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芙葒

蘆芙葒,陝西省作家協會會員,現任職於商洛市文藝創作研究室,自1987年起,先後在《作品》《雨花》《山花》《長江文藝》等刊物發表小說、散文多篇。作品多次被《短篇小說選刊》《小小說選刊》等各種媒介轉載併入選各種選本。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蘆芙葒
  • 出生地:陝西商洛
  • 職業:作家
  • 主要成就:先後在《作品》《雨花》《山花》《長江文藝》等刊物發表小說
  • 代表作品:《一隻鳥》
  • 性別:男
介紹,點評,商洛作家蘆芙葒,

介紹

微型小說《一隻鳥》入選加拿大大學教材。微型小說《一隻鳥》《三叔》分獲1995-1996年度、1999-2000年度中國優秀小小說作品獎。短篇小說《吹小號的男人》入圍柳青文學獎。2002年中國作家協會授予其“中國當代小小說風雲人物榜·小小說星座”榮譽稱號。出版有微型小說集《一隻鳥》。蘆芙葒的作品帶有一種對未來生活深切渴望而又不時對生活的沉重進行調侃的意味。蘆芙葒的作品表明,他並不是在小說中創造一種理想的生活方式,而是用戲劇化的方式展示現實的生活。作者擅長用增加後半部分戲劇化效果的形式來點化自己小說的意義。這是蘆芙葒小說的藝術特色。
蘆芙葒
蘆芙葒筆下人物的性格,大都具有鮮明的時代感和地域特點。他長於用白描手法刻畫人物,他的幽默感是內在的、渾然天成的,他的微型小說分開來看,像一幕幕小小的“人間喜劇”。作者善於從人們習以為常的生活中提煉和挖掘富於喜劇色彩的因素,來表現當代人的心靈世界。

點評

文藝作品既是時代的先聲。反映的是時代的精神趣味,也是對人性的“形象思維”,傳遞的是對人性的深刻體悟。從這個意義上說.教育性不是附會、強加上去的功能,而是文藝作品本身內在的品質。什麼樣的文藝作品最能觸動青少年的心靈?我以為是真實、真誠的作品,也就是既讚揚人性的光輝,用人性的美感動人,又鞭撻人性和生活的陰暗,反映真實的生活、真實的人性,用善惡辯證引導人的作品。
——著名教育家、中國教育學會會長、博士生導師顧明遠
學生的內心深處是一個廣闊的世界,這個世界必然是真善美與假惡醜並存的世界。當學生內心深處的真善美與假惡醜開始鬥爭、抗爭的時候,也正是他們明辨是非的能力真正得到鍛鍊的時候。
——著名教育改革家、全國優秀班主任、著名特級教師魏書生
微型小說這種文體,與中學生朋友的學習生活的關係越來越密切了。優秀的微型小說,中學生朋友喜歡讀,也值得去讀。《最具中學生人氣的微型小說名作選》堪稱中國微型小說界近三十年來創作精華的一次集中展示,是值得中學生朋友好好閱讀的一套叢書。
——世界華文微型小說研究會副會長、中國寫作學會副會長劉海濤
這套叢書是提升中學生小說欣賞水平的最佳讀本之一。這些作品中的很多名篇佳作曾影響了20世紀80年代以來的幾代中學生,我相信它們必將還會影響今天和明天的中學生讀者。我衷心希望中學生讀者通過閱讀這套叢書,全面提升自己的閱讀能力和文學素養。
——湖北省荊州市語文教研員、著名特級教師王世發
微型小說既是培養學生小說欣賞水平的文本,更是提升學生寫作水平的理想讀本。無論是平時的寫作訓練還是中高考作文,微型小說文體已成為眾多學生的首選。這套叢書內容廣泛,幾乎包容社會、生活、家庭等各個層面,同時寫法多樣,表現手法豐富多彩,是學生學習、借鑑的重要參考。
——山東省淄博市語文教研員、著名語文教育專家、《智慧背囊》《時文選粹》主編王玉強

