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膳八珍湯

藥膳八珍湯

“頭腦”又名“藥膳八珍湯”,是一服滋補良劑牞有特定的劑量和深刻的藥物配伍原理。“頭腦”其性偏溫而升散牞適合於體質偏寒之人牞平素脾胃虛寒、畏寒喜暖者或產後營養缺乏、奶水不足者最宜牞適合於北方秋冬季節食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藥膳八珍湯
  • 別名:頭腦
  • 工藝:煮
  • 領域:醫藥
簡介,傳說,工藝,風俗,現狀,

簡介

藥膳八珍湯,俗名“頭腦”,是一種對養生健體有十分功效的清真食品,自明崇禎年間由傅山先生創立以來,在太原地區傳承了已370多年,是太原地區獨具特色的地方名吃。
太原有段陳述老字號的歌謠:“認一力的餃子,寧化府的醋,老鼠窟的元宵,六味齋的醬肉,雜割頭腦清和元。”“雜割頭腦清和元”就是指以賣“頭腦”聞名的老字號清和元。“頭腦”又名“八珍湯”,是一服滋補良劑牞有特定的劑量和深刻的藥物配伍原理。“頭腦”其性偏溫而升散牞適合於體質偏寒之人牞平素脾胃虛寒、畏寒喜暖者或產後營養缺乏、奶水不足者最宜牞適合於北方秋冬季節食用。

傳說

在民間關於“頭腦”的來歷有著這樣一個傳說。傅山的老母親年邁體弱,經常患病,傅山根據老母親的身體狀況開出了“八珍湯”的方子來調養。“八珍湯”以黃芪、煨面、蓮菜、羊肉、長山藥、黃酒、酒糟、羊尾油八種中草藥和糧食為原料(外加醃韭菜做引子),配方中羊肉味甘性熱,補虛開胃;藕根清熱化痰;長山藥補脾除濕;黃芪味甘性溫,補脾健肺。後來有位朵姓回民從甘肅遷到太原,在太原的南倉巷開了個小店,主要經營賣雜割的小本生意,起初生意冷清,當時傅山在其附近南肖牆開著一家診所,見其生意不好,便無償地將“八珍湯”配方傳給他,授予其製作方法,並為這家飯館起字號為“清和元”,傅山親筆題寫牌匾,又把“八珍湯”改名為“頭腦”。從此小店生意日漸興旺,“八珍湯”也在太原城名聲大振。

工藝

“八珍湯”製作時選料講究、工藝程式複雜、方法技巧要求十分嚴格。在選料備料時,要達到備料全、選料精的要求。精選成塊的肥嫩上等肉做原料,經過清洗、淨肉、加輔料煮燉、出鍋晾存等諸道工序將肉煮熟,並將羊湯、羊油撇出備用;同時將諸種輔料嚴格按照既定製法或煨、或醃、或煮、或蒸,做好備用。隨後將專用的湯鍋放上水,加入羊肉湯,把黃酒糟用粗籮、細籮過兩次,去掉糟渣,將酒液放入鍋中煮沸,表面還會有沫子,撇淨,然後將煨麵粉先用涼水調成糊糊,過篩,再慢慢向鍋中勾兌,一邊勾一邊攪,防止粘鍋。看鍋中湯稀稠狀況,差不多時用碗舀上一點轉一下,如碗上能掛住,就成了;掛不住的話就說明太稀,需再兌麵糊;掛多了太稠也不合適。同時可品嘗一下湯的味道,如綿中帶點甜即可。此時加入適量黃酒,壓火,湯即做成。
喝頭腦時一般佐食“帽盒”,帽盒是一種烤制的麵餅,圓形,中空,是用不發酵的麵粉加入椒鹽捏成兩片空殼,合在一起,入爐烤制。喝頭腦時,把“帽盒”掰成小塊,泡入 “頭腦”中,入口鹹香耐嚼,風味獨特。

風俗

趕頭腦
“八珍湯”的研製,是傅山根據北方的寒冷氣候,採用藥性溫熱中和的中草藥和食物,針對當地特點而進行配方的,所以該湯食較適於我國北方地域秋冬季節食用。依傳統,“頭腦”的上市時間是頭年“白露”至第二年“立春”。早些年,太原人天不亮就起來吃頭腦,俗稱“趕頭腦”,餐館需要掛燈籠照明,所以經營頭腦的飯店門前都掛一盞紙燈籠作標誌。

現狀

八珍湯參加了多次國家級的清真烹飪大賽,並獲得殊榮。
近年來八珍湯的傳承與發展遇到了難以為繼的困境。掌握傳統工藝的老師傅都已年逾古稀,出現後繼無人的局面,這一地方名吃正面臨著失傳的危險。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