藺完植,字無翳,號六一,明代偃師縣藺窯村人。父親藺芑曾以“孝義”聞名鄉里。藺完植從小刻苦攻讀,明萬曆三十五年(公元1607年)考中進士,歷任南京都察院經歷、戶部郎中、湖廣衡州知府等官職。他清正廉潔、執法如山,每到一個地方,興利除弊,倍受好評。
基本介紹
- 本名:藺完植
- 字號:字無翳號六一
- 所處時代:明萬曆三十五年
- 出生地:偃師縣藺窯村
歷程,結局,
歷程
史料記載,藺完植當武清知縣時,上任伊始就走訪調查,了解民情。他發現當地百姓除了要繳納正常的賦稅,還要承擔“聖母香火銀”,更嚴重的是,一個名叫邢洪的宦官長期把持著縣政,肆意榨取民財,額外又徵收“牧馬名色銀”,使得百姓難以忍受、苦不堪言。這個邢洪常常以緝捕“叛逆”的名義,對官吏、百姓進行迫害,武清以往的縣官為了避免引火燒身,都對他的攤派照辦不誤。
剛直不阿的藺完植查實了這一情況,不顧個人前途,將縣內各種苛捐雜稅全部勾掉。邢洪一見來了個“刺頭”,大為惱怒,就壓迫別的官吏繼續徵收,同時羅織罪名,準備對藺完植進行陷害。危急關頭,藺完植提前上折,將邢洪的種種罪惡事實奏報朝廷,緊接著又逮捕邢洪,責以杖刑。等到邢洪的黨羽將誣陷藺完植的材料報了上去,皇帝早已了解了事情的原委,就沒有追究藺完植的責任。通過這場鬥爭,宦官邢洪強加給武清百姓的苛捐雜稅被取消,藺完植的名聲也遠播四方。
結局
花甲之年,藺完植因病告老還鄉,居住在祖傳土窯宅院裡,每日布衣粗食。64歲那年去世,臨終前留下遺言,要求子孫不許仗勢欺人,非公事不得見郡守、縣令,遇到官紳侵害百姓利益,要盡力抑強助弱。百姓感其恩德,稱頌他為“廉介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