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書名:藥物安全性評價關鍵技術
- 作者:彭雙清 郝衛東
- 出版社:軍事醫學科學出版社
- 頁數:810頁
- 開本:16
- 品牌:軍事醫學科學出版社
- 外文名:Key Technologies of Drug Safety Evaluation
- 類型:醫學
- 出版日期:2013年10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16303320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藥物安全性評價關鍵技術》可供藥物毒理學研究科技工作者、新藥研發人員、藥學、藥理學、衛生毒理學及其他毒理學領域研究人員、藥政管理部門及其他健康產品相關管理部門人員參考。
作者簡介
彭雙清 博士,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現為軍事醫學科學院疾病預防控制所毒理學評價研究中心主任。1983年獲學士學位、1986年獲碩士學位、1993年獲博士學位。1993~1995年在北京大學預防醫學博士後流動站進行博士後研究工作。1995~1999年任軍事醫學科學院毒物藥物研究所副研究員,軍事毒理學研究室主任。1999~2002年留學美國,在密西根州立大學藥理學毒理學系從事神經毒理學研究。2002年任研究員。2004~2007年任軍事醫學科學院毒物藥物研究所新藥安全評價研究室主任、國家北京藥物安全評價研究中心主任、衛生毒理學教研室主任。多年來一直從事毒理學與藥物安全性評價的研究,研究領城為細胞與分子藥理毒理,重點研究方向為毒理學替代法。先後主持與參與科研課題20餘項,其中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課題、國家“863計畫”項目、國家科技支撐計畫課題、全軍醫藥衛生科研課題等。先後在國內外發表科研論文120餘篇,在Mol Pharnlacol、JPET和Toxic01&ApplPharmacol等國際知名雜誌發表學術論文20多篇。6項科研成果先後獲國家、軍隊科技進步獎。2002年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2004年獲軍隊傑出人才崗位津貼。多年從事藥物毒理學安全性評價和GLP管理工作,主持完成多項藥物安全性評價研究。承擔國家科技部支持的國家藥物安全評價GLP技術平台的建設,負責國家北京藥物安全評價研究中心在2f)(]5年通過國家GLP認證檢查。指導培養博士碩士研究生30多名。任中國毒理學會理事,中國環境誘變劑學會理事,中國毒理學會藥物毒理學與安全性評價專業委員會委員、環境與生態毒理學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軍事毒理學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環境誘變劑學會風險評價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微生物學會微生物毒素專業委員會委員,是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新藥審評審員、醫療器械審評審員,國家環保部新化學品評審專家,是美國毒理學會、美國神經科學會、中國藥理學會等學會的會員,擔任《軍事醫學科學院院刊》、《中國毒理學通訊》、《軍事毒理學通訊》、《毒理學雜誌》、《生態毒理學報》、《食品安全質量檢測技術》等雜誌編委。郝衛東 毒理學教授,博士生導師。1984年畢業於北京醫科大學預防醫學專業,1987年畢業於北京醫科大學研究生院毒理學專業。1990—1991年和1995—1996年在日本岡山大學做特別研究員,1992年在美國加州大學勞倫斯實驗室做研究助理。現任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副院長、學術委員會及教學委員會副主任,毒理學系主任,預防醫學實驗教學中心主任。