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蘇美爾文明的歷史及其所使用的蘇美爾語楔形文字的一門學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蘇美爾學
- 外文名:Sumerology
- 釋義:研究蘇美爾文明的歷史及其所使用的蘇美爾語楔形文字的學科
研究蘇美爾文明的歷史及其所使用的蘇美爾語楔形文字的一門學科。
研究蘇美爾文明的歷史及其所使用的蘇美爾語楔形文字的一門學科。蘇美爾學(英語:Sumerology;德語:Sumerologie)作為亞述學的分支,建立於19世紀末20世紀初,是在當時近東考古實踐與破譯楔形文字背景下所產生...
公元前 30 世紀中葉,蘇美爾人在部族慣例基礎上制定一批較全面的法典。藝術成就主要體現於建築和雕刻。數學和天文學最為發達;同時採用十進位和六十進位計數法;發明滴漏和陰曆,設定閏月。以日、月、火星、水星、木星、金星、土星各代表...
蘇美爾學家克雷默認為,可以通過這首詩的引子部分的解讀來重構蘇美爾人的宇宙發生論。他譯出的引子中可理解的部分如下:在天空從大地移開之後,在大地從天空分離之後,在人類的名稱被固定之後;在安神帶走了天空之後,在恩利爾帶走了...
蘇美爾人是最先進入美索不達米亞平原的古代民族之一。“蘇美爾”這名字源自後來阿卡德人的發音。在自帶的石碑上文字描述中,蘇美爾人自稱“黑頭”。1922-1934年間,英國考古學家伍萊率領一支考古隊伍對美索不達米亞南部蘇美爾文明的核心...
《蘇美爾語格範疇的普遍語法研究》是四川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唐均 內容簡介 格範疇是語言形態句法研究領域一個重要的基本概念,從古代零散的語文學總結到近現代語言學的系統理論,對此都有不同程度的關注和闡發。本文主要利用形式...
《蘇美爾、埃及及中國古文字比較研究》是2009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拱玉書,顏海英。內容簡介 蘇美爾原始楔形文字、古埃及象形文字及中國殷商甲骨文都是人類上古文明中的成熟文字型系。《蘇美爾、埃及及中國古文字比較研究》以...
亞述學確立元年為1857年,新的泥板文書不斷被挖掘出來、被翻譯。因此關於蘇美爾-阿卡德諸神的譜系關係均非確論,上文中稱天神為安,地神為啟,可能是弄錯了對應關係。阿卡德著名創世史詩《埃努瑪·埃立什》中,淡水阿普蘇與鹹水提阿馬特...
在蘇美爾語中運河、堤壩、水庫這樣的詞非常豐富。奧貝德陶器與更早的北方的薩邁拉文化(前58世紀到前50世紀)的陶器是有聯繫的。薩邁拉文化的人利用底格里斯河及其支流的水來進行早期的、原始的灌溉農業。1980年代法國考古學家在今天的...
《泥板上不朽的蘇美爾文明》是2013年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吳宇虹。內容簡介 《輕鬆閱讀·外國史叢書:泥板上不朽的蘇美爾文明》從考古、文字、歷史、文學、經濟和法律等幾方面講述蘇美爾文明的偉大成就,使國內讀者對兩河...
《楔形傳說:被“建構”的蘇美爾》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圖書,作者[英]保羅·柯林斯,翻譯曹磊。內容簡介 無論過去還是現在,蘇美爾人其實從未被我們簡單地“遺忘”過,正如他們從未被簡單地“發現”過一樣。每次“發現”都只是那些...
蘇美爾神話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有文字記載的神話。薩繆爾·諾亞·克拉莫爾窮其一生研究蘇美爾文明,將分布於世界各地博物館中的楔形文字泥板的零散內容整理出來並翻譯成英語。《神話學文庫:蘇美爾神話》是他整編的重要著作,較為全面地呈現...
蘇美兒是2008年成立的一家護膚品有限責任公司。基本資料 公司簡介:蘇美兒 選擇selection 蘇美兒對研究資料和資料庫進行全面科學評估,遴選出功效和安全均達到標準的候選材料;來源 sourcing 由專家小組研究潛在的原料來源,進行質量評估;標準...
這一觀點起源於一個蘇美爾學專家的假設。蘇美爾學專家喬治·米查諾斯基在對楔形文字的研究中發現了一個現象,即在較早的泥版文書記載中大量出現對同一顆星的記錄,因此他提出了蘇美爾文明的起源與這顆星有關的假設。1980年,美國國家...
然而,20世紀70年代起,考古天文學家卻提出了一個爆炸性的觀點,認為楔形文字起源於6000年前的一次天文事件——船帆座×號超新星的爆發,從而引起世界學術界對楔形文字起源的新一輪爭論。這一觀點起源於一個蘇美爾學專家的假設。蘇美爾...
學者們普遍認為:這是巴比倫王朝建立者們授意最高祭司集團編寫的。其用意是改寫蘇美爾人的創世神話,以顯示巴比倫人是世界的創立者,巴比倫的君主是由神授予的。從內容來判斷,它撰寫的年代應在漢謨拉比王在位之前,因為漢謨拉比法典的...
在釋讀阿卡德語的基礎上,人類最古老的文字蘇美爾文的釋讀成功又造就了一個新的分支學科——蘇美爾學。這兩門學科的產生不是偶然的,因為古代美索不達米亞的居民創造了世界上最早的輝煌的文明,這一文明對推動人類的進步起了巨大的作用...
天文學的發展來自人類對天體的認識,以達到與神直接溝通的目的,他們很早即設立觀象台,由神廟祭司負責。天象記錄中有日月食、行星、彗星以及虹、地震等的發生時間和地點。新巴比倫時期,已能預測日月食和行星會沖現象。早在蘇美爾早王朝...
其辦學目的主要是為王室和神廟培養書吏或書記員,為統治階級服務。與此相適應,在課程設定上,大體上分為三類——語言、科技知識以及文學創作。語言是最基礎的課程,首先要學蘇美爾語,以便適應神廟祭祀和宗教活動的需要。蘇美爾語是...
蘇美爾學家S. N. Kramer, 第一個把蘇美爾傳說部分破譯。到1920年代,所有泥版已基本復原,譯註也基本完成,包括中譯本。《吉爾伽美什》是古代巴比倫文學的代表作,是已知的世界文學中最早的史詩。這部史詩的基本內容早在蘇美爾時期就...
《烏爾納姆法典》是迄今所知的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成文法典(早於《漢謨拉比法典》),亦稱烏爾納木法典、蘇美爾法典。《烏爾納姆法典》是古代西亞烏爾第三王朝(約公元前2113——2008年)開國君主烏爾納姆的兒子舒爾吉制定的(一說在公元...
巴比倫文化多繼承蘇美爾—阿卡德文化,神話則更是如此。由於兩河流域國家的統一,宗教信仰也逐步趨於一致。在阿卡德王國時,天神安啟改稱安努,杜木茲改稱塔木茲,埃阿神與安啟共用。巴比倫王國時,宗教表現為多神崇拜和一神崇拜。天神安努...
上世紀70年代,考古學家Zecharia Sitchin kyaye(撒迦利亞·西琴·伽伊)發掘了6000年前的蘇美爾文明遺蹟,並發現了一張雕刻在石板上的星圖,上面標有十二個天體,除了古代人類就能觀測到日、月、水、金、火、木、土以及地球本身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