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1950年5月,上海鐵路管理局在上海市新疆路南林里(現上海市海寧路1132弄26號)創辦鐵路管理局業務幹部學校(簡稱鐵路幹部學校)。
1953年12月,鐵路業務幹部學校搬遷至蘇州市金獅東河沿5號,改稱為上海鐵路管理局職工學校。1958年9月,改稱為上海鐵路管理局技工學校。
1962年8月,根據鐵道部的命令,決定撤消技工學校,成立上海鐵路總局機車司機學校(後稱為蘇州
鐵路司機學校)。
1979年4月,鐵道部決定將學校調整為中等專業學校,隸屬鐵道部由
上海鐵路局管理,初期校名為蘇州鐵路技術學校,1983年10月,改稱為
蘇州鐵路機械學校。
2007年8月,江蘇省政府決定蘇州機電高等職業技術學校與
南京鐵道職業技術學院合併,為南京鐵道職業技術學院蘇州校區。2008年暑假,校區因蘇州火車站地區綜合改造被拆遷,整體搬入了
陽澄湖畔的
相城教育區(蘇州市相城區華元路往東到底,濟學路8號)。
學校介紹
蘇州大學坐落於素有“人間天堂”之稱的古城蘇州,是國家“
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和江蘇省屬重點綜合性大學,其主要前身為創建於1900年的
東吳大學。作為全國最早創建的現代高等學府之一,蘇州大學曾創造了中國近代高等教育史上的若干個第一: 第一家以西式教育方式辦學、第一家創辦學報、第一家開設法學教育、現存高校中最早開展研究生教育並授予碩士學位等。1952年全國
院系調整時,東吳大學文理學院與蘇南文化教育學院(建國初由省立教育學院、國立社會教育學院和
無錫國學專修學校合併組建而成)、
江南大學數理系合併為蘇南師範學院,同年定名為
江蘇師範學院,在原東吳大學校址辦學。1982年,經國務院批准改辦為
蘇州大學。經教育部和
江蘇省人民政府批准,
蘇州蠶桑專科學校、
蘇州絲綢工學院、
蘇州醫學院、
南京鐵道職業技術學院蘇州校區先後於1995年、1997年、2000年、2012年併入蘇州大學。到2017年為止,蘇州大學已發展成為一所擁有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管理學、藝術學等十二大學科門類,具有相當規模,基礎較為雄厚,辦學效益顯著,在國內外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地方綜合性大學。
蘇州大學現有20個博士後流動站、24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67個博士學位授權點(包含
自設專業)、1個一級學科專業學位博士點、47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244個碩士點(含自設專業)以及21個專業學位碩士點,111個本科專業,4個國家級重點學科、9個省級一級學科重點學科(含2個培育學科),22個省級重點學科,7個江蘇高校優勢學科,1個
國家工程實驗室、1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培育建設點、3個國家級公共服務平台、1個
國家大學科技園、16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2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4個省部級工程中心、5個省部級公共服務平台,1個國家文科基礎學科人才培養基地,1個
國家理科基礎科學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基地,1個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1個
國家體育總局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擁有各類在校生5萬餘人,其中在校各類研究生14149人,本科生24753人,成人學歷教育9922人;教職工4700餘人,院士4人(其中
中國工程院院士3人,中國科學院院士、
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1人),具有副高職稱及以上人員1799人,一支力量比較雄厚、結構比較合理的師資隊伍已初步形成。
蘇州大學堅持教學與科研兩個中心,在加強基礎、拓寬口徑、強化套用、重視實踐的思想指導下,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學校年均有40名左右的學生獲得國家級及以上獎項。在第29屆北京奧運會上,我校選手獲得了“兩金一銅”的佳績。在第16屆廣州亞運會上,我校共有十多位同學入選中國體育代表團,參加了跆拳道、田徑、
手球等項目的比賽,共獲得4枚金牌,1枚銀牌。2011年,學校堅定不移地實施"頂天立地"的科技創新戰略,創新工作思路,
創新體制機制,科研工作取得累累碩果。在自然科學領域,獲批我校主持的國家級重大重點項目19項,其中:863計畫重大項目1項、
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2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重點重大項目5項,獲得我校主持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一般項目208項,國家級項目總數達到232項,獲批國家級項目資助經費14711萬元;在人文社科領域,有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0項,其中重點課題2項,入選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1項,獲國家級項目資助經費共293萬元;全年共申報專利514件,授權專利240件;SCI索引排名位列全國高校第29名,SCI學科影響因子前1/10的期刊論文位列全國高校第24名。