兼任國際scI雜誌“Enviroil-mencal Toxicology and P}lanTlacology”副主編,《癌變·畸變·突變》雜誌副主編,《中華預防醫學雜誌》、《衛生研究》等雜誌編委,中國環境誘變劑學會秘書長、致突變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國際環境誘變劑學會執委,亞洲環境誘變劑學會執委,中華預防醫學會理事,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理事、環境與健康分會副主任委員,中國毒理學會理事、生化與分子毒理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北京市預防醫學會毒理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全國繼續醫學教育委員會學科組成員,北京市繼續醫學教育委員會學科組成員等。近年來,主持或參加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國家“十五”科技攻關項目、“十一五”科技支撐計畫重大項目、科技部科研基金項目、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和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等科研工作。1997年獲北京市優秀青年教師獎,1998年獲中國環境科學學會首屆青年科技獎,1999年獲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優秀科技工作者獎,2007年獲北京市教育創新標兵稱號。
圖書目錄
第一章藥物安全性評價概述
第一節概述
一、基本概念
二、目的與意義
第二節評價程式與內容
一、安全性評價的階段性
二、藥物發現毒理學
三、法規毒理學研究
第三節規範與技術要求
一、優良實驗室管理規範(GLP)
二、技術指導原則
第四節關鍵技術與發展趨勢
一、關鍵技術與替代模型
二、藥物毒性測試新策略
三、發展趨勢
第二章一般毒性評價
第一節概述
一、概念
二、目的和意義
三、評價策略
第二節評價規範與技術要求
一、國內規範與技術要求
二、國際規範與技術要求
第三節評價要點與原則
一、一般原則要求
二、動物品種的選擇
三、劑量選擇和給藥途徑
第四節一般毒理學評價方法
一、急性毒性試驗/重複給藥篩選試驗
二、重複給藥毒性試驗
第五節生物技術藥物評價要點
第六節實驗方案主要內容
第七節發展趨勢與展望
第三章肝臟毒性評價
第一節概述
第二節毒性表現與作用機制
一、肝臟組織結構與功能
二、肝臟對毒物損傷的易感性
三、藥物肝毒性的類型
四、藥物肝毒性的主要機制
第三節主要評價技術與方法
一、套用整體動物
二、體外評價方法
三、“組學”技術的套用
第四節發展趨勢與展望
第四章心血管毒性評價
第一節概述
第二節心血管的生理學基礎
一、心臟的結構與功能
二、血管的結構與功能
第三節毒性表現與作用機制
一、心臟的毒性表現與作用機制
二、血管的毒性表現與作用機制
第四節心血管毒性評價方法
一、電生理學技術
二、生物標誌物
三、細胞模型
四、動物模型
五、血管毒性評價
第五章光安全性評價
第一節概述
一、概念
二、光安全性評價的意義
第二節評價規範和策略
一、考慮因素
二、評價策略
三、注意事項
第三節光毒性(光刺激性)評價
一、動物模型
二、眼部光毒性評價
三、體外3T3細胞中性紅攝取光毒性試驗
四、人皮膚重建模型
五、活性氧檢測
六、光毒性紅細胞溶血試驗
第四節光變態反應性(光敏性)評價
一、豚鼠模型
二、光—局部淋巴結試驗(photo—local lymph node assay)
第五節光遺傳毒性評價
一、體外光遺傳毒性試驗
二、體內光遺傳毒性試驗
第六節光致癌性評價—SKH1(hr/hr)albino hairless mouse模型
一、原理與意義
二、試驗步驟
第七節發展趨勢與展望
第六章過敏反應評價
第一節概述
一、概念
二、認識過程
第二節過敏反應類型及生物學基礎
一、Ⅰ型過敏反應
二、Ⅱ型過敏反應
三、Ⅲ型過敏反應
四、Ⅳ型過敏反應
五、類過敏反應
六、藥物過敏反應的臨床特點
