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婦(藥用植物害蟲西瓜蟲)

鼠婦(卷甲蟲科卷甲蟲屬節肢動物)

藥用植物害蟲西瓜蟲一般指本詞條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鼠婦,是一種等足目卷甲蟲科卷甲蟲屬節肢動物,俗稱西瓜蟲。鼠婦整體呈橢圓形,表面有光澤,身體捲曲時呈球形,形似西瓜,背腹扁平。鼠婦胸部有7個環節,腹部5個環節,尾肢扁平。鼠婦雄蟲呈藍灰色,雌蟲呈灰色至灰褐色。鼠婦雄蟲成蟲、雌蟲成蟲體長分別為13~15毫米、9~11毫米,寬一般為10毫米。

鼠婦原產於地中海邊緣,後被引入幾乎全球各地,遍布中國全國,是唯一完全適應於陸地生活的甲殼動物,海拔5000米高地也有分布。鼠婦晝伏夜出,常棲息於樹洞、草叢中或田野、樹籬的土壤中或石塊、枯木下等這些溫暖、潮濕、腐殖質豐富的地方,也可以見於庭院的水缸、花盆下。鼠婦食性雜,其食物可為各種動物、昆蟲屍體以及腐爛變質的食物等。鼠婦一般一年一代,每隻雌蟲可產卵30~40粒,鼠婦卵在春、秋兩季的氣候條件下十幾天能孵化出若蟲,夏季則1周左右便可孵化出來,鼠婦壽命長達1年半及以上。鼠婦可以把觸角伸到裡面,形成一個不間斷的球體,保護其免受鼩鼱和蜘蛛等捕食者的攻擊。

鼠婦味酸、鹹,性涼,歸肝、腎經;主治瘧母,癮疲,小便不通,血瘀經閉,牙齒疼痛,驚風撮口,鵝口諸瘡。鼠婦會導致高蛋白血症,鼠婦寄居於葡萄、花椒、瓜類及十字花科蔬菜等植物上,危害葡萄苗木與果蔬的根莖、嫩芽等,甚至造成死亡。防治鼠婦可採用清除雜草落葉、堆集腐爛雜草或噴灑化學藥劑滅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鼠婦 
  • 別名:潮蟲、鼠賴蟲、地虱婆、平甲蟲、西瓜蟲、豌豆蟲、土孵、普通球鼠婦等  
  • 動物界(Animalia) 
  • 節肢動物門(Arthropoda) 
  • 軟甲綱(Malacostraca) 
  • 等足目(Isopoda) 
  • :卷甲蟲科(Armadillidiidae) 
  • :卷甲蟲屬(Armadillidium) 
  • 分布區域:已被引入幾乎全球各地  
  • 學名:Armadillidium vulgare 
  • 命名者及年代:Latreille,1804 
  • 異名:Armadillidium armeniensis、Armadillidium decipiens等 
  • :鼠婦(Armadillidium vulgare) 
  • 體寬:10毫米 
  • 體長:雌蟲成蟲、雄蟲成蟲體長分別為9~11毫米、13~15毫米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分布範圍,世界分布,中國分布,生活習性,覓食行為,節律行為,運動行為,聚集行為,觸角反應,其它特點,生長繁殖,繁殖方式,生長發育,人工飼養,近似物種,主要價值,藥用價值,生物餌料,生態作用,危害與防治,主要危害,防治方法,

