藩蔽

藩蔽

藩蔽是一個漢語辭彙,

釋義:fān bì

釋義:1、古代用施漆的葦席製成的車蔽。2、屏障

出自《周禮·春官·巾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藩蔽
  • 拼音:fān bì
  • 來源:《周禮·春官·巾車》
  • 定義:古代用施漆的葦席製成的車蔽
詞目,拼音,注音,引證解釋,

詞目

藩蔽

拼音

fān bì

注音

ㄈㄢ ㄅㄧˋ

引證解釋

1、古代用施漆的葦席製成的車蔽。
《周禮·春官·巾車》:“漆車藩蔽。” 鄭玄 註:“藩,漆席以為之。”
2、屏障。
《後漢書·來歙傳》:“ 公孫述隴西天水 為藩蔽,故得延命假息。”
《宋史·地理志四》:“ 和州 ,上, 歷陽郡 ,防禦。南渡後,為 姑熟 、 金陵 藩蔽也。”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七十回《 猛張飛智取瓦口隘 老黃忠計奪天盪山》:然夏侯淵非張郃之比也。淵深通韜略,善曉兵機,曹操倚之為西涼藩蔽:
《明史·宦官傳二·楊榮》:“ 太祖 令 木 氏世守茲土,限 石門 以絕西域,守鐵橋以斷 土蕃 ,奈何自撤藩蔽,生遠人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