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蘇密古城城址
- 地理位置:位於樺甸市市區東北約4公里的輝發河南岸
- 試掘時間:2004年7月
- 地位: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地理位置,古城簡介,古城地理,古城歷史,古城城址,古城價值,古城發掘,古城雜談,渤海國風雲,
地理位置
樺甸市蘇密古城城址是吉林省重要的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04年7月,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蘇密城城址進行了考古調查與試掘。通過對外城南城門的試掘,確認蘇密城是渤海國時期始建的一座城址。一致認為其具有很高的歷史、文化、科學價值,並得到了很好的研究和保護。蘇密城城址已被國家批准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蘇密古城城址
古城簡介
古城地理
蘇密城城址位於樺甸市市區東北約4公里的輝發河南岸,隸屬於樺甸市永吉街道大城子村,南距煙白鐵路300米。地理坐標是東經126°16′至127°45′,北緯42°35′至43°28′之間,地處第二松花江上游,長白山余脈張廣才嶺西麓、龍崗山北麓。據城址約2.5公里的蘇密河東西兩岸有兩座小城遺址,城東耕地中有一條小河由南向北流入輝發河,古城四周遠處群山環繞。清末這裡曾以蘇密河命名草甸子——即蘇密甸子,古城因而得名。
古城歷史
古城始建於唐代中葉,為唐代我國東北地區少數民族地方政權——渤海國五京十五府之中的長嶺府的治所。它的全仿唐式的城郭建築布局,印證了唐中原地區同邊陲地區少數民族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緊密關係。城址對研究渤海國政治、經濟、文化、民族歷史等諸方面具有重要價值。
據專家考證“蘇密城”之名見諸蘇密城文獻記載,最早始於《吉林通志》。學術界一般認為,在更早的文獻《盛京通志》中所記載的“那丹佛勒城”,即為蘇密城。清末學者通過考證認為,蘇密城是唐代渤海國的中京顯德府故地。
上世紀30年代,伴隨日本帝國對我國東北地區的侵占,日本文人介入了對東北地區的文化侵略。1936年,日本人鳥山喜一、藤田亮策、岩間茂次郎等人對蘇密城進行了非法盜掘。此後,鳥山喜一結合吉林和龍西古城城址的研究結果,否認了蘇密城渤海東京學說,認為西古城是中京顯德府故址。
新中國成立後,各級人民政府高度重視蘇密城城址的保護工作。1961年蘇密城城址被公布為吉林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長期以來,對蘇密城城址的研究工作主要是地表調查及歷史地理學考證研究,其中,最為重要的研究成果是,李建才、陳相偉認為蘇密城是渤海國十五府之一——長嶺府故址。該學說一經提出,逐步得到學術界的認同。從此,蘇密城城址的文化性質得到了較為明確的認定。在清理過程中發現瓮城的東側東門村在後期封堵跡象,但由於未發現相應的遺物,故而無法確定封堵的時代。
1961年蘇密城城址被公布為吉林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古城城址
蘇密城城址以蘇密城內外城組成。內城基本為正方形。東城牆長337米,南城牆長334米,西城牆長369
米,北城牆長341米,周長1381米。外城大致為長方形,東城牆長697米,南城牆長535米,西城牆長747米,北城牆長611米,周長2590米。
城址四周依山傍水,土地肥沃,為輝發河衝擊盆地。由內外兩城重壕,內城坐落在外城中央稱“回”字形,內外城有可耕種土地42公頃。
城牆為土築夯實,內城城牆高2.6米,頂寬0.6米,基寬7米左右,內城四角高出城牆,特別是四周較為明顯,呈四角樓遺蹟。內城東西兩門,位於東牆和西牆中段內城四周也有較明顯的護城壕遺蹟。
外城城牆殘高3米—4米,頂寬0.5米—1米,底寬13米左右,四角有角樓,現僅存東南和西南角樓遺蹟,高出城牆約一米,東南角樓向東突出1米。東、西、南三面城牆保存較好,外城牆四門皆位於各牆中段,並築有方形瓮城。東瓮城城門和北瓮城城門已遭破壞,西瓮城和南瓮城保存較好,突出城牆18米左右,開口向左。
內城西門南部城基可以看到一些河卵石,還可以看到一層層夯層窩。因而推斷,城基是先敷石塊和河卵石,然後每隔10厘米—20厘米為一個壘垛夯層直至城頂。推測在築城前此地已形成聚落。
古城價值
在唐王朝時期,在東北亞地區形成了一個依附於中原王朝的地方性民族政權——渤海國。