第三節過敏反應評價的規範要求
第四節體內動物致敏性試驗
一、主動全身過敏試驗(active systemic anaphylaxis,ASA)
二、主動皮膚過敏試驗(active cutaneous anaphylaxis,ACA)
三、被動皮膚過敏試驗(passive cutaneous anaphylaxis,PCA)
四、豚鼠最大化試驗(guinea pig maximization test,GPMT)
五、局部封閉斑貼試驗(buehler test,BT)
六、皮膚劃痕試驗(scratched skin test)
七、開放式表皮試驗(open epicutaneous test)
第五節體內替代皮膚致敏試驗
一、小鼠耳廓腫脹試驗(mouse ear swelling test,MEST)
二、非侵人性小鼠耳廓腫脹試驗(non—invasive mouse ear swelling test)
三、小鼠局部淋巴結試驗(local lymph node assay,LLNA)
四、改良的小鼠局部淋巴結試驗(modified local lymph node assay)
五、胭窩淋巴結免疫細胞試驗(popliteallymph node assay,PLNA)
第六節體外替代致敏性試驗
一、樹突細胞檢測法
二、朗格漢斯細胞檢測法
三、人髓樣白血病細胞系檢測法
四、角質形成細胞檢測法
五、朗格漢斯細胞/樹突樣細胞與T細胞的共培養檢測法
六、朗格漢斯細胞/樹突樣細胞與角質形成細胞共培養檢測法
七、人工表皮/皮膚模型
八、肽反應試驗
九、預測致敏性的QSAR技術
第七節發展趨勢和展望
第七章免疫毒性評價
第一節概述
一、免疫系統概述
二、免疫毒性概念
第二節原則與要求
一、原則
二、免疫毒性評價流程
第三節一般免疫毒性
一、血液學和生物化學
二、大體病理和器官重量
三、組織病理學檢查
四、應激相關改變的解釋
第四節體液免疫毒性
一、空斑形成細胞試驗
二、綿羊紅細胞ELISA試驗
三、鑰孔戚血藍素ELISA試驗
四、TDAR試驗數據的解釋
第五節固有免疫毒性
一、補體活性評價
二、吞噬細胞功能評價
三、自然殺傷細胞活性評價
四、免疫細胞表型檢測
五、淋巴細胞增殖試驗
六、細胞因子檢測
第六節細胞免疫毒性
一、細胞毒性T淋巴細胞試驗
二、遲髮型超敏反應試驗
第七節宿主抵抗力
第八節發育免疫毒性
一、針對發育過程的特殊考慮
二、評價策略
三、評價方法
四、研究設計和說明
第九節總結與展望
一、現狀總結
二、展望
……
第八章生殖發育毒性評價
第九章遺傳毒性評價
第十章致癌性評價
第十一章安全藥理學
第十二章藥物相互作用
第十三章線粒體毒性評價
第十四章毒性病理學技術
第十五章毒性生物標誌物
第十六章細胞三維培養技術
第十七章分子成像技術
第十八章高通量與高內涵篩選技術
第十九章清醒動物遙測技術
第二十章毒理組學技術
第二十一章計算毒理學技術
第二十二章人胚胎幹細胞
第二十三章模式動物斑馬魚
第二十四章21世紀毒性測試策略
第一節概述
一、基本概念
二、目的與意義
第二節評價程式與內容
一、安全性評價的階段性
二、藥物發現毒理學
三、法規毒理學研究
第三節規範與技術要求
一、優良實驗室管理規範(GLP)
二、技術指導原則
第四節關鍵技術與發展趨勢
一、關鍵技術與替代模型
二、藥物毒性測試新策略
三、發展趨勢
第二章一般毒性評價
第一節概述
一、概念
二、目的和意義
三、評價策略
第二節評價規範與技術要求
一、國內規範與技術要求
二、國際規範與技術要求
第三節評價要點與原則
一、一般原則要求
二、動物品種的選擇
三、劑量選擇和給藥途徑
第四節一般毒理學評價方法
一、急性毒性試驗/重複給藥篩選試驗
二、重複給藥毒性試驗
第五節生物技術藥物評價要點
第六節實驗方案主要內容
第七節發展趨勢與展望
第三章肝臟毒性評價
第一節概述
第二節毒性表現與作用機制
一、肝臟組織結構與功能
二、肝臟對毒物損傷的易感性
三、藥物肝毒性的類型
四、藥物肝毒性的主要機制
第三節主要評價技術與方法
一、套用整體動物
二、體外評價方法
三、“組學”技術的套用
第四節發展趨勢與展望
第四章心血管毒性評價
第一節概述
第二節心血管的生理學基礎
一、心臟的結構與功能
二、血管的結構與功能
第三節毒性表現與作用機制
一、心臟的毒性表現與作用機制
