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物性蕁麻疹

藥物性蕁麻疹

藥物性蕁麻疹的症狀與一般的蕁麻疹大同小異。皮損以風團為主。患處會呈現大小不一的紅斑,較為嚴重的話會連成大片的紅斑,且有體液滲出,出現出血點。皮損的邊緣不是很清晰,一般較難分辨皮損與健康皮膚之間的界線。在症狀好轉之後,皮損通常會很快消失,不留痕跡,但下一次發作,風團又會立刻出現。與其他蕁麻疹一樣,藥物性蕁麻疹也會有一些併發症。常見的有發熱、關節痛、淋巴腫大等。如不及時治療,還有可能導致心、腎等功能的損害。

基本介紹

  • 多發群體:過敏體質的服藥者
  • 常見發病部位:可以是全身,以軀幹最多
  • 常見病因:輸血、接種疫苗或服用藥物
疾病介紹,臨床症狀,疾病特點,治療,預防方法,

疾病介紹

藥物性蕁麻疹是由於輸血、接種疫苗或服用藥物引起。主要常見的藥物有青黴素,血清製品,各種疫苗,痢特靈,磺胺,肼苯噠嗪,阿托品,箭毒,嗎啡,奎寧,阿司匹林,果芸香鹼,罌粟鹼,多粘菌素B,可待因,古柯鹼,肝素等或者某些簡單的化合物如胺、脒的衍生物,吐溫80等引起皮膚出現風團,紅斑稱為藥物性蕁麻疹。屬於過敏性蕁麻疹複合反應。

臨床症狀

藥物性蕁麻疹發病突然,皮損主要以風團(尤其是環形風團)最常見,或有中毒性紅斑,結節性紅斑,還可以伴有發熱,皮疹,關節痛,淋巴結腫大,有明顯的瘙癢等症狀,嚴重時可有心、腎損害。可出現麻疹樣藥疹:散在或密集,紅色針頭至米粒大小斑疹或斑丘疹,對稱分布,可以是全身,以軀幹最多,嚴重時伴發小出血點。猩紅熱樣藥疹:初起時是小片的紅斑,從面,頸,上肢,軀幹向下發展持續2-3天后遍布全身,可以相互融合,伴有面部四肢腫脹,尤其以皮膚褶皺部位及四肢的屈側更明顯。如不及時治療,還有可能導致心、腎等功能的損害.

疾病特點

1.藥物性蕁麻發生於過敏體質的服藥者,不過敏的人不發生反應。
2.皮疹的輕重與藥物的藥理及毒理作用無關,與用藥量有一定的關係,高敏狀態下,即使很小的劑量的藥物也可誘發嚴重的蕁麻疹症狀,如青黴素等。
3.有一定的潛伏期,初次用藥一般約4-20天,多數是一周左右的潛伏期後才出現過敏的皮膚症狀,已致敏者再次用該藥後,數分鐘-24小時內即可發生。
4.皮疹的形態各異,一個人對一種藥物過敏,在不同時期可發生相同或不同類型的蕁麻疹症狀。
5.交叉過敏及多價過敏現象,交叉過敏是指藥疹治癒後,如果再用與致敏藥物化學結構相似,或有共同化學基團的藥物也可誘發藥疹;多價過敏是指在藥疹發生的高敏狀態下,甚至對平時不過敏,與致敏藥物化學結構不同的藥物也可以出現過敏的現象。
6.停用過敏的藥物,糖皮質激素治療常有效。

治療

停用導致過敏的藥物,對症處理已有症狀。例如一般可以給予抗組胺劑,維生素C,鈣劑等。外用可以用爐甘石洗劑,必要時使用激素藥物。個別嚴重的情況需要進行立即搶救。
可以使用飲片改善過敏體質。某些中藥,如首烏、枸杞、人參、黃芪、靈芝、大棗、女貞子、菟絲子、五味子、黃精、淮山藥、黨參、紫草露等,具有抗自由基,進步免疫功能,促進代謝,調節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等多種功能,有明顯的抗過敏作用。

預防方法

藥物性蕁麻疹為醫源性疾病,因此,預防尤為重要。1.用藥前應仔細查看說明書,有明顯的藥物過敏史的患者避免使用這類藥物。
2.套用青黴素,普魯卡因,血清等藥物時,應該必須先皮試,作皮試預備好急救藥品,以應急需。國家規定的皮試液濃度為:青黴素500U/ml,鏈黴素5mg/ml,普魯卡因0.25%,破傷風1:10,用量均為0.1ml。
3.避免亂用藥物,採取安全的給藥途徑,對過敏體質者,儘量選用致敏性較低的藥物,尤其應該注意復發製劑中的已知過敏成分。
4.注意早期反應,如突然出現瘙癢,紅斑,發熱等反應,應停用一切可疑藥物,密切觀察,儘早治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