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溪上埠鎮茶園村的牛燈系蘆溪縣傳統民間藝術中的一種,俗稱“三腳班”,又稱“牛帶茶”, 它是萍鄉採茶戲的一種,是一種有簡單故事情節和化妝的燈彩,表演有鑼鼓及嗩吶伴奏,多人幫腔,扎一紙牛犁田,丑角則穿插其間,並以胡琴與笛相和。它是萍鄉採茶戲的一種,有簡單故事情節和化妝的燈彩,表演有鑼鼓及嗩吶伴奏,多人幫腔,扎一紙牛犁田,丑角則穿插其間。
蘆溪上埠牛帶茶是江西省第三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蘆溪上埠牛帶茶
- 批准時間:2010年
- 非遺級別:省級
- 地區:江西省萍鄉市蘆溪縣
簡介,保護,
簡介
上埠鎮牛帶茶源於清朝,距今已有二百多年歷史。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萍鄉人黃啟銜《近事錄真》載:“採茶戲,亦名三腳班,相傳來自粵東,二旦一小花面,所唱皆俚語淫詞,近日吾袁州及長沙各處,此風尤熾,鄉村徹夜搬演。”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安源煤礦開發;二十八年至宣統二年(1910年),萍醴鐵路和株萍鐵路相繼通車,湖南花鼓戲開始在萍鄉流行,牛帶茶很快吸收了其它的劇目和曲調,得以提高與發展,只是在表演時還是用本地方言演唱。
牛帶茶盛行於上世紀五十年代,因為它集說、唱、舞、燈為一體,配以民間樂器,內容多是從歷史故事和傳說中採擷,融入當地民俗創作而成。唱詞詼諧幽默、雅俗共賞。表演時既有傳統故事的表現,更有村里百姓耕作田園之樂,因此深為廣大民眾而喜愛,一般用於祈福、慶賀等。每年春節,左右村鄰相邀演出,自是應接不暇,平均演出30餘場,在萍鄉影響甚大,曾於1955年獲得萍鄉縣文藝匯演一等獎。當時流行“茶園人演戲”一說,足見其影響之大。
保護
蘆溪上埠牛帶茶入選2010年江西省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