二、血管的毒性表現與作用機制
第四節心血管毒性評價方法
一、電生理學技術
二、生物標誌物
三、細胞模型
四、動物模型
五、血管毒性評價
第五章光安全性評價
第一節概述
一、概念
二、光安全性評價的意義
第二節評價規範和策略
一、考慮因素
二、評價策略
三、注意事項
第三節光毒性(光刺激性)評價
一、動物模型
二、眼部光毒性評價
三、體外3T3細胞中性紅攝取光毒性試驗
四、人皮膚重建模型
五、活性氧檢測
六、光毒性紅細胞溶血試驗
第四節光變態反應性(光敏性)評價
一、豚鼠模型
二、光—局部淋巴結試驗(photo—local lymph node assay)
第五節光遺傳毒性評價
一、體外光遺傳毒性試驗
二、體內光遺傳毒性試驗
第六節光致癌性評價—SKH1(hr/hr)albino hairless mouse模型
一、原理與意義
二、試驗步驟
第七節發展趨勢與展望
第六章過敏反應評價
第一節概述
一、概念
二、認識過程
第二節過敏反應類型及生物學基礎
一、Ⅰ型過敏反應
二、Ⅱ型過敏反應
三、Ⅲ型過敏反應
四、Ⅳ型過敏反應
五、類過敏反應
六、藥物過敏反應的臨床特點
第三節過敏反應評價的規範要求
第四節體內動物致敏性試驗
一、主動全身過敏試驗(active systemic anaphylaxis,ASA)
二、主動皮膚過敏試驗(active cutaneous anaphylaxis,ACA)
三、被動皮膚過敏試驗(passive cutaneous anaphylaxis,PCA)
四、豚鼠最大化試驗(guinea pig maximization test,GPMT)
五、局部封閉斑貼試驗(buehler test,BT)
六、皮膚劃痕試驗(scratched skin test)
七、開放式表皮試驗(open epicutaneous test)
第五節體內替代皮膚致敏試驗
一、小鼠耳廓腫脹試驗(mouse ear swelling test,MEST)
二、非侵人性小鼠耳廓腫脹試驗(non—invasive mouse ear swelling test)
三、小鼠局部淋巴結試驗(local lymph node assay,LLNA)
四、改良的小鼠局部淋巴結試驗(modified local lymph node assay)
五、胭窩淋巴結免疫細胞試驗(popliteallymph node assay,PLNA)
第六節體外替代致敏性試驗
一、樹突細胞檢測法
二、朗格漢斯細胞檢測法
三、人髓樣白血病細胞系檢測法
四、角質形成細胞檢測法
五、朗格漢斯細胞/樹突樣細胞與T細胞的共培養檢測法
六、朗格漢斯細胞/樹突樣細胞與角質形成細胞共培養檢測法
七、人工表皮/皮膚模型
八、肽反應試驗
九、預測致敏性的QSAR技術
第七節發展趨勢和展望
第七章免疫毒性評價
第一節概述
一、免疫系統概述
二、免疫毒性概念
第二節原則與要求
一、原則
二、免疫毒性評價流程
第三節一般免疫毒性
一、血液學和生物化學
二、大體病理和器官重量
三、組織病理學檢查
四、應激相關改變的解釋
第四節體液免疫毒性
一、空斑形成細胞試驗
二、綿羊紅細胞ELISA試驗
三、鑰孔戚血藍素ELISA試驗
四、TDAR試驗數據的解釋
第五節固有免疫毒性
一、補體活性評價
二、吞噬細胞功能評價
三、自然殺傷細胞活性評價
四、免疫細胞表型檢測
五、淋巴細胞增殖試驗
六、細胞因子檢測
第六節細胞免疫毒性
一、細胞毒性T淋巴細胞試驗
二、遲髮型超敏反應試驗
第七節宿主抵抗力
第八節發育免疫毒性
一、針對發育過程的特殊考慮
二、評價策略
三、評價方法
四、研究設計和說明
第九節總結與展望
一、現狀總結
二、展望
……
第八章生殖發育毒性評價
第九章遺傳毒性評價
第十章致癌性評價
第十一章安全藥理學
第十二章藥物相互作用
第十三章線粒體毒性評價
第十四章毒性病理學技術
第十五章毒性生物標誌物
第十六章細胞三維培養技術
第十七章分子成像技術
第十八章高通量與高內涵篩選技術
第十九章清醒動物遙測技術
第二十章毒理組學技術
第二十一章計算毒理學技術
第二十二章人胚胎幹細胞
第二十三章模式動物斑馬魚
第二十四章21世紀毒性測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