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山縣組

蘆山縣組,是四川蘆山縣西北7km苗溪茶場—雅雀口剖面,在1976年時,被四川二區測隊命名為蘆山組。

因與台灣中新世廬山組之漢語拼音相同,故劉淑文等(1996)建議改稱蘆山縣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蘆山縣組
  • 外文名:Lushanxian Fm
  • 地址單位編碼:06-99(51)-2705
  • 地層地質年代:E3
命名,沿革,特徵,備註,

命名

1975年王治、林元燦命名。命名地點為四川蘆山縣西北7km處的新華鄉苗溪茶場—雅雀口。

沿革

該套紅層原為白堊紀灌口上組,1971年四川寶興幅1∶20萬區測時,發現大量介形蟲和輪藻化石,經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研究,確認為老第三系分子。
1975年王治、林元燦建立蘆山群,時代為老第三紀。1976年四川區調二隊命名蘆山組,根據介形蟲化石與蘇北三垛組、戴南組對比,時代定為漸新世。1978年王振建立三個輪藻組合,其中第二個組合為Obtusochara jianglingensis-Gyrogona qianjiangica組合,可與江漢盆地荊沙組和河南大倉房組對比,時代為中、晚始新世。
1982年衛民研究蘆山組介形蟲,建立Pinnocypris-Limnocythere- Ilyocypris組合,時代為始新世,與果郎組、三垛組所含的介形蟲相似。
《中國的第三系》(李雲通等,1984),根據輪藻化石把蘆山組的時代暫定為中始新世,也不排除上部有晚始新世沉積的可能。《四川省區域地質志》則根據介形蟲的意見把蘆山組時代定為早、中始新世。本典認為,蘆山組的時代為始新—漸新世。

特徵

岩性以棕紅、棕褐色泥岩,橙紅色粉砂岩為主,偶夾泥灰岩薄層。下部以粉砂岩為主,夾少許中至粗粒岩屑砂岩和灰岩礫石,具微細層理;中上部以泥岩為主,間夾泥質粉砂岩,有灰綠色小斑點或石膏小透鏡體。產魚、腹足類、介形類和輪藻化石。
時代為始新世—漸新世。厚度550m。其上與新第三系呈微角度不整合或被第四紀覆蓋;下以底部6m厚之棕紅色中層狀泥質粉砂岩與粉砂質泥岩互層與古新世—始新世名山組頂部泥岩分界,為整合接觸。岩層呈北東向帶狀分布在蘆山向斜兩翼,西厚東薄,天全始陽厚687m,天全羅家壩厚623m,蘆山大石板溝厚416m,雅安觀化厚311m,雅安白芷廟厚112m,名山縣城西厚205m,名山縣餘光坡僅厚5m。

備註

因與台灣中新世廬山組漢語拼音相同,建議改為蘆山縣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