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市評彈團

蘇州市評彈團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蘇州市評彈團
  • 內設機構:5個
  • 單位類別:公益性演出場所
  • 郵編:215005
歷史沿革,單位職能,單位機構,演員陣容,創作成就,出訪交流,單位成績,

歷史沿革

蘇州市評彈團原址在蘇州宮巷第一天門"光裕公所"舊址,蘇州市評彈團的前身是新評彈實驗工作團,成立於1951年,1956年改名為蘇州市人民評彈團,創始人為潘伯英、曹漢昌。1960年蘇州地區評彈團併入,改名為蘇州市人民評彈一團。文革期間改為蘇州文藝革委會評彈三連。1971年恢復改稱蘇州市評彈團(團址在慶元坊1號現國畫院),1978年接管石路"和平書場"(即現在的"梅竹書苑")。1982年遷回宮巷第一天門。最近原光裕公所擴建移遷,團部暫移石路附近辦公。新團址(包括擴建的"光裕公所")是2000年市政府觀前二期工程改造項目,總面積為2800多平方米。

單位職能

一、貫徹執行黨和國家有關文藝工作的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擬定本單位的工作制度、規定並組織實施。
二、組織、協調全團的演出、創作、傳承、非遺保護、人才培養工作;擬定中長期發展規劃和年度工作計畫並組織實施。
三、負責對光裕書廳、梅竹書苑的管理、監督工作。
四、組織演員到蘇州評彈學校定期教授專業課程,到學校、社區、農村進行推廣、普及演出。

單位機構

根據工作、職能分工,蘇州市評彈團共設5個內設機構。
一、團長辦公室
全面負責、管理全團工作,擬定團內工作規章制度,擬定年度工作總結、計畫、中長期發展目標;總領黨建 業務、人才培養、藝術保護和傳承、人事、財務、檔案、後勤、工會、共青團、女工、計畫生育、民主黨派、安全保衛、直屬單位等行政事務性工作。
二、行政辦公室
具體負責幹部人事、人員招聘、職稱評定、勞動工資、福利、人事檔案、計畫生育等工作;具體負責文書檔案、信息工作、網站管理等工作。
三、財務科
具體負責年度財務預算、收支、報表,指導、監督直屬單位的財務工作,負責團部及直屬單位的基建工作、物資採購、國有資產、內部審計等工作。
四、業務科
具體負責安排、協調演員演出、書場書目、演出場所,安排公益演出和招待演出;開發市場;具體直屬書場的管理。
五、藝術檔案室
具體負責藝術檔案的收集、整理、保護、開發利用。
直屬單位
光裕書廳
單位類別:公益性演出場所
單位簡介:光裕書廳前身系蘇州評彈藝人的行會組織,原名“光裕公所”建於公元1776年(乾隆四十一年),1912年更名“光裕社”,取“光前裕後”之寓意。現在,清代光緒年間的門樓、成立一百五十周年的紀念石幢、展示評彈歷史的碑廊均保存完好。光裕社為提高評彈藝人的地位和評彈藝術的發展奠定了基礎,是評彈界成立最早,參加演員最多,存在時間最長,對評彈藝術發展作用最大的行會組織。二百多年來光裕社名家輩出,流派紛呈,素有“千里書聲出光裕”之美譽。書廳現位於觀前街第一天門8號,每天下午1:30開始演出長篇,每半月一檔書,主要面向老年聽客;晚上7:30為評彈茶座,主要面向來蘇遊客。
單位地址:觀前街第一天門8號
郵編:215005
梅竹書苑
單位類別:公益性演出場所
單位簡介:梅竹書苑是主要面向老年聽客的公益類演出書場,每半個月安排一檔長篇,每天下午1:30開始 大約兩個小時的演出時間。
單位地址:石路清真坊20號
郵編:215005

演員陣容

蘇州是蘇州評彈的發源地,也是蘇州古城的文化名片。自建團以來,蘇州市評彈團培養造就了一大批具有藝術代表性的評彈名家和著名演員。以說噱彈唱為主的評彈表演藝術經過長期的發展,逐漸形成了(五十年代)周玉泉、徐雲志、曹漢昌、楊振新、魏含英,(六十年代)邱肖鵬、王月香、薛小飛、王鷹、龔華聲,(八十年代)金麗生、趙慧蘭,(九十年代)盛小雲、袁小良等老中青三代深受觀眾歡迎的名家、響擋。

創作成就

幾十年來,蘇州市評彈團努力於書目建設,整理創新,長篇為主。在整理《三笑》、《珍珠塔》、《岳傳》《東漢》、《刺馬》、《白蛇》、《玉蜻蜓》、《楊乃武》等傳統書目的同時,改編創作了秦香蓮》、《孟麗君》、《梅花夢》、《王十朋》、《梁祝》、《明珠案》、《芙蓉公主》、《秦宮月》、《清代三俠》等歷史題材長篇。創作了九龍口》、《三個侍衛官》、《芙蓉錦雞圖》等新長篇。以及近幾年創作的《王府情仇》、《皇太極》等長篇評彈,這些書目受到了廣大聽眾的歡迎。自改革開放以來,蘇州市評彈團每年演出超過六千場 每年觀眾超過一百萬人次。

出訪交流

蘇州評彈走出國門,名楊海內外。八十年代曾多次出訪香港、義大利、日本、法國。九十年代兩次赴香港參加民俗藝術節活動、應邀赴加拿大、新加坡、法國、澳門演出。1998年1999、年兩次赴台灣表演,評彈藝術轟動寶島。

單位成績

長期以來,蘇州市評彈團得到了陳雲、葉劍英、丁關根等中央領導的關心和厚愛,中篇《七品書王》改拍成電視劇。出版名家名曲VCD、錄音磁帶、評彈卡拉OK、製作MTV評彈專輯等。1989年參加第二屆中國藝術節,一曲《新木蘭辭》獲得首都觀眾好評。1990年參加首屆中國曲藝節,1990年在參加北京亞運會藝術節演出活動時,胡喬木同志親筆題詞"蘇州評彈 中國一絕"。還獲得了文化部和亞運會組委會頒發的獎狀和榮譽證書。創作的長篇彈詞《九龍囗》獲1995年全國曲藝徵文一等獎,並由江蘇文藝出版社出版,同時榮獲省政府嘉獎。《九龍口》與彈詞開篇《凱旋曲》在參加全國曲藝新曲目比賽中受到文化部和中國曲協的嘉獎。評彈節目《相女婿》,1993年參加中央電視台全國農民文藝晚會。彈詞開篇《英雄譜》參加中宣部、中組部、廣電部、中央電視台舉辦的"紀念建黨76周年文藝晚會》。參加第一、二、三屆江蘇省曲藝節獲獎項名列前茅。1998年應邀參加中央電視台春節文藝聯歡晚會,參加中國文聯和中國曲協舉辦的"中國十大評書評話名家演出"第三屆中國曲藝節"、"98中國曲藝精品薈萃展演"。1999年被評為江蘇省文明單位、蘇州市優秀劇團。
蘇州市評彈團
百年星轉斗移,百年春華秋實。蘇州評彈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後浪推動前浪,江河源遠流長。展望未來蘇州評彈團在百花齊放,推陳出新的方針指引下,一定會寫出更加絢麗多彩的新篇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