渤海國存國期間,效仿中原政權建立了較為完善的封建統治機構,設立了五京十五府。學術界傾向性認為,蘇密城城址是渤海國長嶺府故址,是渤海國與唐王朝之間陸路交通幹線長嶺——營州道的重要交通樞紐,被稱為渤海國去唐、唐往渤海國的路上東方“絲綢之路”。
因此,蘇密城故址不但是探索渤海國發展軌跡的重要線索,同時它也是渤海國與唐王朝在政治、經濟、文化等諸方面相互交往的重要歷史見證。隨著時間的流逝,由於自然力的作用以及人為因素的破壞,渤海國遺址多數已經破損不堪。蘇密城作為現有為數不多的較為完好留存下城郭輪廓的渤海國城址之一,已然成為世人追尋、認知渤海文明不可或缺的實物依據,具有較高的學術研究價值。進一步實施和完善蘇密城的大遺址保護規劃,將有助於使之成為不可再生的渤海文明重要遺產資源。
古城發掘
2004年6月24日—7月16日,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蘇密城進行調查試掘,此次試掘一城門址和內城為重點,具體發掘點為南瓮城門址、內城東門址、內城南門址、內城牆解剖及城內五個發掘地點。
通過此次試掘,基本弄清了該城城牆的性制結構、夯築方法及文化堆積的內含信息,從而使我們能從考古學的時代特徵上更加科學地推斷蘇密城的年代。
1、城牆結構與建造方法
外城牆系採用較純淨的黃色亞黏土夯築,顆粒細小,土質細膩,夯砸質密,門道系平整場地後鋪設一層較大顆粒的黃沙摻少量小河卵石後,上鋪未經修整的板石或塊石鋪面,兩側未見門臼地等設施。而內城牆則用灰土、黃色亞黏土與花土交替疊壓夯築,土質選擇不甚嚴格。
2、遺蹟與出土文物
此次試掘發現有門道及灰坑2個,房基址兩處,基址內有灶及煙道等遺蹟現象。本次試掘出土遺物數量較多,其中多為陶器殘片,無法復原,成形器物共58件,鐵器54件(包括甲片、鏃、釘、鑿、鉤形器等),另有一間瓦當、一塊青磚及兩件石磨和一些獸骨。通過此次發掘可以看出,蘇密城的層位普遍較薄,而且單一,未發現早期堆積,也不見任何遼金時期的器物,出土物以殘碎陶片為主,有少量鐵器,不見瓷片,值得注意的是出土的蓮花紋瓦當和指壓紋板瓦,帶有明顯的渤海時期特徵。
古城雜談
一、從上世紀80年代起這裡就沒蓋過新房,連水泥路都沒修,這都是為了保護國家文物。2004年省里來了考古隊,60多名村民幫助他們挖掘文物,一共幹了40多天。10多年來這裡的村民從未在蘇密城城址上挖土、割樹、放樹。
二、蘇密城地理位置與輝發河相臨,在它的南面有煙白鐵路、長清公路臨城通過,長清公路披肩據南城牆距離為40米,整條公路在控制地帶通過。
三、1986年樺甸市人民政府發布公告:蘇密城建設控制地帶為重點保護區外100米。保護範圍東城牆697米,西城牆747米,總面積0.52平方公里。
1988年5月,由吉林省文化廳設定花崗岩石質永久保護標誌,分別建立在南城門和西城門入城口。
蘇密城城址保存情況良好。城址3面有自然村屯3處,城內有村民48戶,居住人口196人,可耕種土地42公頃。
城址東、西、南三面城牆保存完整。北城牆與輝發河相臨,由於長年的河水侵蝕和自然災害,殘高約一米的城牆已蕩然無存。
渤海國風雲
說起渤海國,還應追溯到公元705年,當時的唐朝中宗皇帝派使者來到東北,冊封靺鞨族首領大祚榮為渤海郡王。從那時起,武則天統治時期從營州叛逃出來的靺鞨部落,重新有了自己的封號,成為唐朝東北地區最大的具有民族自治性質的地方政權——渤海國。
渤海國建立以後,在幾代郡王的努力下,國力逐漸強盛起來,到宣王大仁修時代,疆域達到五京十五府一百餘縣,其中的長嶺府,就是今天的樺甸市,長嶺府所在地,即今天的蘇密城。
古代的長嶺府,是渤海國直通唐朝首都長安的要道。當時,唐朝平盧節度使是渤海國的上司,治所在營州。渤海國使者由上京龍泉府去營州或京城長安,長嶺府是必經之地。從蘇密城的建築規模和出土文物來看,當年這裡人丁興旺,繁華熱鬧。那時,外城居住著各行各業的人民,內城設定著官衙,王子、使臣、商賈、學者……奔波於營州道上,北方的物產由此流向關內,關內文化、技術和特產則在這條通道上帶向更遠的地方。從而使這條古道成為關內外商品和文化交流的重要紐帶。晚唐詩人溫廷筠從《送渤海國王子歸國》一詩,便是這交流的見證:“疆理雖重海,車書本一家。盛勛歸舊國,佳句在中華。定界分秋漲,開帆到曙霞。九門風光好,回首是天涯。”
雖然,(蘇密城)在戰亂中長嶺府一度被摧毀,
在以後的清初“禁封”中再度被荒蕪了百年,日偽統治時期又被日本侵略者非法挖掘,盜走大量文物,但是它的歷史價值卻與日俱增。新中國成立後,蘇密城被列為吉林省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成為吉林省歷史學和考古學研究的重要對象和課題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