商洛作家蘆芙葒

他是中國小小說知名作家,引領商洛多位作者走向全國,不久前獲得了小小說金麻雀獎。
蘆芙葒
很早以前,看見蘆芙葒三個字,我總以為是一位古典的女人:似狐似妖帶著嫵媚,似蘭似菊透著香雅。然而,我卻在2011年的春天,看見了一位高大厚實的男人———我要採訪的中國小小說“金麻雀獎”獲得者。他真是蘆芙葒呢!這么婉約的名字後面怎么會站著一個男人?他卻哈哈大笑。
在有著古風、古韻、古曲的一間茶舍,我開始了對蘆芙葒先生的訪問。他是鎮安人,在那山蒼蒼霧茫茫,綠水繞阡陌的大山里,穿著母親做的布鞋,走過了他快樂的吃不飽飯的童年和茫然無措的少年時光。師範畢業後,他在家鄉當了多年的國小老師,1994年,商洛市文化局的領導慧眼識英才,將他調到文創室從事專業創作。
先生講話極為風趣,時而古,時而今,朗朗笑聲中不覺已上下五千年。尤其是談到有關小小說的話題,他就妙句連連,口語生花。因我對小小說不甚了解,就聽得格外仔細。先生言道,目前小小說的現狀,相對以前來說,環境寬泛了好多,尤其是在《小小說選刊》、《百花園》以及《微型小說選刊》等雜誌的引領下,讀者群體不斷拓展,市場氛圍也逐漸濃厚。當然,這中間少不了中國小小說的領袖人物楊曉敏所做的努力。
小小說不僅進入了文學史,而且納入了魯迅文學獎。
中國的小小說,陝西是排在前面的,而陝西的小小說,卻在商洛。蘆芙葒、陳毓、陳敏、劉立勤、姚元忠等在全國都是叫得響的,還有餘顯斌、張智、吳瓊、樊立懷、吳相陽、吳忠民等一大批後起之秀正在崛起。說到這些,他會心地笑了笑,似乎是看到了商洛小小說的未來。
痴心不改,沉澱再沉澱,芙葒先生已在小小說領域裡沉澱了近二十年,從最早的無意而為成就了《一隻鳥》,時至今日,他已發表了數百篇小小說,並先後出版了《一隻鳥》、《扳著指頭數到十》、《錯出的姻緣》三部小小說專集,2002年榮獲“中國當代小說風雲人物榜小小說星座獎”,2009年獲“中國小小說金牌作家”稱號。回想當初,他最早寫小小說只是一種嘗試,結果卻意外地收穫了驚喜,使他對小小說投入了無限的熱情。一天天,一年年,總是在深夜,有很多隻“鳥”兒從商洛飛向全國,直到今天,它變成一隻“金麻雀”飛了回來。
文人多苦累,這是不爭的事實。為了心裡那點拽不完扯不斷永遠看不到邊的追求,白天寫,晚上寫,眼睛紅了,鬍子長了,這都不要緊,最頭疼的是那些柴米油鹽的瑣碎事兒。一個男人要應付人情世故,要照顧老人、孩子,要讓妻子的臉上有笑容,那得費多大的心思。可芙葒先生卻淡然地說,心是自己的,只要是願意的,愛著的,怎么苦,都是甜。
正如這些年,他堅持寫小小說,雖然放棄了好多其它的機會,可他的內心是踏實的,安穩的。真叫他停筆不寫的話,他的心將何以安放?對於有些人“小小說就是小故事”的說法,先生肅然正言,小小說也是小說,也有著人生的悲喜苦樂,生活的無奈寒涼,同樣它也滲透著作者無限的智慧,不能因為它的小,而忽略了它的存在,正所謂麻雀雖小,五臟俱全。要精而精,精到極致。文字精煉,結構精巧,至於主題嘛可以是無限大。生活有多豐富,小小說就有多精彩。當然小小說也有它的不足之處,因為篇幅有限,所以好多想表達的思想也就在無奈中捨去了。這恰恰就是小小說的魅力所在,小之精,大之極。
讀芙葒先生的作品,總有一種童話美。他像個純真的孩子在觀察世界,把自己的奇思妙想融進了《長腳的雞蛋》、《飛向空中的盆子》、《離奇的遠行》、《羊》、《太陽·月亮》、《遊戲》等童話般的作品———雞蛋不見了,母親懷疑寡婦的孩子偷走,最後卻在一條蛇的肚子裡;小伍子將雷管放在木盆下面誘騙“我”去坐,試圖將“我”炸飛;飢腸轆轆的姐弟倆,把手中的一塊饃饃當成太陽和月亮;“我”尋找丟失的羊,卻意外發現一個山洞裡有好多又肥又壯的羊,但大人們去看時,卻什麼都沒有。這些看似魔幻、離奇的事兒,卻又是那么的真實,如同我們身邊發生的事情。