形態特徵

鼠婦整體呈橢圓形,表面有光澤,身體捲曲時呈球形,形似西瓜,背腹扁平,背部呈現顯著的弓形。一些鼠婦蟲體局部帶黃色,有光亮斑點,頭節後緣及所有體節外緣有1列微細顆粒。雄蟲藍灰色,雌蟲灰色至灰褐色。鼠婦雄蟲成蟲、雌蟲成蟲體長分別為13~15毫米、9~11毫米,寬一般為10毫米。
鼠婦成蟲有觸角2對,第1對很小共3節,第2對呈鞭狀共6節;眼睛1對,頭部前緣中央和左右側角突起明顯。大顎沒有觸鬚,小顎退化,有咀嚼式口器。胸部7個自由節,第1胸節前緣延向頭部前邊,後側隅向後突出;第2~7胸節各節側突不明顯,每節腹面有圓形、等長的足1對,各體節邊緣色淡,背面兩側具2條淡黃褐色雲狀縱紋。腹部小,共5節,第1及第2腹節窄,第3~5腹節側緣整齊而圓;腹肢5對,尾肢扁平,外肢與尾節嵌合齊平,內肢細小,掩蓋在尾節下。尾部扁平,呈三角形,尾端有小突起1對。鼠婦幼蟲與成蟲相似,色澤較淡。鼠婦胸足存在兩性異形,雄性第1~2對腹肢變形,第1腹肢的外肢呈鰓蓋狀,內肢稍細長,末端彎曲為微鉤狀,末對腹肢比雌性大;雌性第2~5胸足基部間的腹甲上附抱卵板,重疊覆蓋面成孵育囊,第1~2腹肢上有分枝的假氣管。
鼠婦
局部黃色鼠婦
鼠婦
局部黃色鼠婦腹面

棲息環境

鼠婦是唯一完全適應於陸地生活的甲殼動物,常群居,常棲息於樹洞、草叢中或田野、樹籬的土壤中或石塊、枯木下等這些溫暖、潮濕、腐殖質豐富的地方,也可以見於庭院的水缸、花盆下。鼠婦對腐爛雜草和廄糞有趨向性。此外,紙板或舊抹布這些人類的生活垃圾也可以是鼠婦的棲息地。出生經歷和同物種影響陸生鼠婦幼蟲的定居行為,鼠婦幼蟲對同質標誌信號的反應是分層的:當同種標誌缺失時,幼蟲更喜歡高質量的棲息地,而不喜歡其原出生棲息地。當對低質量生境進行同質標誌處理時,低質量生境出生的幼蟲繼續偏好高質量生境,而在高質量生境長大的幼蟲則沒有偏好。
鼠婦不同於其他陸生生物冬天喜在溫熱海岸線習性,鼠婦更喜歡遠離水的乾燥地區,但在乾燥高溫環境下,易造成鼠婦大批甚至全部死亡,鼠婦更喜歡暴露在外的易挖洞的大顆粒土壤。鼠婦適溫一般為25~28℃,相對濕度約為95%。
鼠婦(藥用植物害蟲西瓜蟲)
聚集的鼠婦

分布範圍

世界分布

鼠婦原產於地中海邊緣,已被引入幾乎全球各地。如加拿大、美國、日本、印度、法國、馬達加斯加等地區都可見。

中國分布

鼠婦幾乎遍布中國全國,海拔5000米高地也有分布,多分布於中國華東、華南、西南地區,如江蘇、湖南、湖北、福建、雲南、貴州以及陝西等地。

生活習性

覓食行為

鼠婦食性很雜,可吃各種糧食、麵粉以及糧油加工剩餘的副產品,雜草、樹木枝葉、腐爛變質的食物等都可作為其食物,也可食用各種動物、昆蟲屍體,喜食嫩根、嫩葉。
商業盆栽土壤含有的高有機物也是鼠婦的食物來源,此外鼠婦也以胡蘿蔔等小塊根莖和水果為食。鼠婦的食物10%來自自食糞,可以將其中未完全處理的微生物和營養物質進行再循環消化。遇落葉很少的春季和夏初時,鼠婦會吃一些草本植物的種子,如藜麥、鷹嘴豆等。

節律行為

鼠婦晝伏夜出,白天多活動於腐葉、枯木、石塊,或室內缸、盆、瓦片底下,避光,陰天也常外出活動,早上7~8時為活動高峰。4~6月,9~10月為活動高峰期,7~8月因為高溫乾旱而很少活動,11月開始陸續入土越冬。成蟲及幼蟲在寄主根際周圍的淺土層中越冬,第二年3月間開始活動取食。

