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背景
2014年12月,
中國人民大學丁方教授發起成立“
中國人民大學文藝復興研究院”,作為國內針對文藝復興研究領域的科研平台。研究院以中西方文藝復興的歷史、宗教、哲學,以及各藝術門類作為研究範疇,於2014年提出“
東方文藝復興”理論為基礎,提出新學科“藝術技術學”,以解決“一帶一路”物質文化遺產的鑑定/保存/修復/轉移/創化系列問題。
學科概述
“藝術技術學”指通過“藝術+科學”的創新思維及模式,能夠追溯歷史文脈的共通點,返古開新,將傳統文化優秀基因進行有序地傳承,並達到當代的創造性創新轉化的新學科。
“藝術技術學”是一門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的
新型學科,具有典型的
跨學科、平台型學科的特徵,如綜合大學藝術教育的裝備系統提升、舊式博物館業態更新、文旅產業的內容打造、深度文化科技創新等方面。它作為國際前沿學科“技術藝術史”的延伸,由中文習慣稱為“藝術技術學”或“技術藝術學”。
研究思路
“藝術技術學”作為
一流學科建設的研究對象,是一個具有歷史文化考量的深思熟慮抉擇,它是從一個大歷史的視角系統地闡釋自“軸心時代”以來,藝術與科學相互跨界融合發展的歷史規律;同時從材質物料、語言符號、美學價值、精神意蘊四個層面來分析藝術作品。該分析對應著以下四個研究領域——技術藝術史、圖像學、
社會學、
美學,它們各自都應打開自己的邊界互補交融,並形成“互為糾正”的原則。例如,圖像學在語言形式分析的基礎上應強調向
風格學、社會學、
心理學領域的滲透;社會學應該對L.F.沃德“作為研究人類成績或文化的科學”的觀點予以突出;主張科技實證特徵的“技術藝術史”恰恰要發揮其打通
藝術學、美學、社會學、
歷史學、
物理學等各門類的作用;美學則應從原有的“對美的本質及其意義的研究為主題的學科”,回歸到超驗信仰的層面——即神學美學,如此才能將藝術與科學發揮到人類智慧的最高層級。通過以上交匯互融最終形成一套邊界清晰、對象明確的藝術作品闡釋方法,這也是“藝術技術學”的完整涵義。
學科定位
該學科定位是“藝術”與“科學”兩者的有機融匯、完美結合,同時它肩負著將“設計學”下的二級學科“藝術與科技”提升到一個新高度的使命。
研究對象
該學科的研究對象是一帶一路物質文化遺產的保存/修復/轉移/創化問題,其目的是為新型國際藝術文旅研習產業提供內容。
研究方向
1.文物、藝術品鑑證
“文物/藝術品鑑證”,是專門針對文物及藝術品的鑑證/溯源/評估的前沿科技研發,也是當下文化科技創新的方法論研究,由兩個部分組成:其一,“六位一體”藝術品鑑證質量溯源體系;其二,完成東方傳統藝術工匠技藝精髓與現代高科技的整合.
2.整體修復學
“整體修復”,是指文化物質遺產保存修復與轉移創化的綜合跨界形態。
3.藝術品金融與法律
“藝術品金融與法律”是圍繞藝術市場主體所進行的藝術價值轉化、資金融通、信用系統及相關法務治理等複合型領域,本質是藝術品財富管理模式的探索。
4.非遺技術學
將非遺技術與物質文化遺產保存修復兩個領域打通,並上升到“藝術技術學”學科建設層面,主要目標是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習工程提供內容。
5.體驗空間設計
作為一門專門研究新世紀人類對空間/時間體驗需求的學科,是整體修復理念的認識論與全感官體驗的方法論的有機結合。
6.全媒體藝術
是指以“數位化媒介”、“新材質媒介”為主的多媒介載體來進行觀念與情感表達的綜合藝術。
方法論
“藝術技術學”運用高度立體交叉的
跨學科研究方法,同時從材質物料、語言符號、價值涵義、精神意蘊四個層面來分析藝術作品;並對應著以下四個研究領域——技術藝術史、圖像學、社會學、美學。它們在各自打開邊界的基礎上互補交融並形成“互為糾正”的原則。例如,圖像學在語言形式分析的基礎上應強調向風格學、社會學、心理學領域的滲透;社會學應該對L.F.沃德“作為研究人類成績或文化的科學”的觀點予以突出;主張科技實證特徵的“技術藝術史”恰恰要發揮其打通美學、社會學、風格學、歷史學以及物理學各門類的作用;美學則應從原有的“對美的本質及其意義的研究為主題的學科”,回歸到神學美學,如此才能將藝術與科學發揮到人類智慧的最高層級,從而形成一套邊界清晰、行之有效的“藝術技術學”方法論。
實踐方向
“藝術技術學”是一門理論結合實踐的
新型學科,具有典型的跨界特徵。它可運用到非遺傳承整體文化空間營造、綜合大學藝術教育裝備系統提升、舊式博物館業態更新、文旅產業內容編制、深度文化科技創新等方面。
相關思考問題
1.本文關注的重點是“藝術”與“科學”兩者的完美結合,它作為人類文明未來發展方向,怎樣給予“藝術技術學”學科建設以指導,以及“藝術技術學”的基本定義、研究方向、細分原則、邏輯關聯、學以致用等。
2.“藝術技術學”的定義不僅需要詳細闡釋,而且需要對各個研究方向的內在關聯進行富有邏輯性的描述,如此方能保證這一新建學科的權威性、國際性與實用性。
3.“藝術技術學”下設有六個研究方向,首先是“藝術品鑑證/溯源”。該研究方向是科學的體現,“鑑證”必須運用儀器設備方才得出數據(顯微結構與高清圖像),“溯源”則由於有審美意識的介入而與藝術掛鈎。可總結為“科學提攜藝術”。
4.第二個研究方向是“體驗空間設計”,這裡強調想像力與創造力的結合運用,既基於人的感受性,又予以極大提升,其中包含對人性的整體修復理念,以及與全感官體驗技術手段的有機結合。可總結為“藝術引領科技”。
5.第三個研究方向是“整體修復學”,這個研究方向強調的是藝術想像力與手工修復技藝的有機融合,因此可總結為“藝術與真善美”。
6.第四個研究方向是“非遺技術學”,強調的是在整體修復過程中,將非遺技術從不系統的經驗傳授變成系統的知識體系,進而納入學科建設之中。此方面可總結為“知識整合技藝”。
7.第五個研究方向是“全媒體藝術”,和強調的是從原來的經驗傳授層面提升到學科建設層面,此方面可總結為“科技服務藝術”。
8.第六個研究方向是“藝術品與金融法律”,是圍繞藝術市場主體所進行的藝術價值轉化、資金融通、信用系統及相關法務治理等複合型領域。強調的是社會科學介入藝術品價值評估,探索最好的藝術品財富管理模式。可總結為“跨界融合創新”。
9.總體來看,“藝術技術學”強調的是藝術對技術的引領,向藝術與科學完美融合的境界進發;因此,“藝術技術學”不僅是通往藝術與科學的重要途徑,而且可成為未來設立“藝術與科學” 學科門類下的
一級學科。
10.論文第三章“套用探索”,其首要的套用探索對象就是“文化品牌評測技術文化部重點實驗室”,它的建設與完善對“藝術技術學”一流學科建設具有引領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