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劍嘯

蘇劍嘯

蘇劍嘯,原名蘇寶謙,號宜庵,蒙古名蘇都斯慶。1905年元月29日生於新疆伊犁。原籍內蒙古錫林郭勒盟蘇尼特右旗,先祖曾任杭州將軍,其父時舉家遷居甘肅蘭州,加入額濟納旗土爾扈特蒙古籍。蘇劍嘯弟兄四人,排行為長。他的幼年和少年時代,正是祖國時局動盪,階級矛盾民族矛盾十分錯綜複雜的年代。其父永格在伊犁將軍帳前做文書時,目睹白俄欺壓伊犁人民的暴行,痛心疾首,義憤填膺,使蘇劍嘯萌生了救國救民的志願。在蘭州一中上學時。他是學校里勤奮好學的好學生。他還喜愛踢足球和吹笛子、簫,藉以培養自己勇猛頑強的性格和抒發自己憂國憂民的抱負。中學畢業後,他選學了英文,考入北平中國大學英文系。這是他尋求教育救國救民道路的第一次償試。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蘇劍嘯
  • 別名:蘇都斯慶
  • 國籍:中國
  • 民族:蒙古族
  • 出生地:新疆伊犁
  • 出生日期:1905年元月29日
  • 逝世日期:1948年12月8日
  • 職業: 革命者
  • 畢業院校:北平中國大學英文系
  •  性別  :男
  • 祖籍:錫林郭勒盟蘇尼特右旗
人物介紹,人物生平,人物成就,

人物介紹

1931年,大學畢業後的他懷著抱效國家的宏願走出校門,卻連一份工作都找不到。接踵而來的卻是:父親癱瘓在床,妻子肺病嚴重(後來病故),弟弟們又都在上學,為家庭的生計他不得不為尋找工作而四處奔波。
後來才在一位英籍大學教授的幫助下,僥倖在中大附中謀到了一個教師的職位。舊社會的黑暗和沉重的家累,使他救國的願望碰了壁。
但是,他沒有就此而消沉,繼續執著地求索。三十年代中期,蘇劍嘯毅然辭去中大附中的工作,捨棄了優裕的城市生活,來到地處邊陲戈壁的內蒙古額濟納旗,通過其父曾與額濟納旗王爺達希磕頭結拜為兄弟的關係,投奔當時的額濟納旗王爺圖布辛巴依爾。
到額濟納旗後,他深得圖布辛巴依爾的信任,擔任了額濟納旗防守司令部參謀長。在此期間,他組織青壯年充實旗保全隊,打擊劫舍擾民的土匪;創辦了額濟納旗有史以來的第一所國小,自任校長;開辦了第一個診所,從北京請來造詣較深的中西醫大夫;他還鼓動圖布辛巴依爾成立草頭稅局,主張凡經過額濟納旗旗境的貨商均由額濟納旗徵收草頭稅。
草頭稅局的成立和草頭稅的施行,為額濟納旗增加了收入,但卻與駐酒泉的寧夏軍閥馬步康的利益發生了衝突。因此被抓到酒泉半年之久,幾經周折才脫離險境。他報國救民的願望又一次遭到了挫折。

人物生平

蘇劍嘯,原名蘇寶謙,號宜庵,蒙古族,蒙古名蘇都斯慶。1905年1月29日生於新疆伊犁,原籍蘇尼特右旗。北平(今北京)中國大學英文系畢業後,任該大學附屬中學英文教員。
1937年“七七”事變前後,從事抗日救亡運動。後到南京,因不堪國民黨反動派的欺凌又回到寧夏。
1938年春到陝北武安青年訓練班受訓,同年夏季轉入延安抗日軍政大學學習,並加入中國共產黨,1939年晉察冀抗大二分校畢業後,在晉察冀軍區政治部工作。
1945年冬到內蒙古自治運動聯合會工作,並當選為聯合會執行委員,同年12月到察哈爾盟開闢工作。
1946年3月,任內蒙古自治區運動聯合會察哈爾盟分會主任。1947年任察哈爾盟盟長。1948年12月8日,與肖誠等同志一起壯烈犧牲於沙布日台。