運動行為

鼠婦爬行敏捷,攀爬能力強。高濕度時,鼠婦移動緩慢;乾燥時,為尋找更潮濕的區域會加快移動,當出現強光時,鼠婦會停止運動,其在冬天的移動量約是夏天的一半。
鼠婦在應對潛在捕食者時有一種逃跑機制,其向前運動可以由微弱的地面振動或其他軀幹的接觸發起,同時存在潛在威脅時會表現出一種被稱為“轉彎交替”的行為,即在遇到障礙物前總是在逐漸的左轉彎和右轉彎之間交替,以直線間接向前移動。

聚集行為

鼠婦存在群居聚集行為,聚集可以限制脫水、降低代謝速率並加速身體生長。聚集程度取決於環境的濕度水平,並隨種群的地理位置而變化,但它總是在繁殖期間達到最高,故聚集對其尋找配偶有影響。此外,聚集直接影響生殖,因為當雌性群體,特別是與雄性群體在一起時,雌性卵黃髮生加速,而雌性生殖活動通過糞便傳遞的化學信號同步。鼠婦分泌一種聚集性信息素,一些研究的結果表明,聚集也可能在該物種的繁殖中發揮作用。另一方面,聚集也可能增加雄性間的競爭。雖然鼠婦是一種相對耐旱的等足類動物,但它顯然遠不能像昆蟲或大多數其他陸地節肢動物那樣不受蒸騰作用的影響。聚集行為除了在保護免受捕食方面發揮作用外,還有助於節約水資源。鼠婦內陷的肺形成了“假氣管”,是一種呼吸適應,可以使鼠婦在乾燥的空氣中吸收正常所需氧氣的94%。

觸角反應

在陸地上的等足類動物中,卷甲蟲科是唯一一個能夠聚集在一起的家族,或者說能夠捲起成一個球的家族。鼠婦就很典型,可以把觸角伸到裡面,形成一個不間斷的球體,這種行為可以由強烈的振動或壓力觸發,並保護其免受鼩鼱和蜘蛛等捕食者的攻擊。鼠婦的觸角由6個節段組成,上面覆蓋著毛蟲的感覺器官和美學器官,觸角的頂端覆蓋著感覺頂端器官,由一簇感覺器官組成。可以通過觸角電圖來表征陸生等足類動物的嗅覺。並且鼠婦雄性觸角對自然感染的雌性表皮化合物的反應比非共生雌性的化合物更強烈。鼠婦的雄性觸角可以識別感染沃爾巴克氏體(Wolbachia pipientis)的雌性。

其它特點

當鼠婦受到刺激或觸動時會捲曲成球狀。鼠婦不會游泳,如果在受傷或在蛻皮期間被捕獲,會出現個體相互蠶食或蠶食其他不同物種弱小個體行為。在特定情境下,鼠婦會出現不易被觀察到“裝裱”和“假死”行為,以上行為像是在遇到不可逃避的振動刺激時本能的逃避行為。當面對遺傳雌性和雌性化雄性時,雄性更傾向於遺傳雌性。沃爾巴克氏體是一種細胞內的α -變形桿菌,母體通過卵細胞質傳播,在近75%的陸生節肢動物和線蟲中傳播。由於兩種沃爾巴克氏菌菌株(wVulC和wVulM)的存在,導致受感染的雄性胚胎雌性化,因此自然的普通A.種群的性別比例偏向於雌性。這些受感染的個體的存活率下降,生育能力和免疫力下降。

