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洞庭山水月禪院記

《蘇州洞庭山水月禪院記》是宋代文學家蘇舜欽創作的一篇散文。

文章先寫遠望洞庭山之勝況,寫作者思欲一到而莫可得,引而未發,頗具盤馬彎弓之勢。然後順勢寫輕舟游山的經過,轉入水月禪院,略敘此院之廢興。繼而筆墨宕開,描述洞庭山勢之雄,風俗之朴,風景之美,抒發自己的感慨。全文內涵豐富,結構嚴謹,格調豪爽明快,筆墨酣暢淋漓。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蘇州洞庭山水月禪院記
  • 作者蘇舜欽
  • 創作年代:宋代
  • 出處:《蘇舜欽集》
  • 作品體裁:散文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整體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蘇州洞庭山水月禪院記
予乙酉歲夏四月來居吳門,始維舟,即登靈岩之顛,以望太湖,俯視洞庭山,嶄然特起,霞雲采翠,浮動於滄波之中。予時據闌竦首,精爽下墮,欲乘清風,跨落景,以翱翔乎其間,莫可得也。自爾平居,緬然思於一到,惑於險說,而未果行,則常若有物腷塞於胸中。
是歲十月,遂招徐、陳二君,浮輕舟,出橫金口,觀其洪川盪潏,萬頃一色,不知天地之大所能並容。水程溯洄七十里而遠,初宿社下,逾日乃至,入林屋洞,陟毛公壇,宿包山精舍。又泛明月灣,南望一山,上摩蒼煙,舟人指云:“此所謂縹緲峰也。”
即岸,步自松間,出數里至峰下,有佛廟號水月者。閣殿甚古,像設嚴煥,旁有澄泉,潔清甘涼,極旱不枯,不類他水。梁大同四年始建佛寺,至隋大業六年遂廢不存。唐光化中,有浮屠志勤者,歷游四方,至此,愛而不能去,復於舊址結廬誦經,後因而屋之,至數十百楹。天祐四年,刺史曹璉以明月名其院。勤老且死,其徒嗣之,迄今七世不絕。國朝大中祥符初,有詔又易今名。
予觀震澤,受三江,吞齧四郡之封,其中山之名,見圖志者七十有二,惟洞庭稱雄其間,地占三鄉,戶率三千,環四十里。民俗真朴,歷歲未嘗有訴訟,至於縣吏之庭下。皆以樹桑梔甘柚為常產,每秋高霜余,丹苞朱實,與長松茂樹相參差間。於岩壑間望之,若圖繪金翠之可愛。
縹緲峰又居山之西北深遠處,高聳出於眾山,為洞庭勝絕之境。居山之民已少事,尚有歲時織紃樹藝捕采之勞;浮屠氏本以清曠遠物事,已出中國禮法之外,復居湖山深遠勝絕之地,壤斷水接,人跡罕至。數僧宴坐,寂嘿於泉石之間,引而與語,殊無纖介世俗間氣韻。其視舒舒,其行於於,豈上世之遺民者邪!予生平病閟鬱塞,至此喝然破散無復余矣。反覆身世,惘然莫知,但如蛻解俗骨,傅之羽翰,飛出於八荒之外。吁,其快哉!
後三年,其徒惠源,造予乞文,識其居之廢興,欣其見請,攬筆直述,且敘昔游之勝焉耳。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1. 乙酉:宋仁宗慶曆五年(1045)。吳門:謂蘇州。1044年,蘇舜欽因事被劾,除名為民。次年來蘇州,購地築滄浪亭。
  2. 維:系。謂下船。
  3. 靈岩:山名。在今蘇州市西,又街研石山。
  4. 嶄然:突出貌。
  5. 竦首:引首。調伸長脖子。
  6. 精爽:謂精神。《左傳·昭公七年》:“用物精多則魂魄強,是以有精爽,至於神明。”
  7. 平居:平時,平素。
  8. 緬然:遠遠地。
  9. 惑於險說:謂聽人說洞庭山危險,因而疑惑不定。
  10. 腷(bì)塞:壓抑不痛快。腷,心情鬱結。
  11. 橫金:今橫涇鎮,在蘇州市西南,靠近太湖。
  12. 洪川:大水。盪潏:浩蕩洶湧。
  13. 訴洄:同“溯洄”,渭水程曲折迴轉。
  14. 社下:渭西洞庭山居民村社邊的水上。
  15. 陟(zhì):登高。
  16. 上摩蒼煙:渭山頂摩撫天空雲彩。
  17. 縹緲峰:西洞庭山的主峰。
  18. 像設嚴煥:謂佛像和陳設都很莊嚴燦爛。
  19. 大業:隋煬帝楊廣年號,605~616。
  20. 光化:唐昭宗李曄年號,898~901。
  21. 天祐:唐哀帝李祝年號,904~907。
  22. 震澤:太湖別名。
  23. 吞齧:謂太湖吞下了周圍蘇、湖、宣、常四州郡的地界。
  24. 環四十里:謂洞庭山周長。洞庭有三個鄉大小,戶口三千戶。
  25. 丹苞朱實:謂朱紅赤橙的果實。
  26. 織紃(xún):紡織編結。紃,編麻成物。樹藝:謂耕植勞作。
  27. 壤斷:謂在太湖中。
  28. 寂嘿:寂默。嘿,同“默”。
  29. 舒舒:從容舒緩。
  30. 于于:安然自在。
  31. 病閟(bì):謂內向閉塞之病。閟,古同“閉”。
  32. 傅之羽翰:謂縛上了翅膀。
  33. 惠源:該僧徒的法號。謂當年“引而與語”和尚的僧徒前來求文。