先生擅長通過塑造個性人物來表現主題,小則是個體命運的速寫,大則是時代的側影,這是他的作品鮮明的藝術特色,有的寫得悲辛蒼涼,有的則似一幕輕喜劇。這類作品的人物都是小人物,比如工人、農民、辦事員,他們有的生活老老實實,有的賣弄小聰明,有的生活窘迫,有的富有卻奸詐多變,最為突出的要數《三叔》、《扳著指頭數到十》、《出氣》、《夏先生》等作品。小說里的三叔這個人物,他說到村長,總是這樣說“家旺……哼!”因為他是村里前任村長,不服氣現在的村長家旺,他們倆在村里爭鬥了幾十年,可村長的兒子開車墜落懸崖後,他看見村長的樣子“像一條死魚一樣連個小浪花也沒翻起”,就借錢給村長家買車繼續跑運輸,目的是希望村長重新振作,和他像以前那樣爭鬥,要不人活著沒意思。這簡直就是一個活脫脫的爭強好勝的農民形象。
再看芙葒先生對語言的運用,有細膩綿軟的,有老辣酸烈的,讀來總讓人思而有思,嚼而有嚼,卻餘味不散。如《問候》里他寫一個在夢中發了財的農民“花錢跟扔樹葉似的”,他在《發財》中寫四川人說話,“總是把腔調拖得長長的,好像是春天小河裡的小蝌蚪,尾巴一摔一摔的”。
我不知道先生用了怎樣的心思,才能把書里的人物刻畫得如此逼真形象,但至少有一點我明白,那就是先生對生活的感知。他總站在一定的高度俯覽人生,看著生活里的男人和女人、大人和孩子在各種各樣的環境中愛著,恨著,爭鬥著,撕裂,粉碎,融和,但他們依然熱愛生活,因為他們心中都有愛的火種。芙葒先生把他對於生活的愛,人世的情,一年一年、一筆一筆融進他的字裡行間,可誰又知道當年那個兜里裝個筆、懷裡揣個本的鎮安後生,翻山越嶺,鑽溝壑,爬刺林,走訪東山的老漢,西溝的蛤牛,這才有了他小說里這些活靈活現的人物。
辛卯年是芙葒先生的本命年。臨近天命之年的他,可謂喜事多多,佳音不斷。首先是成為陝西文學院簽約作家,接著是獲得金麻雀獎,還有剛剛公示的商洛文藝獎。面對這些殊榮,先生並沒有太多的的欣喜。他說有了就有,沒有了也不強求,何況有些東西是強求不來的,世間的萬物萬事,順其自然最好。一個作家做文要執著,做人要厚道,除了社會責任感,更重要的是品德、人格的修為。沉下來,靜下來,看待周圍的人和事,你會發現對人要寬,對己要嚴,那會是一個大境界。
先生的話使我想起了2005年那件特別轟動的作品侵權一事。在那一年中央電視台的春節聯歡晚會上,有一個小品《匯報詠嘆調》的創意和構思,是先生曾經的一個作品《匯報》,卻被浙江一個作家抄襲。當時好多朋友都替先生喊冤,曾經因西安寶馬案而轟動全國的著名律師毛家興主動要求代理這個官司,可案子剛開了個頭,他又主動提出放棄了這個官司。當時,好多人都不理解他,有人竟然猜測:是不是中央電視台和浙江電視台私下裡給了他好處封了他的嘴?他卻一笑了之。後來大家才知道,當他上網查到抄襲他作品的那個作者的資料時,發現那個作者竟然是個六十多歲的老頭兒,他不想把一個年過六旬的作家訴之公堂,何況還是一個有病之人。而就在他放棄那個官司的第二年,陝西的另一個作家的作品被人抄襲上了全國小品大賽,那位作家幾進北京,最終打贏了官司,獲得了5萬多元的經濟賠償。
生活好比一碗米,有人把它做成了米飯,有人添點東西,加點料,變成了粽子,還有人卻用更長的時間用它來釀酒。同樣一碗米,從米飯到酒,不一樣的人,不一樣的價值。也許作家就是把米釀成酒的人,時間愈長,酒香愈濃。
我想,蘆芙葒先生肯定是個釀酒的高手,千年馥郁,萬年悠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