分緒論和17章。緒論著重論述外國法制史學科研究的對象、任務及其在法律學科體系中的地位和意義,從總體上闡明各種...
1951年秋,年輕有為的朱華榮被保送到中國人民大學法律系深造(學習蘇聯法學),因成績出色,次年就被留校任教,專項研究蘇聯刑法,並負責籌建中國刑法教程。此外,他還參與了我國1954年憲法的起草工作。1955年,朱華榮參加最高人民法院主持的作為全國第三屆司法工作會議檔案之一的《罪名、刑種、量刑幅度》的資料研究、...
主持制定“三六憲法”1935年2月1日,聯共(布)中央全會通過決議,代表黨中央出席蘇聯第七次蘇維埃代表大會並提出關於必須修改蘇聯憲法的建議。全會組建了一個委員會,以準備第七次蘇聯蘇維埃代表大決定草案,並授權莫洛托夫在蘇維埃代表大會上提出建議:贊成聯共(布)中央的決議,委託中央執行委員會建立憲法委員會,以...
王益英教授在蘇聯東歐研究所任所長期間,較早地運用研究所的條件了解蘇聯經濟法學的研究現狀並引入國內以資借鑑,與譯者劉家輝同志商定翻譯了當時蘇聯主流派代表作《經濟法》(當時蘇聯高校通用教材),該教程代表的學派被稱為學科經濟法,其基本主張是不認同經濟法是獨立的法律部門,但又認為經濟法作為一個學科有獨立存在...
著有《刑事訴訟教程》《蘇聯法院組織》《蘇維埃法律中的訴訟證據理論》《國家和法的理論問題》《國際法和國際政策問題》等二百餘種著作,對東歐、亞洲的社會主義國家法學影響極為深遠。1935年,他擔任蘇聯總檢察長,在史達林的大清洗運動中扮演了關鍵角色。他為該大清洗提供了理論依據,其重要基石包括:刑法是階級鬥爭的...
設有馬列主義法律理論、國家法、新刑法原理、新民法原理、憲法原理、婚姻法、國際公法、審判工作、商事法原理、犯罪學、法醫學、政策與法令、蘇聯法律研究、名著選讀、國際公法研究、國際私法、畢業論文等課程。學生除學習這些專業課程外,還要學習其他系開設的一些課程。課程仍分為必修課和選修課,實行學分制。共和國...
1. 斯達漢諾夫運動的意義 2. 斯達漢諾夫運動的根源 3. 新的人才和新的技術定額 4. 最近的任務 5. 簡單的幾句話 關於蘇聯憲法草案(1936年11月25日在全蘇蘇維埃第八次非常代表大會上的報告)一 憲法委員會的成立及其任務 二 1924--1936年在蘇聯生活中發生的變化 三 憲法草案的基本特點 ...
先後出版專著10部(含合著),主要是:《中國現代憲政運動史》(人民出版社1996年),《戊戌以來的中國政治制度》(南開大學出版社1991年),《中國通史簡明教程》(合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等。在國內及台灣、香港地區、蘇聯、日本、韓國發表學術論文70餘篇,其中二十餘篇《新華文摘》等著名文摘報刊全文轉載或摘...
《法學基礎理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7年出版,曾被前蘇聯法學家讚譽為是“專著性教材”,40萬字,1991年獲中國人民大字科研成果優秀教材獎,1992年獲教委第二屆優秀教材二等獎;《法理學教程》,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4年出版,1995年獲人民大學第三屆優秀教材獎;《法理學》(21世紀法學系列教材),中國人民...
4、《外國行政法教程》,1993年法律出版社出版。本書是一本簡要介紹主要西方國家(法、德、英、美、日)行政法基本制度的著作(本書為合著,姜明安主編);5、《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1999年北京大學出版社和高等教育出版社聯合出版。本書是一本系統闡述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基本原理和基本制度的高校法學核心課程之一...
三、歷史 基輔羅斯 諸國分裂割據 蒙古韃靼人的入侵 羅斯的統一 莫斯科公國的建立 伊萬雷帝統治時期 動亂的年代 羅曼諾夫王朝的建立 俄羅斯帝國的形成 18世紀的俄羅斯帝國 19世紀上半葉的俄羅斯 19世紀下半葉的俄羅斯 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的俄羅斯 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的成立 偉大的衛國戰爭(1941-1945年) 蘇聯在...
《關於發生武裝衝突時保護文化財產的公約》(Convention for the Protection of Cultural Property in the Event of Armed Conflict),由前蘇聯、美國和英國等50個國家於1954年5月14日在海牙籤署。至1977年10月,有68個國家批准或加入。1954年通過的公約包括《關於發生武裝衝突時保護文化財產的公約》及其《議定書》...
第二節 反對修改憲法,普京放棄“總統第三任期”/8 第三節 解散政府,普京為選舉排兵布陣/12 第二章 波瀾不驚的國家杜馬選舉/20 第一節 領導“政權黨”參選,普京設計未來國家權力結構/20 第二節 國內外反對之聲四起,“政權黨”欲擁戴普京為“民族領袖”/27 第三節 “政權黨”大獲全勝,俄羅斯形成新議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