白話譯文
逐句全譯

我於乙酉年初夏四月,來到蘇州居住。剛一繫船上岸,我就登上靈岩山的山頂,憑高眺望太湖,低頭看見洞庭山,高高地突起挺立,在雲霞映襯下顯得分外絢麗青翠,浮動在太湖的青青水波之中。當時,我靠著欄桿仰起頭,心神不定恍然有失,想要駕著清風,飛越西沉的太陽,在天空中翱翔,卻又不可能做到。自從那一次後,平日裡總是遙想著去到洞庭山一游,但聽到人們關於洞庭山十分危險的說法又產生疑慮,終於未能實現游山的願望,常常感到好像有什麼東西梗塞在心裡似的。
這一年十月,我就邀請了徐、陳二位朋友,駕一葉小舟,從橫金渡口出發,看那廣闊湖水浩蕩洶湧,萬頃湖面渾然一色,竟想不到天地之大居然能包容如此大的一個湖。船行的路程迂迴曲折,足有七十里遠,頭一天夜宿在湖邊的村莊裡,第二天才到達洞庭山。進入了山下的林屋洞,登山遊覽了山上的毛公洞,當晚在包山寺歇息。又泛舟於明月灣,向南面遠望見一座高山,山頂撫摩著蒼茫的浮雲。船夫指著那山說:“這就是人們所說的縹緲峰。”
小船靠岸,我們步行走進一片松林。走過幾里路,來到縹緲峰下,有一座名叫水月的佛寺,閣樓殿堂十分古舊,佛寺和陳設莊嚴而輝煌。佛寺的旁邊有一泓清泉,泉水澄清潔淨,甘甜涼爽,氣候最乾旱時泉水也不枯竭,不像別處的泉水。南梁大同四年開始興建這座佛寺,到了隋朝大業六年被拆除而不復存在。唐朝光化年問,有一個法號誌勤的僧人,游遍了四方,來到這裡,非常喜愛而不忍離去,就在佛寺的舊址上搭了一間草屋誦讀經文。後來又在舊址上建造房屋,多達幾十上百間。天韋占四年,蘇州刺史曹矽給這座寺院取名為“明月”。志勤和尚年老去世,他的徒弟繼承了他,直到現在已經過七代而從未斷絕。本朝大中祥符初年,皇帝下達詔令又改名為水月寺。
我看太湖匯聚了眾多江河的水流,周圍囊括了四個州郡的地界,在地圖方誌里記載有名字的山峰就有七十二座,惟有洞庭山雄居其間,地盤有三個鄉,人口大約有三千戶,周圍共有四十里長。這一帶百姓風俗率真純樸,多年以來不曾發生過打官司的事情,以至於駐在這裡的縣吏的公堂院內,都用來種植桑樹、梔子樹和甜柚樹作為常年的產業。每逢秋高霜現的季節,樹上結著各種紅色的果實,與高大的松柏和茂密的雜樹參差映襯,有時在山岩深壑之間遠望這裡,就像是一幅金碧輝煌的圖畫或錦繡,十分可愛。
縹緲峰位居洞庭山西北邊深遠的地方,高聳突出於眾山之中,是洞庭山最為優美的勝境。居住在山上的百姓由於農事不多,一年四季還有從事紡織編麻、植樹種菜、捕魚撈蝦等等勞作。佛家僧人本來由於心性清淨曠達,遠離塵世,已經不受中國傳統禮法的約束,又居住在湖山深遠、風景優美的地方,土地與四周隔絕而與湖水相連,很少有人去到那裡。幾個和尚在清泉山石之間打坐人禪,寧靜而沉默。經人引見同他們談話,他們不同一般人,絲毫沒有那種世俗間的氣味,那目光從容舒展,那行動悠然自在,莫非他們是古代的遺民嗎!我平素有閉塞鬱悶的毛病,到這時如同棒喝突然消散而不復存在了。回顧自己的身世遭遇,感到非常懵懂無知,只覺得像是蛻換了世俗的胎骨,身上綁著翅膀,飛出到荒遠的塵世之外,呵呀,那是多么快意啊!
過了三年,水月寺的僧徒惠源前來登門拜訪,請求我寫一篇文章,記述水月禪院的興廢變遷。我對他所請求的事感到非常高興,拿過筆來奮然直書,並敘述往日遊覽水月禪院的美好情景。

