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清朝康熙年間, 星子縣劃為七黨九都。當時, 蘇家壋鄉屬五都、土牛咀屬六都。
1956 年 星子縣6 個區62 個鄉(鎮) 合併為3 個區18 個鄉(鎮), 始建蘇家壋鄉, 屬蛟塘區管轄。
1960 年,設蚌湖漁場,屬蓼南
1968 年,蘇家壋公社更名為永紅公社。
1970 年,蚌湖漁場改為蚌湖公社。
1982 年,永紅公社恢復原名蘇家壋公社。
1984 年, 蘇家壋公社改為蘇家壋鄉,轄6 個行政村 鄉政府駐地蘇家壋。
1984 年, 蚌湖公社改為蚌湖鄉,
1991年, 蚌湖鄉政府所在地從
蓼南鄉遷至蘇家壋鄉土牛嘴,從
寺下湖兩岸的
蛟塘鎮劃出土地81900畝、692戶、3567人和蘇家壋鄉劃出土地21960畝、1364戶、6337人歸蚌湖鄉管理。從蚌湖鄉劃出水面345255畝、238戶、1149人歸
南康鎮管理。
2001 年, 星子縣撤併鄉鎮改革,撤除蚌湖鄉,青山
墾殖場、等等,將其劃入蘇家壋鄉、合併為蘇家壋鄉
2003 年, 組建隸屬於蘇家壋鄉的“蘇家壋鄉墾殖場。
2010年9月,經國務院批准同意,國家民政部批覆江西省設立
共青城市。11月,
江西省政府根據批覆精神,正式下發《關於設立共青城市的通知》:同意將
星子縣蘇家壋鄉劃歸共青城市管轄,設立縣級共青城市。(仍屬星子縣代管)
2016年6月11日,共青城市委、市政府印發《關於成立接管蘇家壋、澤泉鄉工作領導小組的通知》和《接管蘇家壋、澤泉鄉的工作方案》。預示著共青城市接管原星子縣兩鄉的工作正式進入實質性操作階段。
行政區劃
鄉政府駐地蘇家壋, 地處
寺下湖沿岸。明永樂年間, 蘇姓人在此建村,村東築一壩壋, 名曰:“蘇家壋”, 村以此得名。清代形成蘇家壋集市, 歷盡滄桑, 市鎮日益繁榮, 現已成為全鄉政治、商貿和文化中心。
全鄉轄;青山村、土牛村、
金壠村、竹林村、橋浦村、樂坪村、開福寺村、香山村、水口村、大橋村,10個行政村及蘇家壋墾殖場、水產場、生態林場。
主要交通
昌九大道;其位於昌九高速和鄱陽湖之間。昌九大道規劃為城際快速通道,按雙向六車道的一級公路技術標準規劃,設計速度80km/h。全長約84公里,
其中將跨越南湖,經蘇家壋鄉青山咀、共青城以東。2016年5月正式建成車。
經濟概況
工業
蘇家壋昌九返鄉創業園,位於
昌九大道旁,創業園面積約3000畝,位於共青城市城區東側3公里左右。一期已完成了征地、平整、三通等工作,創業園已有入園企業五家。蘇家壋鄉境內的星子縣內燃機配件廠坐落在蘇家壋集鎮,主要生產汽車五種車型球頭銷、轉向節銷等。
農業
蘇家壋鄉是農業大鄉, 農業以種植
水稻、棉花、油菜、
花生等為主;水產豐富,養殖業規模大。
轄內有
耕地面積25706 畝, 其中為水田19971 畝、旱地5735 畝; 山地面積13400 畝, 其中林地12379 畝; 水面14800 畝。
水稻種植和
水產養殖成為蘇家壋兩大農業支柱產業。漿潭圩和漿潭聯圩圍墾水田13540 畝,年產稻穀1300 萬斤。蘇家壋鄉湖汊眾多, 有
寺下湖、曲湖、陳家湖、王家湖等,養殖業規模大,盛產各類魚蝦。以天鵝湖精製大米加工廠、寺下湖水產養殖基地 等 農產品加工業和水產養殖業逐漸成為支柱產業之一。
湖泊資源
蘇家壋鄉湖汊眾多,有
寺下湖、曲湖、 陳家湖、王家湖 等,水產養殖業大,盛產各類魚蝦。寺下湖位於蘇家壋鄉東南,面積約為6.23平方千米。
寺下湖與
鄱陽湖相連,蘇家壋鄉寺下湖是這一帶最佳的觀鳥去處。11月至第二年3月 是觀鳥最佳時機。數以萬計的各類鶴群將這裡擠得熱鬧非凡,世界珍禽丹頂鶴、鸛類、天鵝、鴻雁等十多種近10萬隻,猶如候鳥大觀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