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祿王御園菲律賓風情園建設項目》建於明永樂15年(公元1417年)的蘇祿國東王墓,位於德州市城區,是外國君主在中國的大型古墓葬、中菲友誼的歷史見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蘇祿王御園菲律賓風情園建設項目
- 位置:德州市
蘇祿王御園菲律賓風情園建設項目
一、項目名稱
蘇祿王御園——菲律賓風情園建設項目
二、建設單位
蘇祿王御園管理處
三、項目概況
1988年1月13日被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0年菲律賓駐華大使雷耶斯博士專程前來瞻仰王墓,並會見東王后裔。同年,在此拍攝了王墓紀錄片。1986年中菲兩國合拍的《蘇祿國王與中國皇帝》,將這段歷史搬上了銀幕,80年代後年接待中外遊客18萬人次。
四、主要建設內容及規模
市住建局委託上海同濟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完成了蘇祿王城概念性總體規劃編制工作。《規劃》以保護歷史文化遺產為基礎,在保護的基礎加快發展,突出文化,打造特色,旅遊、教育、居住、會展、創意並重發展。結合歷史文獻研究與地形地貌,形成一環(環繞整個地塊的河流)、二軸(王陵文化軸、異邦文化軸)、二帶(風情街、創意坊)、六組團(蘇祿王陵園、運河守陵村、異邦風情街、工業創意坊、長子思孝寨、大德迎賓區)的總體布局。以王墓主體建築為基點形成重點保護範圍,總體布局上形成“一帶、二口、四節點”。一帶指沿東岸綠化、西岸建築群形成東虛西實的風情帶;二口指沿解放路開闢“大德水街主入口”,沿大學路開闢“蘇裔古韻次入口”;四節點指湖海龍神節點、繡樓寶船節點、關帝幫廟節點和戲影茶香節點。
蘇祿廣場,該區塊在共青團路南建造入口照壁,結合神道入口處蘇祿橋,開闢入口廣場,照壁南堆放假山,種植竹子等,鋪地採用青磚鋪設,並飾伊斯蘭圖案。河道內清除污泥,河底鋪設鵝卵石,並種植荷花等水生植物,形成整個園區的入口景觀節點。
躬耕牧歌(祭田區),區內開挖魚塘,放置水車,水牛雕塑,並牧養水牛數頭,魚塘周圍種植柳樹等,沿農田天界布置茅草屋式樣的連廊,涼亭等以供遊人休息,同時種植水杉,柳樹等植被,以遮擋農田周邊的建築群,形成城市中特有的躬耕牧歌的小國田園風情。
碧海長河(神道及其兩側兆域),沿神道兩側開闢為綠化帶,內種植柏樹,松樹等植被,形成碧綠的長廊。神道路面鋪設青磚,保留現有牌坊、石像生、御碑樓等紀念性建築物。
大德水街主入口,採用凸字型的廣場,中央布置牌坊,沿解放路處,布置花壇,以起空間分割與界定作用,廣場鋪設採用青磚,中央鋪設伊斯蘭圖案的紋樣。
蘇裔古韻次入口,通過蘇裔橋進入入口廣場,廣場中央布置牌坊。臨河設定碼頭。沿河布置花壇,鋪設採用青磚,中央鋪設伊斯蘭圖案的紋樣。
湖海龍神節點,由龍神廣場、湖海龍神閣、龍沈廊等組成。湖海龍神閣坐西朝東,為二層樓閣。可供遊客焚香祭拜,登臨觀景。龍神廣場為一不規則的長方形廣場,鋪設採用青磚,中央鋪設伊斯蘭圖案的紋樣。
繡樓寶船節點,繡樓是一座傳統的樓式建築,兩層,下層作廳,上層住宿,房屋各處精雕細鏤著伊斯蘭花紋圖案。登上繡樓,可以扶欄瞭望整個街區東岸。繡樓可開展繡女拋繡球、英雄救美、繡女絲織表演等活動。寶船—旱船既是中溝上一道特色景觀,同時集觀光、遊樂、餐飲等功能於一體,取名“寶船”,船上的裝飾、布置突出伊斯蘭風格。
關帝幫廟節點,關帝廟為一進院落,坐北朝南,內部供奉關公居中,關平和周倉一左一右。周邊配殿為火神廟。東關帝廟西部布置院落,集中展示幫會的組成、發展歷史等,內設演武廳,多讓遊客參與。
戲影茶香節點,布置戲台、茶樓、演藝廣場、碼頭等。戲台每天定時表演節目。茶樓圍繞戲台而建,均布置在兩層,遊客可登茶樓品茶,並觀看各種表演。茶樓與戲台圍合為演藝廣場,既可作為戲台的看台區,又可開展祭拜運河、迎親活動和各種表演項目。
五、項目進展情況
項目正在招商中
六、總投資
項目總投資20億元(人民幣)。
七、市場及經濟效益分析預測
建設“蘇祿王御園——菲律賓風情園”,唯國內獨有,讓遊人在德州充分感受古蘇祿國東王時期的自然、歷史、人文環境和文化特色,並獲得鑑賞、休閒、遊玩之樂趣,市場前景非常廣闊。項目投產後,門票按人民幣80元(10美元)、年客流量60萬人計算,總收入約4800萬元,預計利稅4000萬元。投資回收期約為3.5年(含建設期一年)。
八、合資方式
合資、合作、獨資。
九、聯繫協調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