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林分類法

根據蘇林分類法,它將地下水的化學成分與其所處的自然環境條件聯繫起來,用不同的水型來表示不同的地質環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蘇林分類法
  • 外文名:Surin Classification
  • 水型:四個
  • 氯化鈣水型:CaCl2
蘇林油田水理論的主要內容和實質,關於“ 成因類型” 的分類問題的局限性,水型與油藏保存條件的關係,

蘇林油田水理論的主要內容和實質

蘇林在對比和分析了現代大陸水和海水化學成分特性的基礎上, 把天然水中Na+和Cl-的當量比例作為水的分“ 類” 基礎,以此判別水的成生環境, 是屬於大陸的還是海洋的。在此基礎上,根據水中主要陰、陽離子( Cl-、SO42-、HCO3-、Na+、Mg2+、Ca2+) 彼此化學親和力的強弱順序而組成鹽類的原則作為劃分“ 型” 的依據。他採用rNa/rCl、rNa-rCl/rSO4、rNa-rCl/rMg三個係數( 稱為“ 成因係數”,又名“ 變質係數”, 其值均採用1 為標準) ,通過四個離子參與的算術運算取得的六個係數值,從而劃分出大陸環境的重碳酸鈉型水(NaHCO3);大陸環境的硫酸鈉型水(Na2SO4);海洋環境的氯化鎂型水(MgCl2)和深成環境的氯化鈣型水(CaCl2)。這就是蘇林的天然水成因類型的分類原則和方法。
蘇林在描述各種成因類型地下水時結合了地殼垂向上三個水動力帶。他認為油田水是天然水的變種,各種各樣的水均可形成油田水儲量, 油田水的成分較複雜, 但油田水的化學類型主要是重碳酸鈉型和氯化鈣型兩大類。它的形成既不取決於原始水的化學成分;也不取決於組成油礦床的岩性成分。
他描述了油田水的形成過程,認為是通過“ 夷平” 作用來實現的, “ 夷平” 作用的基本內容有濃縮作用、脫硫作用和陽離子交替吸附作用。在“ 夷平” 作用的第一階段形成礦化的重碳酸鈉型水,在該階段上濃縮作用和脫硫作用占主導地位,過程繼續發展,使陽離子交替吸附作用上升為主導地位,從而形成氯化鎂型水,交替吸附作用繼續進行,最後形成高礦化的氯化鈣型水。蘇林把上述兩類油田水的形成過程作為統一過程的兩個階段。
蘇林在確定了油田水類型的基礎上, 結合油田水中的特殊組分( 如稀散元素、有機成分、氣體成分等) 來綜合評價和預測含油性。這就是蘇林油田水理論的主要內容和實質。

關於“ 成因類型” 的分類問題的局限性

( 一) 蘇林將天然水劃分的四種水型同天然水分布的實際情況存在著很大矛盾。
例如,蘇林劃分的海洋環境的氯化鎂型水在我國半乾旱、乾旱的大陸鹽化地區的地表水、淺層水中是一種頗為常見的水型,即使在氣候潮濕地區亦有存在,世界各地的地表水屬於氯化鎂型水的也絕非個別現象。深成環境的氯化鈣型水在我國西北地區的地表水中呈大面積分布、在淺層水中也不是罕見的,在大陸河水中亦可出現;大陸環境的硫酸鈉型水、重碳酸鈉型水在我國陸相盆地深達千米以上的含油構造中的存在是屢見不鮮的,在我國硫酸鈉型、重碳酸鈉型的高溫泉水亦普遍分布。
( 二) 蘇林主要依據天然水中四個主要離子組分的相互比例關係的三個係數來劃分天然水的“ 成因類型” 。這一分類僅僅反映水的外部特徵,機械地將水的鹽類成分和其來源聯繫起來,因而不可避免地導致錯誤的結論。例如, rNa /rCl係數值在1 附近稍有變動,就足以將天然水由一種環境劃到另一種環境中去,如原來屬於大陸型的可能劃為海洋型。實際上,rNa /rCl值的這種變化可以由其它原因引起的。rNa-rCl/rSO4、rNa-rCl/rMg這兩個係數值的變動亦具有r N a/ rC I 係數值同樣的缺點,也可以將一種成因型劃為另一種成因型。
( 三) 蘇林的“ 深成型” 是個十分模糊的概念。他將氯化鈣型的地下水劃為深成型水。按蘇林的理論,這種水型是由海洋型的氯化鎂型水通過陽離子交替吸附作用轉變來的。實際上,深度的變化不是產生這種作用的主要條件,有時甚至與深度無關。它的發生主要取決於岩石中吸附狀陽離子類型以及水中參與吸附交替的陽離子濃度有關。所以氯化鈣型水既可在地殼深部形成, 也可在地表形成。
( 四) 從形成地下水儲量的問題上不難發現蘇林的“ 成因類型” 分類同他解釋地下水形成過程的觀點是有矛盾的,特別是反映在深部高礦化水的形成問題上。蘇林在地下水的水量形式上主張滲入成因。他認為大氣水( 大陸淡水) 通過地表滲入地下,直至盆地的深部,通過溶濾、蒸發濃縮等作用而形成高礦化的鹽水。這一觀點顯然排除了蘇林劃分的海相地層中所含的水量以及其它起源的水形成地下水儲量上的意義。

水型與油藏保存條件的關係

勘探實踐表明,目前沒有足夠的油的有機地化組成或特徵化合物證實,與CaCl或MgCl型地層水伴生的油確定未受到氧化或生物降解,或者與NaHCO3或Na2SO4型地層水伴生的油確定受到氧化或生物降解。
沉積地層水的多旋迴性決定了原生的NaHCO3或Na2SO4型水不反映保存條件必然差,次生改造後的CaCl或MgCl型水也不意味保存條件必然好。
地層水型(離子構成)不具備準確評價油藏次生變化的能力,評價油藏保存條件最直接、最可靠的標誌是油的特徵生物標誌化合物的相對含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