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壟節是中國少數民族阿昌族特有的節日,一般在農曆六月至九月舉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蘆壟節
- 類別:少數名族傳統節日
- 舉辦時間 :農曆六月至九月
民族概括,傳統節日,
民族概括
阿昌族是我國雲南省特有的少數民族之一,人口共有27718人(1990年),其中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共23060人,占阿昌族總人口的85.38%,主要分布在德宏州的隴川縣戶撒和梁河縣九保、囊宋三個阿昌族鄉。潞西縣江東鄉高埂田和盈江、瑞麗有少量分布。此外,大理白族自治州雲龍縣的漕澗、舊州等地,保山地區騰衝縣和龍陵縣也有部分居住。
阿昌族是中國雲南境內最早的世居民族之一。古代漢文史籍中的"峨昌"、"娥昌"、"莪昌"或"阿昌"、"萼昌"等,都是不同時期對阿昌族的稱謂。新中國成立後,根據本民族的意願,統稱為阿昌族。阿昌族語言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有梁河方言和戶撒方言兩種,無本民族文字,絕大多數阿昌族人都通漢語、傣語或景頗語,一般都使用漢文或傣文。
阿昌族居住於滇西高山峽谷一帶,其間氣勢磅礴的高黎貢山支脈自騰衝逶迤縱貫向南,形成綿延起伏的丘陵山地,地勢北高南低。主要河流有大盈江、龍川江,兩江支流和無數溪澗遍布,整個地帶水系呈葉脈狀分布。高山、大河間有許多峽谷平地。阿昌族主要居住的戶撒壩子(以壩中為界,壩頭稱戶撒,壩尾稱臘撒)和梁河壩子就坐落在其中的丘陵谷間。壩子四周青山環抱,壩中流水潺潺,戶撒河自北向南縱貫戶撒壩;襄宋河、大盈江似銀蛇把梁河壩裝點。山麓之下的半山半壩中,點綴著建蓋得錯落有致的阿昌村寨,眺眼望去呈現出一派寧靜、清幽、祥和的景象。
這一地區資源豐富,地下埋著寶藏,地上森林茂密,水利資源、森林資源、礦產資源等正被發掘或有待於開發利用。這裡氣候溫和適宜,雨量充沛,全年降雨量在1368-1649毫米之間,分乾濕兩季,每年5月至10月為濕季,11月至翌年4月為乾季。梁河地區年平均氣溫18℃。戶撒地區系中亞熱帶低中山和中亞盆地,地勢略高,全年平均氣溫在18.3-?19.5℃?左右,溫差在29℃至零下2℃之間,夏季涼爽,冬季霜期較長。土壤以紅壤最多,其次為灰色土,黑色土較少。山坡上有白砂土、黃沙泥土。壩子四周均為花崗岩山地,坡度小,沿河兩岸的梯田台地大多鋪滿了由花崗岩風化所成的砂粒,土層薄,含肥量較少。土質均為酸性土壤,含腐殖量低,適宜種植水稻、小麥、油菜、花生、蘇子和各種豆類、土豆、甘蔗等。園地可種植桔子、板栗、核桃、梨和青菜、蘿蔔、南瓜等水果和蔬菜。梁河地區土地肥沃,適宜水稻種植,此外還適宜種植玉米、小麥、豆類等糧食作物和油菜、茶葉、花生、苧麻、甘蔗、桐油果、香果等經濟作物。盛產芭蕉、鳳梨、芒果等亞熱帶水果。野生植物中,藥材和油類如黃連、野香果較多。在綿亘的山樑上,覆蓋著以松、錐粟、紅木為主的木材。山林間棲息著麂子、豪豬、灰猴、穿山甲、馬鹿、狗熊、獐子、山鴿子、野雞、孔雀等珍禽異獸,盛產麂茸、熊膽等名貴藥材。礦藏已發現的有錫、鈾、鐵、鎢、水晶石、黑色大理石、石灰石等10多種,其中煤和鐵儲量最高。豐富的自然資源為阿昌族長期在這裡定居提供了優厚的生存條件,為阿昌族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阿昌族手工業發達,尤其擅長刀具的鍛打製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