人物成就

1937年秋天,周仁山同志奉八路軍蘭州辦事處中央代表謝覺哉和辦事處處長彭加倫同志派遣,以國民黨蘭州軍事委員會額濟納旗防守司令部秘書的公開身份,前往額濟納旗開展工作。
周仁山是蘇劍嘯大學時代的同窗好友。他向蘇劍嘯介紹了國內的抗戰形勢和日寇的侵華暴行,宣傳我黨的抗日主張和民族政策,使蘇劍嘯逐漸認識到:只有跟著中國共產黨,蒙古民族才能獲得徹底的解放。
1938年上半年,蘇劍嘯投奔革命聖地延安,進入陝北安武青年訓練班學習;不久,又轉入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第十大隊學習,同年光榮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939年畢業後,被分配到晉察冀軍區敵工部工作,1942年又調到晉察冀軍區社會部。
1942年8月,蘇劍嘯奉黨的派遣同愛人董靜波一起來到張家口,寄宿在侄兒蘇啟華家中,以謀求生計為名,機智地周旋於蒙奸、漢奸之間,搜尋敵偽情報,開展統戰工作。他曾以非凡的膽略,通過其侄兒與偽興蒙委員會主任白古一以及偽蒙疆聯合自治政府主席德穆楚克棟魯普的秘書吉爾嘎朗的關係,冒著生命危險面見德穆楚克棟魯普,直言不諱地告訴對方自己是共產黨、八路軍的代表,對其曉以大義,勸導德王棄暗投明,共同抗日。他嚴正指出:日本侵略者注定是要失敗的,只有依靠中國共產黨,才能打敗日本帝國主義,蒙古民族才能獲得真正的解放,這也是蒙古民族唯一正確的選擇,也是德王唯一的光明出路。到張家口後不久,蘇劍嘯即與黨失去了聯繫。這時,敵人正在到處搜捕他,他本來可以停止活動,暫時隱蔽起來。但他置個人安危於不顧,想方設法終於在雞鳴驛的大山里找到了黨的組織,繼續從事情報工作。他常對愛人說:“幹這種工作,就要時刻準備犧牲,無論情況如何,都不能泄露黨的機密。”1944年夏,蘇劍嘯夫婦又一同回到晉察冀軍區社會部工作。不久,又一起參加了晉察冀邊區整風訓練班。
1945年冬,蘇劍嘯奉命回到內蒙古地區工作,參加了黨領導的內蒙古自治運動。
1945年11月25日,內蒙古各盟旗代表大會在張家口召開,內蒙古自治運動聯合會宣告成立。蘇劍嘯當選為聯合會執行委員,並被任命為內蒙古自治運動聯合會察哈爾盟分會籌備委員會主任。
1945年12月,蘇劍嘯與陳炳宇同志一起到察哈爾盟開闢工作。當時,察哈爾盟剛剛獲得解放,情況十分複雜。王公貴族對我黨存有疑慮;廣大牧民也不了解我黨的政策主張。另外匪患猖獗,社會秩序極不安定。他堅決執行黨對蒙古王公貴族團結、爭取、改造的政策,以誠懇的態度去接近他們,了解他們對內蒙古自治運動的態度。在原則問題上,立場堅定,從不讓步,引導他們摒棄封建的舊觀念,接受革命的新思想。過去,貧苦牧民沒有居住和遷徙的自由,一舉一動都要受旗總管的轄制。蘇劍嘯堅持把“人民有居住、遷徙自由”的條文列入施政綱領,對反對革除這一封建遺俗的王公貴族進行耐心的說服教育。他還堅持深入農村、牧區,發動貧苦的農牧民民眾參加內蒙古自治運動,每到一個蒙古包,他都細心地詢問牧民的經濟狀況,有多少羊?有幾頭奶牛?有沒有乘馬?他善於用極其淺顯的語言和民眾探討貧困的原因,講述革命的道理,宣傳我黨民族區域自治的主張。他象一團火,溫暖著貧苦牧民的心。凡是跟他接觸過的民眾,都把他當做最可信賴的人。蘇劍嘯的生活十分儉樸。他的眼睛高度近視,但卻捨不得花錢配一副眼鏡,經常戴著一副極不合適的“戰利品”將就,讀書寫字非常吃力。他患有胃病,卻不願接受同志們的照顧,總是說:“我是共產黨員,應該吃苦在前,享受在後。”一句極為普通的話,展現了他純正而高尚的心靈!
1946年4月,在蘇劍嘯和同志們的共同努力下,察哈爾盟民主政府和內蒙古自治運動聯合會察哈爾盟分會誕生了。蘇劍嘯當選為分會主任。
1946年10月初,我軍主動撤離張家口,戰火燃燒到察哈爾草原。察哈爾盟工委及政府機關從哈叭嘎撤進渾善達克沙漠。
1947年,是察哈爾盟解放戰爭時期最艱苦的歲月。駐多倫的國民黨部隊不斷侵擾、搶劫物資和馬匹,殺害我地方幹部,襲擊我地方武裝;布利亞特、胡圖凌嘎匪徒與國民黨反動派相勾結,無惡不作;蒙古王公上層出現了波動,有人投靠了國民黨;基層革命政權大多被敵人破壞。這一年,關起義代盟長犧牲之後,蘇劍嘯代理了察哈爾盟盟長。在這艱苦的歲月里,他與行政處長方星五率領由一部分幹部和警衛戰士組成的武工隊,配合我騎兵十六師,在察哈爾盟堅持鬥爭。這支五十多人的隊伍常常出其不意地偷襲敵軍小股部隊和偽鄉公所,鎮壓罪大惡極的反革命分子,打擊劫舍擾民的土匪。所到之處,召開各種類型的民眾大會,宣講全國解放戰爭形勢,重建革命政權。
1948年9月,蘇劍嘯任察哈爾盟盟長,10月,與盟工委代書記肖誠等同志一起到貝子廟(今錫林浩特市)參加重要會議,臨行前滿懷激情地給遠在北京的妻子寫了一封信,述說對親人的思念,更多的是對即將來臨的勝利的嚮往。同年12月8日,在返回察哈爾盟前線的途中被土匪包圍,犧牲於沙布日台。
1948年12月28日,錫察巴烏工委在貝子廟舉行了隆重的追悼大會,祭悼在沙布日台戰鬥中犧牲的18位烈士。黨對這位優秀的兒子做了如下評價:蘇劍嘯同志作風儉樸,任勞任怨,對黨的事業忠心耿耿。在察盟工作期間,培養了大批蒙古族青年幹部,領導察盟人民對美蔣、蒙奸進行了不屈不撓的鬥爭,為內蒙古人民革命和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做出了重大貢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