生長繁殖

繁殖方式

交配
鼠婦一般一年一代,春季開始繁殖,秋季為其繁殖旺季。土壤完全凍結的地區也不利於鼠婦繁殖,鼠婦一般在春天交配,通常越溫暖的環境繁殖開始得越早。在冬季溫和的地區,尤其是地中海氣候的地區,其可以全年保持性活躍。雌性能夠儲存多個雄性的精子,雄性在交配後會離開雌性,再與其它鼠婦交配。
雖然雄性鼠婦個體除蛻皮期間外,全年都有性活動,而雌性的接受能力僅限於一個非常短的時期,故雄性鼠婦在雌性分泌“聚集”信息素表明雌性有性接受能力時才會發起求偶行為。所以尋找配偶不僅要找到配偶,還要把握好時機。雌性化合物也可以誘導雄性的求偶行為,此外,交配和受精與雌性的蛻皮周期密切相關。
產卵孵化
鼠婦受精卵可以在充滿液體的孵育囊中儲存2~3個月,卵子被包裹在內部卵黃膜和外部絨毛膜中。當卵內的胚胎消耗掉原來卵黃的一半時,絨毛膜就會以蛋白質包膜的形式脫落。胚胎內為許多甲殼類動物常見的“背器官”感覺結構。
每隻鼠婦雌蟲可產卵30~40粒,卵產於其腹下“兜”內,即步足之間,卵近球形,淡黃色,直徑約1毫米。當卵黃被完全消耗時,背側器官萎縮,胚胎進行卵裂球運動。1~2天后,卵黃膜脫落,幼蟲孵化,但一般只有一半的卵子會孵化出完全發育的幼蟲。鼠婦卵在春、秋兩季的氣候條件下十幾天能孵化出若蟲,夏季則1周左右便可孵化出來。照顧卵會增加孵卵雌性的死亡率,因為照顧孵育囊內的卵限制了正在孵卵的雌性鼠婦躲避捕食者的行為。
哺育
孵化後的鼠婦幼蟲仍在母體的步足之間生活,待生長到能獨自覓食生活後才離開母體,進行分散活動。雄性不哺育幼蟲,當幼蟲還在母體步足之間時,雌性會在洞穴中或附近活動;卵孵化後3~4天,幼蟲從母體步足之間爬出來,幼蟲離開母體步足間後,可能會與母體分離,獨自生活在分支的洞穴隧道中,也可能會留在母體身邊,母體為其提供保護。

生長發育

幼蟲與成蟲相似,僅大小與體色存在差異;初孵時幼蟲白色半透明,體長約1.3~1.5毫米,寬0.5~0.8毫米,以後蟲體逐漸長大,體色會變深。
鼠婦(藥用植物害蟲西瓜蟲)
鼠婦幼蟲
鼠婦增厚的角質層由一層含有成排結晶方解石的外角質層和一層由無定形碳酸鈣組成的內殼組成;角質層必須定期脫落才能繼續生長。剛孵化的幼蟲過1~2天會蛻皮1次。幼蟲離開母體可自由取食活動,食後體色變深體漸增大,間隔一段時間鑽入土內蛻皮。幼蟲會在洞穴中連續幾次蛻皮,直到它們的外殼變硬,最後一對足長出來。
鼠婦雄性和非繁殖期的雌性的蛻皮周期,稱為正常蛻皮,大約需要29天;從最後一次蛻皮後的2天內開始,新的柔軟角質層出現。經過約12~14天的時間,鈣在外骨骼中積累,之後是10~12天的預蛻皮,新的蛻皮周期開始。蛻皮時鼠婦不能移動或進食,否則很容易被捕食。鼠婦雌性在繁殖階段會進入一個單獨的蛻皮周期,稱為產前蛻皮。在產前蛻皮期間,雌性完全不能進食;經過12~14天的時間,鈣就像在正常蛻皮中一樣積累,而雌性在這段時間裡覓食更多,同時孵育囊會發生變化,卵巢會成熟;再過約15天,新的蛻皮周期開始,與正常蛻皮相同。雌性產前蛻皮沒有特定的季節,一般最常發生在早春。雌性有時一年可以產三窩,因此產前蛻皮也並不局限於每年發生一次。
經過幾次蛻皮後,鼠婦幼蟲成熟。鼠婦平均壽命達1年半以上,有的可達幾年,其可依靠高度社會化的生活方式來獲得適當的長壽。
此外,鼠婦種群之間存在遠距離的基因交換,自然種群內共生沃爾巴克氏菌使遺傳雄性雌性化。

