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王廟大殿

藥王廟大殿

藥王廟大殿,又名昭惠王行宮、李貴作藥王廟,位於河南省焦作市山陽區中星街道李貴作村。始建於北宋政和年間,元代進行了大修。

藥王廟僅存大殿,坐北朝南。藥王廟大殿是河南元代早期的為數不多的木結構建築之一,保存完好,元代的木建築構件保留較多,是研究河南早期木構建築的寶貴實例。

2000年9月,藥王廟大殿被公布為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3月5日,藥王廟大殿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藥王廟大殿
  • 地理位置:河南省焦作市山陽區中星街道李貴作村
  • 所處時代:元代
  • 占地面積:約 200 畝 
  • 保護級別: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編號:7-1177-3-475
  • 批准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歷史沿革,建築格局,文物遺存,透靈碑,千頭柏,歷史文化,歷史人物,中醫文化,宗教建設,研究價值,保護措施,旅遊信息,地理位置,交通信息,

歷史沿革

漢代李貴作村建有廟宇,年久損毀。
隋文帝年間,在其遺址上建天仙廟。
唐高祖武德二年(619年),孫思邈從家鄉陝西耀縣到李貴作村行醫,在天仙廟後結草為廬,種植千頭柏。昭惠王李建臣把天仙廟作為行宮。在孫思邈隱居之後,昭惠王以孫思邈草廬為中心,擴修了廟宇。貞觀年間,朝廷在廟內立“透靈碑”。
北宋政和年間,改昭惠王行宮為藥王廟。
元代對藥王廟進行了大修。
明萬曆年間,華山道土張明廣住藥王廟主持,對藥王廟進行擴修,新建了三清殿、三仙殿、觀音殿、龍王殿。
清順治年間,對藥王殿和觀音殿進行了修繕。嘉慶十九年(1815年)又進行了一次大修。道光三年(1823年)重修了廣生殿。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重修了藥王殿、觀音殿。
民國三年(1914年),武當山玄武派道人鄭玄超居住藥王廟,對藥王廟殿堂、神像、房舍進行了修繕。解放戰爭初期,陝西龍門派道人趙園奇再次主持修繕藥王廟。
1990年,河南省政府撥款四萬元,加上民眾捐款,對藥王廟重新維修。

建築格局

藥王廟前庭,透靈碑、千頭柏、藥王廟大殿由低到高、錯落有致。碑、柏、殿分布在一條中軸線上,也是藥王廟古老而有歷史價值的三件鎮廟之寶,成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對象。
藥王廟大殿
藥王廟
藥王廟大殿是一座元代木結構建築,坐北朝南,殿身為長方形,台基平面也呈長方形,月台前有古柏一株,相傳為藥王孫思邈所植。大殿面闊三間約8.54米,進深四架椽約6.44米,殿內用青方磚鋪地。整體為單檐懸山式建築,灰瓦覆頂。正脊覆以琉璃蓋瓦,中有琉璃寶瓶,脊瓦浮雕龍鳳圖案,出檐深遠,施以龍頭鴟吻。瓦當為龍紋瓦當,滴水亦為龍、鳳、蓮花圖案。大殿前檐明間設板門,門楣正面有四枚門簪,中間兩枚正面為八角形,兩側為柿蒂形,兩次間設有欞窗。
藥王廟大殿
大殿屋脊
藥王廟大殿門兩側懸掛著斑駁脫落的對聯:“道合古今隱聖顯凡龍虎伏,德配天地仙風道骨鬼神欽”。
藥王廟大殿內供奉著孫思邈初來山陽行醫,三十出頭時的塑像,天庭飽滿,鬍鬚飛揚。塑像後牆頂端懸掛著匾額“妙應真人”。妙應真人是孫思邈的別稱,孫思邈又稱孫真人。
藥王廟大殿
妙應真人

文物遺存

透靈碑

透靈碑又稱“地天泰”碑。碑高1.23米,寬0.62米,厚0.266米,上下排列有通透方孔、圓孔各一,方孔長寬均為7.6厘米,圓孔直徑8厘米。碑面中間有一白描繡像,頭後有一圓環,應是虛擬的背光,人物身軀微側,身穿鎧甲,手持利器,赤腳立於蓮花台上。碑刻四周陰刻纏枝花紋,碑側及碑陰為原石。透靈碑皸裂崩縫,缺角少棱,殘缺不全。
藥王廟大殿
透靈碑
關於透靈碑有一副對聯:一石無言,顯五行八卦萬物祥瑞氣象;兩孔有靈,融天地陰陽乾坤和諧情結。
透靈碑隱含了《易經·泰卦》的含義:方孔象徵大地、坤、女、陰,陰柔向下而居於上;圓孔象徵蒼天、乾、男、陽,陽剛向上而居於下,人則立於天地之間,承天覆地。所以碑面形成天、地、人“三才”的景象,暗示通靈吉祥,國泰民安。正如孫思邈《千金要方·序》開頭就寫道:“夫清濁剖判,上下攸分,三才肇基,五行俶落,萬物淳樸,無得而稱”。

