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市一中學校分校

蘇州市一中分校創建於1989年,原名為三元中學,屬新村配套學校。學校占地面積32000M2,校舍面積17160M2,位於干將西路1358號,學校南鄰市政府行政中心、體育中心,東鄰會展中心、西鄰蘇州高新開發區。1995年經市教育局批准與蘇州市第一中學聯合辦學,並啟用現校名。學校現有28個班級 ,在籍學生 1136 名,在編在冊教職員工 129 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蘇州市一中學校分校
  • 創辦時間:1989年
  • 類別:中學
  • 占地面積:32000M2
學校簡介,辦學理念,學校特色,

學校簡介

蘇州市一中分校創建於1989年,原名為三元中學
蘇州市一中學校分校

辦學理念

市一中分校倡導“自加壓力,自主發展”的辦學精神,並形成了“敬業、善教、愛生、博學”的教風、“好學、多思、勤問、合作”的學風和“嚴謹、勤奮、求實、創新”的校風。

學校特色

市一中分校作為一所新村配套學校,雖然辦校只有20年,但學校突出的辦學成效得到了教育主管部門和社會、家長的廣泛認可,學校堅持“依法治校,民主辦校,科研興校”和“為和諧發展而教育”的辦學思想,遵照市教育局提出的“辦好每一所學校,教好每一位學生,發展好每一位教師”的工作目標,堅持以德為首,育人為本,豐富內涵,辦出特色,不斷提高教育質量,辦學層次不斷提升。
(一)學校管理上台階學校領導在加強學校管理中形成樂於學習、善於合作、甘於奉獻、勇於創新的工作作風,能夠在其位謀其政,老師能人盡其才,才盡其用。學校領導為教師著想、為學生考慮,營造了一個和諧自然融洽的教育環境,教師的教學工作很投入,工作有熱情,每個教職員工都力爭有所作為,在不同的崗位發揮了自己的作用;優質的教育資源、富有特色的教育教學使學生的學習有興趣,願進取,培養了一批批樂學善思的優秀學生。
(一)學校管理上台階
一是幹部管理有實效。市一中分校領導班子團結務實,精幹高效,開拓創新,具有凝聚力和戰鬥力。校領導對自己高標準、嚴要求。樹立“領導就是服務”的意識,樹立民主、務實、創新的領導形象,做到分工合作,團結互助,自定標尺,一切從實際出發,工作中力求民主、開拓創新,依法治校,科研興校。他們樹立現代化管理意識,廉潔自律。以“繼承好傳統,實現新發展”為工作目標,靜下心來抓管理,潛下心來抓質量,扎紮實實地做好教育教學管理工作和各項服務工作。
二是教師管理有水平。根據督導評估的要求,督導評估組共聽了18節課,涉及了三個年級,覆蓋了所有的課程,優良率達94.4%。學校一貫注重師德師風建設,致力於發展好每一位老師,建成了一支愛崗敬業,好學上進,淡泊名利,無私奉獻,人才輩出的教師隊伍。學校的英語教研組被評為蘇州市巾幗示範崗,政治教研組是蘇州市“青藍工程示範”,理化生教研組是江蘇省模範職工小家和蘇州市優秀教師群體。學校在師資隊伍建設上講究合理的結構,促進教師學歷的提高,努力打造一支結構合理、層次較高的師資隊伍。全校教師的學歷達標率在99.1%,本科及以上學歷達標率87.6%,高中級職稱教師占全校教師總數的69.9%。擁有大市、市區學科帶頭人8人,碩士研究生(含在讀)20人,教師獲各級各類榮譽130人次。
三是青年成長有平台。學校通過組織實施“青藍文明工程”、“師徒結對”制、爭創“青年文明號”、“巾幗文明示範崗”、“上崗前培訓一周”等一系列措施,引導青年教師崗位成長。對青年教師建個人成長檔案,記錄齊全,措施紮實,為青年教師成長搭建舞台,創設有力度的激勵機制,促使青年教師在專業發展上不斷進步。許多青年老師參加學科解題能力競賽,獲得大市政治、語文、物理、歷史、生物、化學等各種獎項。學校還積極選派教師出國培訓,開設教師發展論壇,開評校級教壇新秀,為不同的教師設立不同的獎項,通過中層幹部競聘上崗,激勵青年教師脫穎而出。一年一度的學校教科研工作會議暨“行知杯”表彰大會,受獎面達60%以上。成為展示學校教育教學成果和教師綜合素質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二)德育工作有成效市一中分校始終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首”的理念,結合學生實際,適應社會發展要求,研究學生心理特點,改進德育工作方法,提高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成效顯著。
(二)德育工作有成效
一是打造精良的德育隊伍,措施紮實。學校制定了《班主任工作條例》,出台了班主任工作《獎勵方案》,每周一舉行德育工作例會,分析、研究一周德育工作內容,協調、落實具體工作。每周二召開班主任工作例會(分年級),幾年來從未間斷。每學期舉行班主任工作總結、交流、評比,召開學生座談會,了解班主任工作情況,定期舉行班主任工作培訓。對班主任實行一學期一考核一表彰,已形成制度。每天的晨掃、午自修,班主任都到班級督促指導。學校主動與家庭、社區、友好共建單位聯繫、通報學校情況,發揮社區、家庭的教育功能。舉辦校園“開放日”活動,辦家長學校,定期召開家長會。邀請蘇州市未成年人健康指導中心開展“蘇老師進校園大型教育教學諮詢活動”,給家長送選單式指導。班主任結合本班的情況,對學生加強德育工作和心理疏導。學校還多次舉行大型法制宣傳教育、學生“學法沙龍”等活動,讓學生學法、懂法、用法,增強法制意識,促進青少年學生健康成長。
二是把工作的重心落實在學生的學習習慣、行為習慣的培養上,做到常規管理與專項整治相結合,分年級制定針對性的德育目標。認真抓好兩件事,一是環境衛生,二是體育工作。以《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為抓手,實行班級量化管理,堅持每天一講評,每周一評比,每月一次民主生活主題班會活動。
