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淵源
無錫刺繡最早記載於漢代劉向《說苑》:“晉平公使叔向聘吳,吳人飾舟以送之,左百人、右百人,有繡衣而豹裘者,有錦衣而狐裘者。”吳王闔閭徙都蘇州的時間是公元前469年,然而晉平公在位時間為公元前557—前532年。這段史料中所記錄的“吳國”,它的都城是建在梅里(今無錫新區梅村)之時,由此看來,最遲在2500多年前的春秋時期,刺繡技藝就已經在無錫地區流行,並將其套用在日常生活與服飾當中。
據清代無錫《金匱縣誌》記載:“堆沙刺繡茲明尤仲驥妻子余氏所制,早寡保孤、創製堆刺紗繡,此業自給、巧奪天工,曾以充貢,邑人鹹仿其法。”這是最早見於地方志記載的無錫刺繡藝人。
清代嘉慶、道光年間,刺繡藝術家丁佩就在無錫寫成了中國第一部刺繡專著《繡譜》,對無錫刺繡的發展起了重要推動作用。
清末民初,無錫刺繡進入鼎盛時期,華璂的刺繡藝術與李佩黻帶領的錫山繡工會成為當時無錫刺繡的兩大流派。
文化特徵
無錫精微繡的藝術特徵是精益求“精”。一是在選稿時,無錫精微繡由於繡制的尺寸特別小,要對挑選的畫稿進行認真地分析與評判,推敲畫面的布局與構思,方寸之間需要提供多層次的變化,使觀賞者能夠細細品味其中的精緻、精細。二是在用料方面,無錫精微繡要從不同顏色、粗細、材質的繡線挑選出符合要求的底料,採用考究的高規格的定製平紋絲織面料。在繡制過程中,又要根據畫面人物的主次關係、風景的前後層次和物體的質感以及虛實效果,採用不同粗細的絲線。為了達到鑲色和順,一種色彩也要選擇若干個色級。三是在針法處理上,無錫精微繡要依據表現物品的質感和絲理,靈活運用多種針法和繡法,以點匯線、再匯面的方法來發揮刺繡的藝術效果,以求立體。
精微繡之所以被譽為無錫刺繡的獨門秘笈,就是因為繡品的規格微小,繡工細緻,寸人豆馬都能繡制的形神兼備。尤其是在作品局部和人物造型的細微之處,無法描繪線稿的地方,需要精微繡藝人憑藉多年的繡制經驗、高超的刺繡技巧和聰慧的心靈意識三者合一才能繡成。
製作工序
精微繡的素材來自畫稿,繡工需要對畫稿進行再加工。
底料選用比較細密的平紋絲織面料,能夠襯托出繡線的不同光澤。
繡線的色彩往往被分為許多個色級,有時候為了使主體配色更加合理有序,一根繡線甚至被分為八十分之一;如果畫面效果依舊達不到預期的效果,繡工將會用幾種不同色彩的繡線合併成一股,來彰顯主體的立體感與質感。
繡工會根據畫面主體的不同而挑選不同的繡針,常用的針形主要有施毛針、小亂針、散套針、平套針、纏針、滾針等。
傳承保護
傳承狀況
在社會發展變革的過程中,受工業化、外來文化及過度商業化開發的衝擊,無錫精微繡正逐步萎縮,業內人才大量流失,傳承困難,後繼乏人。這一民間工藝已處於瀕危狀態,亟待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加以保護。
傳承人物
趙紅育,女,生於1958年4月30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項目名稱:蘇繡(無錫精微繡),江蘇省無錫市申報。
吳鳴文,女,漢族,江蘇人,1957年出生,高級工藝美術師,無錫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項目名稱:蘇繡(無錫精微繡)。
保護措施
2005年8月,趙紅育在無錫市民間藝術博物館成立了趙紅育大師工作室,開始重新收徒傳藝。
2010年,得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的扶持經費36萬元,在無錫市文廣新局、無錫市民間藝術博物館的支持下,趙紅育面向社會公開招徒。
2015年7月4日,趙紅育在惠山的工作室恢復成立“錫山繡工會傳習所”。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無錫市民間藝術博物館獲得“蘇繡(無錫精微繡)”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蘇繡(無錫精微繡)”項目保護單位無錫市民間藝術博物館評估合格。
社會影響
榮譽獎項
1910年,華璂的無錫精微繡作品《山水繡件》在南京“南洋第一次勸業會”上獲金牌獎。
1915年,無錫精微繡作品《公雞圖》在美國舊金山“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獲金牌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