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源性血小板減少症

藥源性血小板減少症(DITP)是由藥物所致外周血中血小板計數低於正常範圍(<100×109/L)引起以出血為主要表現的疾病。

基本介紹

  • 就診科室:血液病科
  • 常見病因:可由抗菌藥、抗腫瘤藥物和免疫抑制劑等藥物引起。
  • 常見症狀:出血。
  • 傳染性:無
病因,臨床表現,檢查,診斷,治療,

病因

可能引起血小板減少的常見藥物有
①抗菌藥:包括氯黴素、萬古黴素、利奈唑胺、慶大黴素、鏈黴素、青黴素以及頭孢菌素、氟喹諾酮類藥物、磺胺類藥物等。
②抗腫瘤藥物和免疫抑制劑:包括柔紅黴素、多柔比星、環磷醯胺、甲氨蝶呤、環孢素等。
③血小板抑制劑:包括替羅非班、氯吡格雷、阿昔單抗、依替巴肽等。
④抗凝藥物:肝素。
⑤解熱鎮痛藥:包括布洛芬、水楊酸鈉、保泰松、對乙醯氨基酚、阿司匹林等;
⑥抗癲癇藥:包括苯妥英鈉、卡馬西平、丙戊酸鹽等。
⑦中藥製劑:包括穿琥寧注射液、魚腥草注射液、蒼耳子、六神丸、牛黃解毒片等。
1.血小板破壞加速
某些藥物進入人體後,誘導機體產生藥物依賴性抗體,該抗體與血小板表面糖蛋白結合,可引起血小板破壞或通過網狀內皮系統清除血小板。這些藥物包括青黴素、頭孢菌素、奎寧、利福平、磺胺類藥物等。
2.血小板生成減少
某些藥物(如氯黴素、噻嗪類衍生物等)具有抑制巨核細胞生成或對巨核細胞有直接毒性作用。細胞毒藥物(如化療藥)通過骨髓抑制作用,引起血小板可逆性減少。

臨床表現

一般常在用藥後1~2周內發病,可出現瘀點或瘀斑、黏膜出血,出血前可有畏寒、發熱,乏力,全身酸痛、頭痛、腹痛、噁心嘔吐、皮膚瘙癢等,有時出血嚴重性與血小板數量不符,可能因並發血小板功能障礙或毛細血管損傷所致。患者一般無其他症狀及體徵,停藥後多能在一周內痊癒,個別可延至一個月。

檢查

1.血常規
一般表現為單純血小板減少,不伴有貧血、白細胞減少。
2.骨髓塗片細胞學檢查
骨髓塗片示巨核細胞數減少,或增多伴成熟障礙。

診斷

1.有用藥病史,停藥後血小板很快恢復正常,排除其他原因引得的血小板減少。
2.有出血、發熱等症狀。
3.實驗室檢查,血小板計數<100×109/L,骨髓象巨核細胞數減少,或數目正常或增生,同時伴有成熟障礙。

治療

1.立即停用可疑藥物,一般1周內即可恢復。
2.血小板嚴重減少(<10×109/L)和(或)有出血時,可給予血小板輸注,以及每天口服潑尼松1mg/kg/治療。
3.以後避免有關藥物,以免再次引發藥源性血小板減少症復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