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漆(學名:Pegia nitida)又名利黃藤、追風藤,漆樹科藤漆屬攀援狀木質藤本,小枝紫褐色,具條紋,密被黃色絨毛。奇數羽狀複葉互生,長20—40厘米,葉軸和葉柄圓柱形,密被黃色絨毛,有小葉4-7對;小葉對生,膜質至薄紙質,卵形或卵狀橢圓形,長4-11厘米,寬2-4.5厘米,先端短漸尖或急尖,產雲南〔西南至東南部)、貴州(冊亨)、廣西(平果、田林);生於海拔(240-) 500-1750米的溝谷林中。分布於尼泊爾、錫金、印度、緬甸和泰國。
(概述圖參考:中國植物志)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藤漆
- 拉丁學名:Pegia nitida Colobr.
- 別稱:利黃藤、追風藤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 綱:雙子葉植物綱
- 目:傘形目
- 科:漆樹科
- 屬:藤漆屬
- 種:藤漆
- 分布區域:產雲南〔西南至東南部)、貴州(冊亨)、廣西(平果、田林)
形態特徵,分布範圍,主要價植,
形態特徵
攀援狀木質藤本,小枝紫褐色,具條紋,密被黃色絨毛。奇數羽狀複葉互生,長20—40厘米,葉軸和葉柄圓柱形,密被黃色絨毛,有小葉4—7對;小葉對生,膜質至薄紙質,卵形或卵狀橢圓形,長4—11厘米,寬2—4.5厘米,先端短漸尖或急尖,基部略偏斜,心形或近心形,上半部常具鈍齒,稀全緣或全部具齒,葉面乾後常帶褐色,除中脈上密被黃色微柔毛外,其餘疏被毛或近無毛,具白色細小乳突體,葉背通常沿中脈、側脈和細脈上疏被黃色平伏柔毛,脈腋被黃色簇毛,側脈6—8對,兩面突起,網脈在葉背明顯突起;小葉柄短,長2—3毫米,密被黃色絨毛。圓錐花序頂生或腋生,比葉長,長20—35厘米,稀達45厘米,密被黃色絨毛,分枝疏散,最下部分枝長10-15厘米;花小,白色;小苞片鑽形,長約1毫米,被柔毛;花柄纖細,長約1.5毫米,無毛;花萼5裂,裂片狹三角形,長約0.8毫米,無毛;花瓣5,長卵形,長約1.5毫米,寬約0.7毫米,先端急尖,無毛;雄蕊10,花絲鑽形,無毛,花葯小,卵圓形,比花絲短;花盤10裂,無毛;子房卵圓形,徑約1毫米,無毛,花柱5,分離,側生,近圓錐形,長約0.5毫米,無毛。核果橢圓形,偏斜,略壓扁,長約10毫米,寬約8毫米,成熟時黑色,中果皮肉質,為紅色膠狀粘液所充滿,內果皮殼質,薄;種子1,長圓形,壓扁,長約8毫米,寬約4毫米。
分布範圍
產雲南〔西南至東南部)、貴州(冊亨)、廣西(平果、田林);生於海拔(240-) 500-1750米的溝谷林中。分布於尼泊爾、錫金、印度、緬甸和泰國。
主要價植
藥用
全株:通經,驅蟲,鎮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