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牌,指藤製的盾牌。古代作戰時用以遮擋敵方兵刃矢石等的護身武器。圓形,中心突向外,內有上下兩藤環,可容手臂挽入,並有橫木,便於執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藤牌
- 拼音:téng pái
- 注音:ㄊㄥˊ ㄆㄞˊ
- 出處: 《廣陽雜記》卷二
解釋
![清代藤牌兵 清代藤牌兵](/img/5/f48/nBnauYTO4IWYlhzY1ImY1I2MiBTYzQmM1gTOxEmM0QGZyUjM5UDM2EmM2Q2LptWa3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其它相關
![明代南軍藤牌 明代南軍藤牌](/img/d/e1a/cGcq5CZ0gTO3IjM2MjMjhDN1cTYmRmZwQmN2UzLptWa3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明代南軍藤牌兵 明代南軍藤牌兵](/img/0/3cb/nBnaukDMxEWOmlDZmBTM1MGNyETO1UjZ4YDNhNzMjBDM2ImN0IjNmNjNhZzLptWa3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藤牌,指藤製的盾牌。古代作戰時用以遮擋敵方兵刃矢石等的護身武器。圓形,中心突向外,內有上下兩藤環,可容手臂挽入,並有橫木,便於執持。
藤牌,指藤製的盾牌。古代作戰時用以遮擋敵方兵刃矢石等的護身武器。圓形,中心突向外,內有上下兩藤環,可容手臂挽入,並有橫木,便於執持。...
藤牌兵興起於明朝中期的抗倭戰爭,由清代名將林興珠發揚光大,此後一直為清軍特種部隊,戰功卓著,對維護祖國疆域功不可沒。...
藤牌陣是中國北方僅存的一種古代兵法實戰技術,自明至今已歷經數百年的歷史。如今僅存於中國河北省沙河市十里舖村,當地人稱之為"打藤牌"。沙河藤牌陣歷史悠久,在...
虎衣藤牌兵資料1 編輯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冬,康熙帝在北京景山召見林興珠,當談及“火器之利,因問所以御之者”時,興珠回答說:“惟滾被為第一。”康熙問...
藤牌操是浙江省的地方傳統舞蹈。由明代抗倭名將戚繼光曾以藤牌操訓練士兵,後衍變為舞,在民間廣為流傳。藤牌操也稱“藤牌舞”。...
陣式藤牌功班舞以藤牌為主,進行不同類型的陣勢轉換,突出舞蹈的顛排結構的藝術形式,一種集軍事訓練、武術對抗、打擊樂等於一體的綜合性民間武術表演藝術樣式,是古代...
清鄭軍藤牌文物介紹 編輯 此展品為清代文物。直徑84厘米,高18厘米。圓形藤製兵器,醬色,略有光澤。通體藤條盤結,層層以藤皮編結成間格網紋,中部逐漸如笠狀隆起,...
邢台藤牌戰陣文化(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 藤牌陣法是邢台市獨有的、我國北方僅存的一種古代兵法實戰陣法技術·...
在現存東西方向的成方街南側,曾有南北方向的小胡同藤牌營和大門巷,其南為東西向的臥佛寺街。...
蠻刀藤牌式樣特別。刀為兩尺左右,一面刃,尖如柳葉,護柄有鋼條護拳面。藤牌為深山青紅藤編制,用桐油浸晾乾再塗生漆,形似篩籮,裡面接兩個環,供手穿握。表演...
盾牌按製作材料的不同又可分為木牌、竹牌、藤牌、革牌、銅牌、鐵牌等。其中用木和革製作盾牌的歷史最長,套用也最普遍。商周時期,盾多用於車戰和步戰,用木、...
九長九短中不列遠射兵器的弓矢和防禦武器的牌或藤牌,這是近代武師一般不習弓矢,只教套路的反映。第4種說法,近代戲曲界有人認為是刀、槍、劍、戟、 斧、鉞、...
藤牌呈圓形,內以大藤為骨架,再用藤條編制而成,具有體輕堅韌等特點。 盾牌實物圖冊(6張) 盾牌鳶形盾牌 鳶形盾牌(Kite-shaped shield) 呈一個類似於捲筒冰激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