創作背景

此文作於宋仁宗慶曆七年(1047)十一月,時作者免官後寓居蘇州已三年。文章應水月禪院僧惠源之請而作。

作品鑑賞

整體賞析

這篇文章雖是作者應水月禪院僧入之請而作,但卻寫成一篇追憶昔游之勝的遊記。寺院興廢僅僅是穿插在其中的一小段文字。目的在於藉此抒發遭讒落職之後的憤懣情緒和“颯然遠舉”的心懷。
文章從“來居吳門”落筆,先寫初到蘇州,即“登靈岩之顛,以望太湖,俯視洞庭山”的迫不及待心情。然後集中筆墨寫洞庭山的美景。只見在萬頃碧波之中,洞庭山嶄然特起,山上雲蒸霞蔚,山問花榮木秀,山下綠波蕩漾,乍一凝視,即神思恍惚,仿佛洞庭山正在隨波浮動,既美麗,又神秘,宛如神話中的仙境。此刻,作者憑欄昂首,進入冥思遐想,意欲身插雙翅,。乘清風,跨落景,以翱翔乎其間”,這種飄緲的情思固然是洞庭美景的誘惑,更是作者對世俗生活的否定,凝聚著他對舊黨橫行的憤慨和對友輩落難的悲哀。接下去,寫慶曆五年(1045)十月,作者偕兩位友人乘小舟由蘇州西南的橫涇渡口進入太湖,遙望水浩蕩,萬頃一色,對天地之大包容之廣,深為感嘆.他們溯流而上,沿著彎曲的水道,七十里而至洞庭山,盡情遊覽了株屋洞、毛公壇。包山精舍。而後泛舟至吳王賞月的明月灣,由此南望,只見一山高聳入雲,上摩蒼天,舟人說那就是西洞庭山的主峰縹緲峰,為洞庭山中勝絕之境。那裡的居民因住在深山很少有徭役,但也得從事編織、種植、捕魚等勞動,以維持生計。這裡寺廟中的僧入,因遠離社會,性情清淨,心胸空曠,復居湖山深遠勝絕之地”,故而舉止神情超類,不與俗人相儔二。數僧宴坐,寂嘿於泉石之間。引而與語,殊無纖介世俗間氣韻,其視舒舒,其行於於,豈上世之遺民者邪!”遊覽至此,作者茅塞頓開,精神超越,“生平病閹鬱塞,至此喝然破散無復余矣”,直為否定昨日之1日我,謀舉今日之新生,,“蛻解俗骨,傅之羽翰,飛出於八荒之外,吁其快哉!”
上述首尾兩次退想飛舉為文章之精萃。作者始則將洞庭山與塵衰濁世暗相對照,厭棄世俗,企慕自然,渴望翱翔於名山勝景;終則將水月寺僧與人間俗入明相對照,肯定隱逸,否定仕進,乍看未免消極,究其實際,亦未嘗不是作者孤傲性格的折光,痛苦心靈的宣洩,作者何嘗忘記昭雪冤親,重展宏圖,誠如其詩所云:“萬物盛衰天意在,一身羈苦俗人輕。”(《過蘇州》)
文章藝術構思別具匠心,欲述水月寺興廢,卻又化整為零,寺事僧跡穿插於遊覽之中;欲述十月登覽,卻先宕開一筆,先記四月遠望,如此錯綜鋪衍,文章就曲折有致,搖曳多姿。文章語言清麗精煉,敘事,寫景和抒懷莫不文筆洗鍊,要而不煩。

名家點評

四川大學教授馬德富:文章特別工於寫景,無論遠望近游均寫得出神入化,筆間湖光山色,雲蒸霞蔚,極其生動,讀之如身臨其境。(《中國古典文學名著分類集成 11 散文卷 5》)

作者簡介

蘇舜欽(1008~1048),宋梓州銅山縣人,字子美。景祐二年進士,以知縣用。康定元年遷大理評事,慶曆三年經范仲淹舉薦,授集賢校理,監進奏院。四年以賣廢紙錢作祀神酒會罷官,翌年流寓蘇州,築滄浪亭以居。八年復官為湖州長史,未赴任,旋卒。詩文筆力豪雋,以超邁橫絕為奇。著有《蘇學士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