三是開展了“衛生免檢班”、“考試免監班”、“無零食班”、“儀容儀表示範班”申報和掛牌等活動,旨在培養學生誠信、自律、自理的習慣和能力,強化過程管理,收到了較好的教育效果,學校設計的“感恩學校掛曆”獲蘇州市德育創新案例比賽一等獎。
(三)教學工作有方略1.堅持原則。市一中分校以學生的發展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點,堅持教育工作的“三全”原則:即面向全體學生原則;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原則;管理好教育、教學全過程原則。
(三)教學工作有方略
2.目標明確。讓每一個學生三年以後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進得來,學得好,出得去)。廣大教師抓好每一個環節,上好每一堂課,教好每一個班。
3.探索課改。在新的課程改革過程中,與時俱進,在教學中倡導“七認真”的常規管理,並逐步向教學“七有效”轉變。學校注重加強教研組、備課組建設,把課堂教學重點放到教與學效果的探索研究上,引領教師把握學科知識,努力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開展綜合實踐活動,重在學科整合探究和雙語教育的實驗。並從課內向課外延伸,指導學生學會自學,學會休息,學會健體,努力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主動學習的能力。
4.有效管理。在教學管理上,著重抓好集體備課、隨堂聽課、多層次評課、練命題、寫案例、寫課後反思、跟蹤檢查等工作,促使教學觀念在教學改革和實踐中得到進步與更新,讓教學鮮活,讓課堂靈動,讓學生受益。
幾年來,市一中分校初三畢業率始終穩定在99%以上,合格率在90%以上,優秀率為30%左右,無流生,無輟學生,違法犯罪為零。師生、社區對學校工作的滿意率達98%以上。目前,學校社會聲譽逐步擴大,學校的吸引力日益增強。
(四)教育科研有成果市一中分校領導深深知道,較高的教學質量離不開教育科研的先導、指導作用。一是在制度上保證,學校修訂和出台了“教科研獎勵條例”,旨在進一步激勵和推動學校教科研工作。把教科研意識不斷滲入課堂教學改革、教學研究活動之中,形成了一支以教科研骨幹來帶動教科研群體的教科研隊伍,有力地支撐起了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發展與創新,提升辦學水平。二是積極開展課題研究。“十五”期間,學校共申報了4個市級課題,4個省級課題的子課題,2個國家級課題的子課題,幾乎覆蓋全學科,教師參與率達到60%,其中有兩個課題獲省二等獎。近幾年來,教師有175篇論文參加各級各類評比或發表,其中國家級14篇,省級17篇,。“十一五”期間,學校申報立項的有1個國家級子課題,4個市級課題,其中教育部規劃課題《新課程改革與校園文學研究》子課題《校園文學活動與作文教學研究》已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學校編輯的教師優秀論文集,學生優秀作文集得到社會、家長較高的評價。
(四)教育科研有成果
(五)素質教育有特色市一中分校在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學生動手、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上積極探索,形成了較鮮明的特色。
(五)素質教育有特色
一是校園藝術活動豐富多彩。學校定期開展文藝匯演、“干將文學社”、“紅五月快樂成長節”、第三課堂教學活動等等,藝術活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多彩,有質量、有影響,其中校合唱團已連續四屆獲中小學生校歌比賽一等獎,崔崢嶸老師創作的歌曲《搖蘇州》今年獲全國一等獎。
二是學校紅十字會與學校德育工作的有機結合,拓展了德育工作的渠道,成為學校特色之一。學校紅十字會倡導節約五分錢的愛心工程。學校“陸薇紅十字小組”從96年成立至今,已經整整14年,始終沒有間斷過。不僅弘揚了紅十字會的精神,也讓學生在獻出愛心的同時分享到幸福快樂,接受到思想品德教育。
三是科技教育有特色。學校科技教育成績喜人,是江蘇省中學生二級電子技師資格認定單位,連續7年參加江蘇省電子技師製作比賽榮獲團體一等獎,多次代表蘇州市和江蘇省參加全國青少年機器人競賽,一大批學生在機器人比賽和科技創新中取得成績,2009年11月份學校又獲得亞洲機器人錦標賽VEX項目金獎。
四是體育運動出成果。在“姑蘇晚報?可口可樂杯”中學生足球賽上曾先後榮獲國中組第一、二、三名,“姑蘇晚報?商業銀行杯”籃球比賽獲第二名、排球比賽獲第四、五名。學校民眾性體育活動豐富多彩,使學校充滿了生機與活力。
三、問題和建議
(一)更有針對性地加強教師的專業發展,提高教師駕馭課堂、把握學科、開發教材的能力。要進一步改善教師的辦公條件,提高現代化教學裝備水平。
(二)充分利用現代化的設施和場地,在開展學生豐富多彩的校園活動的過程中,進一步精心組織,激發學生參與活動的熱情,提高活動的效率。
(三)在樸實、規範的學校管理的基礎上,進一步注入鮮活的文化元素,營造濃郁的文化氛圍,創建獨特的、有品格的校園文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