蘇州大學現有天賜莊校區(本部)、蠶桑地校區(東校區)、相門外校區(北校區)、可園校區(南校區)、
獨墅湖校區(新校區)、
陽澄湖校區6個校區,占地面積4953.19畝,建築面積180餘萬平方米(181.8375萬平方米);學校圖書資料豐富,藏書400餘萬冊,中外期刊2600餘種;分析測試中心、計算機網路中心等設備先進;擁有為教學科研服務的蘇州大學出版社有限公司。學校還編輯出版人文、理科、工科、醫學4種版本學報及《國外絲綢》等學術刊物與國內外高校、科研機構交流。
我國的改革開放政策為學校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開闢了廣闊途徑。蘇州大學積極擴大開放,與日本、法國、韓國、新加坡、德國、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家以及香港、台灣等地區的130多所高校建立了校際交流關係,每年接收外國留學生、進修生近2000人次來校學習漢語言文學和其他有關專業。
蘇州大學注重依託本省、特別是蘇南地區雄厚的經濟實力和優越的人文、地域條件,積極探索為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服務的有效途徑,並以此作為學校鮮明的辦學特色和動力。天堂學府——蘇州大學正以前所未有的氣魄與膽識 ,緊密圍繞創建“國內一流、國際知名高水平大學”這一既定目標奮勇前進。
學院設定
軌道交通學院
軌道交通學院設在蘇州大學陽澄湖校區的學院。
現任領導
行政
|
姓 名
| 職 務
| 辦公地點
|
朱忠奎
| 院長
| 行政樓408
|
楊 清
| 黨委書記
| 行政樓405
|
戴佩良
| 調研員 副院長
| 行政樓404
|
陰 浩
| 副院長 副書記
| 行政樓406
|
肖為周
| 副院長
| 行政樓407
|
李曉村
| 副院長
| 軌道樓415
|
田 雷
| 副書記
| 軌道樓413
|
蔣志良
| 副院長
| 建工樓429
|
丁新紅
| 副書記
| 建工樓427
|
高偉江
| 調研員
| 行政樓409
|
張立軍
| 院長助理 研究員
| 行政樓425
|
金菊華
| 副調研員 綜合辦主任
| 行政樓403
|
吳可暘
| 行政秘書
| 行政樓402
|
吳 倩
| 教務辦主任
| 行政樓422
|
蔣 宇
| 科研秘書
| 行政樓423
|
邵建國
| 對外合作辦 主 任
| 行政樓417
|
趙 紅
| 科 員
| 行政樓417
|
顧雁飛
| 學工辦主任
| 行政樓415
|
錢成一
| 團委書記
| 行政樓413
|
崔蘇妍
| 團委副書記
| 行政樓411
|
李偉
| | 建工樓433
|
土木系與環境調控工程系
現有教職工26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7人,講師13人,助教3人。
系下設有兩個專業,分別是工程管理和建築環境與能源套用工程(環境調控)。
交通運輸工程系
現有教職工9人,其中高級工程師1人,副教授3人,講師5人。
系下設有交通運輸專業。
車輛工程系
現有教職工21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8人,高級工程師2人,講師9人。
系下設有車輛工程專業。
信號與控制工程系
現有教職工21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7人,高級工程師1人,研究員1人,講師9人。
系下設有兩個專業,分別是通信信號(交通通信信號)和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交通控制工程)。
總實驗室
現有教職工9人,其中高級實驗師1人,實驗師3人,助理實驗師1人,高級講師2人,講師2人。
周邊交通
為更好溝通蘇大?>
陽澄湖校區和蘇大東校區,公交817路自2012年7月25日起開行。
蘇大陽澄湖校區首末班時間:06:00—21:00,葑門首末站首末班時間:06:00—21:00;行車間隔:高峰10分鐘,平峰15分鐘。
停靠站點:蘇大陽澄湖校區、相城職教中心、
陸慕高級中學北、眾涇村、里塘村、徐莊小區、
眾涇社區、依雲水岸、中興橋、澄陽路南、
相城區行政中心南、中翔家電小商品市場、
蘇州國際外語學校、上高路、官瀆里立交橋東、印象城西、中新路、蘇大東校區、葑門首末站。
其他線路:
從捷運一號線到蘇州大學陽澄湖校區 | |
>>乘坐捷運一號線到東環路下乘817直達學校門口 | |
從蘇州火車北站(滬寧高鐵)到蘇州大學陽澄湖校區
| |
>> 乘坐快線8號、80路、819路到中翔(過馬路)換81路直達學校門口
| |
從火車站、汽車北站到蘇州大學陽澄湖校區
| |
>> 乘坐公交81路直達學校門口。
| |
從汽車南站到蘇州大學陽澄湖校區
| |
>> 乘坐公交55路到“ 相城區行政中心南”換810或816路到學校門口。 | |
>> 乘坐公交3路到“相城區行政中心西”換81路到學校門口。
| |
| |
>> 乘坐公交816路直達學校門口(從起點坐到終點)
| |
| |
>> 乘坐公交3路到“ 相城區行政中心西”換81路到學校門口。 | |
>> 乘坐公交快線6號到火車站換81路到學校門口。
| |
| |
>> 乘坐公交81路到“相城區行政中心西”換89路到相門站。
| |
從蘇州大學陽澄湖校區到達蘇州大學東校區
| |
>> 乘坐公交81路到“上高路”換3路或78路。
| |
| |
>> 乘坐公交81路到“火車站”換快線2號或178路到中科大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