人工飼養

鼠婦多在室內的缸盆中放陰暗溫暖處飼養。人工飼養條件下要特別關注溫度、濕度,否則容易造成鼠婦大批死亡。鼠婦飼養密度不宜過大,否則帶卵或帶幼子的母體會受到干擾,過早將卵或幼子甩掉而造成減產。除投餵飼料外,在鼠婦棲息處也要投餵枯枝腐葉及腐敗的食物,並且及時補充飼料。
鼠婦(藥用植物害蟲西瓜蟲)
鼠婦腹面

近似物種

鼠婦(Armadillidium vulgare)自然生活中或被當作收購的乾制商品時,常與粗糙鼠婦(Porcellio scaber)混雜在一起,它們的區別如下:

鼠婦
粗糙鼠婦
體型
稍小,10~15毫米
稍大,15~20毫米
表面是否光滑
光滑
不光滑,有疣突
顏色
色深,鐵灰色
色較淺,灰色,有花紋
尾足
尾足與尾節齊平,後端純圓
尾足長於尾節,顯著突出於後端
能否成球狀
受驚後體能捲曲為球狀,似西瓜
受驚後能捲曲,但不能成為球狀
乾燥標本體
呈灰色或暗褐色,局部帶黃色
呈土色或暗赤色,末端有棒狀尾足
圖片
鼠婦(藥用植物害蟲西瓜蟲)
鼠婦
鼠婦(藥用植物害蟲西瓜蟲)
粗糙鼠婦

主要價值

藥用價值

鼠婦體內的肝胰腺含粘多糖、透明質酸,酶有透明質酸酶,神經胺酶,還含鈉、鈣、鐵、鎂等。因此鼠婦蟲體經過沸水燙熟、曬乾或炒乾可入藥,具有鎮痛作用。鼠婦味酸、鹹,性涼,歸肝、腎經;主治癮疲,瘧母,血瘀經閉,小便不通,驚風撮口,牙齒疼痛,鵝口諸瘡。可外用內服,孕婦及體虛無瘀者禁用。
在現代臨床研究上,其可用於口腔炎、扁桃體炎、慢性氣管炎、食管與賁門癌梗阻等的治療,也可釋緩肝硬化腹水、肝脾腫大。

生物餌料

鼠婦可以作為蠍的優良肉食活餌,特別是在秋冬季時,把鼠婦與其它肉食飼料結合在一起作為蠍子的餌料,能讓蠍子長得肥壯,安全越冬。

生態作用

鼠婦是歐洲常見且豐富的腐食性土壤大型動物之一,鼠婦的野外密度可高達每平方米10000隻,並可能消耗大量垃圾,而產生大量糞便顆粒。鼠婦糞便的分解低於凋落物分解,這可能有助於土壤有機質的穩定。這主要是由於糞便中芳香族碳的含量較高,可能會導致其對細菌的降解有相當大的抵抗力。同時,鼠婦可以減緩凋落物的礦化,從而有助於土壤中有機質的固存。

危害與防治

主要危害

鼠婦會導致高蛋白血症,危害菊、海棠、君子蘭、牡丹、羽衣甘藍、月季等花卉,鼠婦寄居於葡萄、花椒、瓜類及十字花科蔬菜等植物上,危害葡萄苗木與果蔬的根莖、嫩芽等,甚至造成死亡。幼蟲和成蟲取食花卉植物的幼嫩根莖,造成孔洞、斷裂、潰爛,甚至整株枯死。

防治方法

物理防治
加強養護管理,及時清除雜草落葉,保持環境通風透光,利用其趨光性和假死性可使用黑光燈誘殺或張網震落捕殺鼠婦成蟲。田埂不留雜草;在田埂、壠間可堆集腐爛雜草進行誘殺。
化學防治
在發現大量鼠婦時,通過噴灑化學藥劑滅殺。如可噴增效喹硫磷乳油稀釋液、阿維菌素乳油稀釋液、殺滅菊酯稀釋液等澆灌滅殺。
check!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