千頭柏

“千頭柏”在透靈碑北面,獨木成林,相傳孫思邈在此居住行醫時親手種植此樹。千頭柏為普通側柏,樹幹僅1米高,3人合抱不住。樹幹上叉出數枝分枝昂揚向上,故稱“千頭柏”。千頭柏落下的柏籽,已長出數棵柏樹。千頭柏只有一頭長著枝葉,其它枝頭都已枯死。樹幹上懸掛著焦作市園林局和山陽區政府製作的“古樹名木”保護牌。

歷史文化

歷史人物

漢代李貴作村建有廟宇,年久損毀。隋文帝年間,在其遺址上建天仙廟。唐高祖武德二年,孫思邈從家鄉陝西耀縣到此行醫,在天仙廟後結草為廬,挖井取水,種植千頭柏,炮製草藥,治病救人,往返於太行山與王屋山之間。孫思邈自32歲始,長期居住在天仙廟,長達26年,完成了《千金要方》《千金翼方》等書籍初稿。
唐代昭惠王李建臣,常往返於太原至封地楚境內,經常路過此廟,昭惠王就把天仙廟作為行宮,經常和孫思邈攀談交往,感情深厚。在孫思邈隱居之後,昭惠王懷著對孫思邈的思念和仰慕之情,把天仙廟作為正式行宮,以孫思邈草廬為中心實施擴建。擴修了廟宇,加固了藥王井,把孫思邈種的藥草園擴建為行宮花園。由於孫思邈在朝野的影響和他為皇室診病的功績,唐貞觀年間,朝廷在廟內立下了象徵國泰民安的“地天泰碑”即“透靈碑”,以示對孫思邈的崇敬和對時政安穩的見證。孫思邈是唐代昭惠王的救命恩人,孫思邈的“藥王”也是在天仙廟被昭惠王戲封,後受到了唐太宗的認可。為紀念這位偉大的藥王,宋代改昭惠王行宮為藥王廟,並加封“妙應真人敕建藥王廟”。

中醫文化

2005年,焦作李貴作藥王廟被批准為河南省“藥王孫思邈國際中醫藥文化苑”景點。
2013年,藥王廟被批准為“河南省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
藥王廟內空地上,種植板藍根、辛夷、金銀花、菊花等中草藥和杜仲樹、茱萸樹、杏樹等藥材樹。藥王廟逐漸成為人們養生、治病、旅遊、觀光的樂園。
藥王廟後院有國醫館。國醫館內“中國歷代名醫聖像展覽”以烙畫的形式記載了扁鵲、華佗、張仲景、葛洪、皇甫謐等中國歷代名醫的事跡。烙畫的文字清晰,人像真實莊嚴,既記載了名家的創舉時代,又詳細論證了醫學的輝煌成就,具有很高的藝術成分。
新建成的藥王文化展覽館,建築呈八卦形,外牆刻有“孫真人攝養枕中方”。展覽館內的牆壁上,繪製了反映藥王孫思邈成長曆程、學術思想及行醫救困事跡的壁畫,館內的玻璃展櫃內放置了歷代醫學典籍及中草藥標本。

宗教建設

1995年,在當地文物部門、宗教管理部門及道教協會的推動下,在廟內闢地重建了靈霄殿,開放了宗教活動,藥王廟因而成為豫北地區道教活動中心。藥王廟主持為賀宗定,曾任焦作市道教協會會長、焦作市政協常委、河南省道教協會常務副會長、河南省老子學會常務理事、中國道協常務理事等職。
2005年至2008年,藥王廟先後重建了無極殿、三皇殿、慈航宮等宗教建築。正在建設占地1300平米的中醫藥文化展示中心,籌劃成立“道醫理療院”。藥王廟成為一座儒、佛、道三教合一的活動場所。

研究價值

藥王廟大殿的時代蟬聯了宋、金、元、明、清等多個重要時代,且能夠展現文物古蹟自身的發展變化脈絡,文化內涵較為完整。
藥王廟大殿,殿內柱全部減去,是早期建築盛行的做法。鋪作用材較大,結構簡練,做法古樸,保留著較多早期木構建築的特徵證。其中壁內僅施泥道栱一層,其上以層層栱木相疊,枋木之間置散斗,枋正面僅刻出栱的式樣和駝峰、饅頭狀昂嘴等做法,均為金代以前木構建築所習用,壁內施單栱、柱頭枋正面隱刻出駝峰式的作法在河南木構建築中屬首例,殿後檐鋪作使用插昂的作法在河南少見,為第二例,具有較高科學價值。

保護措施

2000年9月,藥王廟被公布為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
2013年3月5日,藥王廟大殿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14年3月2日,焦作市舉行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藥王廟大殿保護標誌碑揭碑儀式,完善文物保護單位“四有”工作。
2017年,焦作市文物局完成了藥王廟大殿安全防範工程和安全預警智慧型監控系統項目招標,以提高文物保護的含金量及文物預防性保護能力和水平。
2019年,山陽區文旅居編製藥王廟防雷消防設施等項目方案,爭取項目資金。
2019年12月20日上午,山陽區文廣旅局聯合區消防大隊在該轄區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藥王廟大殿外,組織開展全區文物保護單位消防安全和實際操作應急演練,以增強“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消防安全意識和提高文物保護單位消防安全的業務水平。

旅遊信息

地理位置

藥王廟大殿位於河南省焦作市山陽區中星街道李貴作村。
藥王廟

交通信息

焦作市內乘坐3路、3路峪河口支線、Z3路旅遊專線到百間房站,步行1.4千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