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加強我市城鄉供水安全工作,提升全市城鄉居民飲用水安全保障力度,根據省政府辦公廳關於切實加強城市供水安全保障工作的要求,現將有關事項通知。
基本信息,相關工作,安全保障,
基本信息
強化供水安全的危機意識和責任意識
蘇州地處長江、太湖流域下游,隨著工業化、城鎮化進程不斷加快,污染排放總量增大,水源地水質容易受到上遊客水污染和本地水質突變的影響,加上部分供水設施更新緩慢等,致使我市供水安全仍面臨不少問題。
相關工作
各地各部門要充分認識供水安全工作的極端重要性,把保障供水安全作為各級政府最重要、最基本的職責之一,增強危機意識和責任意識,進一步落實責任、落實措施、落實經費,切實把這項工作抓緊抓好。要進一步加大對供水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不斷完善各類應急預案,提升供水設施安保能力,實現從“源頭到龍頭”的全過程管控,確保城鄉居民飲水安全。
安全保障
加大力度和處理能力
(一)繼續加大水源地保護力度。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作為飲用水源地保護的第一責任人,要嚴格執行飲用水源保護制度,將飲用水源地保護納入領導幹部考核內容。要建立健全部門聯動的水源保護機制,紮實推進第二水源和應急水源建設。環保部門要加強飲用水源地環境質量、水質監測和污染源監控,依法發布環境狀況公報,嚴格限制影響飲用水源地安全的污染項目。水利部門要加強對飲用水源地水量、水質的監測,建立水草、藍藻打撈機制,依法發布水文預報,加強對排污口建設的監管,抓好水量調配和水源工程建設。
(二)進一步提升突發污染預警應急處置能力。環保部門要會同水利(水務)、海事、住建等部門和城市供水企業,開展集中式飲用水源地及供水系統周邊污染評估,篩查可能存在的污染風險因素,明確污染風險物質、類別和等級,據此配備線上監測和快速檢測設備。各地要儘快建立城市供水應急處置專家庫,完善供水應急預案並做好演練,沿江各地要加強船舶污染事故應急體系和能力建設。
實施改造要抓好
(三)加快水廠深度處理改造。我市以湖泊水為原水的各水廠都制定了深度處理改造計畫,並在抓緊實施。然而,長江水運繁忙,兩岸碼頭和化工企業密布,加上三峽工程導致上游水量減少,鹹潮不斷上溯,長江水源面臨的安全風險不斷加大。為此,省政府已明確沿江各市以長江水為原水的水廠也要實施深度處理改造。因此,沿江各市供水行政主管部門要早謀劃、早啟動,積極研究水廠深度處理改造工作,借鑑已完成深度處理改造水廠的經驗,加快前期各項準備工作,爭取早日開工,力爭到2016年底前完成所有水廠深度處理改造任務。
(四)加快供水老舊管網改造。各地要緊緊抓住國家和省對城鄉供水管網,特別是對鎮村供水管網加大資金扶持的機遇,把城市供水管網改造作為重點,優先改造管道材質差、建設年代久、漏損嚴重和對供水水質安全影響較大的管網。已經實現區域城鄉一體化供水的地區,尤其要加大鎮村供水管網的改造步伐,減少供水漏損和管網二次污染,增強供水的穩定性,杜絕因管網污染引起的群體性衛生事件。
通知三、努力為供水安全保障工作創造良好條件
(一)全力做好飲用水水質監管。各地要嚴格執行飲用水安全保障行政首長負責制,建立健全政府統一領導、部門各司其職的工作機制。要完善供水水質監管方式,形成企業自檢、政府及部門監管、行業監測、公眾監督相結合的水質監管體系。衛生主管部門要進一步加強城鄉居民生活飲用水的衛生監測,建立信息發布制度。各供水企業要建立和完善水質信息公布制度,利用各類媒體發布水質信息,接受社會監督。供水企業要按照《江蘇省城市供水企業水質檢測實驗室等級能力建設指導手冊》要求,加大投入,確保2015年底前建成相應規模的等級實驗室。各地要加強供水水質檢測專業機構人員及水廠管理人員、運行操作人員和水質分析化驗人員培訓,提高專業技能。
(二)切實加強重點目標安全防範。要加強對水源地一級保護區的管理和保護,加強對原水水質特別是特徵污染物的監測,增強水質污染變化預警能力和應急防範能力。要著力加強供水設施安保工作,加強巡查和保衛,對生產關鍵工序設施設備嚴加防範,取水頭部、加氯間、出廠水總管、增壓泵站、二次供水設施和過河過橋的管道等重要設施要防投毒、防破壞、防爆炸。嚴禁無關人員進入生產廠區,明確領導責任。對廠區生產和施工混雜的,要實行有效隔離,杜絕非生產人員進入生產區。
(三)加大供水設施建設財政投入。各地政府要繼續加大供水行業的財政支持,各地供水行業主管部門要將供水設施建設任務和實施計畫向當地政府專題報告,積極爭取將項目建設資金列入當地財政預算,加大地方財政投入。爭取將城市建設維護資金、土地出讓收益、市政工程配套費的一定比例用於供水工程。要積極向上爭取資金,對獲得資金支持的項目要加強監管,確保專項補助資金髮揮效益。對於城鄉統籌區域供水項目,結合收益的農村人口,爭取農村飲用水安全工程補助資金。
(四)依法加強工程建設管理。根據《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等有關檔案要求,依法做好各類項目前期審批工作。嚴格執行項目法人制、招標投標制、工程監理制等制度,加強工程建設現場管理和技術指導,落實參建各方質量終身負責制,確保工程質量和安全。各地供水行業主管部門要加強供水設施建設和改造項目的質量安全監督檢查,對存在的問題要責令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