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防己,木質藤本,長達4米;塊根條狀,長圓柱形,長達15厘米或更長,直徑3-4(-7)厘米。葉薄革質或紙質,長圓形或卵狀長圓形,稀卵狀披針形。花單生或3-4朵排成總狀花序,生於老莖近基部;蒴果圓柱形。生於海拔500-1000米山坡密林或灌木叢中。塊根藥用。
基本介紹
各地名稱,形態特徵,產地生境,藥用價值,
各地名稱
形態特徵
藤防己,木質藤本,長達4米;塊根條狀,長圓柱形,長達15厘米或更長,直徑3-4(-7)厘米,外表具不規則縱裂及增厚的木栓層,灰黃色或赭黃色,斷麵粉白色;嫩枝平滑或具縱棱,密被褐色長柔毛;莖初直立,以後攀援,基部具縱裂及增厚的木栓層。
葉薄革質或紙質,長圓形或卵狀長圓形,稀卵狀披針形,長6-16厘米,寬3-5.5厘米,頂端短尖或鈍,基部圓形,稀心形,邊全緣,嫩葉上面僅中脈密被長柔毛,其餘被毛較稀疏,以後毛全脫落,下面密被褐色或灰色短柔毛,基出脈3條,與第二對側脈相距較遠,側脈每邊4-6條,網脈兩面均凸起;葉柄長1-4厘米,上面具槽紋,稍扭曲,密被棕褐色長柔毛。
花單生或3-4朵排成總狀花序,生於老莖近基部;花梗長5-7厘米,密被棕色長柔毛,常向下彎垂,近基部具小苞片;小苞片卵狀披針形或鑽形,密被長柔毛,花被管中部急遽彎曲,下部長4-5厘米,直徑1-1.5厘米,彎曲處至檐部較下部短而狹,紫紅色,外面密被褐色茸毛,內面僅近基部被毛,其餘無毛,具明顯隆起的縱脈;檐部盤狀,近圓形,直徑4-6厘米,暗紫色並有黃斑,具明顯的網狀脈紋,外面密被褐色茸毛,內面無毛,邊緣淺3裂,裂片頂端短尖;喉部半圓形,直徑約1厘米,白色;花葯長圓形,成對貼生於合蕊柱近基部,並與其裂片對生;子房圓柱形,長約1.5厘米,6棱,密被褐色茸毛;合蕊柱粗厚,頂端3裂,裂片邊緣外反並具乳頭狀突起。
蒴果圓柱形,長5-10厘米,直徑3-5厘米,6棱;種子卵狀三角形,長5-7毫米,寬3-4毫米,背面平凸狀,邊緣稍隆起,腹面稍凹入、中間具隆起的種脊,褐色。
花期3-5月,果期7-9月。
產地生境
產於廣東(封開、高要)、廣西(容縣、玉林、大瑤山)、貴州(獨山、長順)和雲南(富寧、西雙版納)。
生於海拔500-1000米山坡密林或灌木叢中。
模式標本采自廣東高要鼎湖山。
藥用價值
塊根藥用,性寒、味苦澀,有祛風、行水之功效,主治小便不利、關節腫痛、高血壓、蛇咬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