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想怎樣?》一書由 (德) 基特爾/(德) 賽蘭特所著,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發行。
基本介紹
- 書名:藝術想怎樣?
- 作者: (德) 基特爾/(德) 賽蘭特
- ISBN:9787532152780
- 頁數:232
- 定價:45
- 出版社:上海文藝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4-10-20
- 裝幀:精裝
出版信息,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目錄,叢書信息,
出版信息
作者: (德) 基特爾/(德) 賽蘭特
出版社: 上海文藝出版社
原作名: WAS WILL KUNST?
譯者: 王師
出版年: 2014-10-20
頁數: 232
定價: 45
裝幀: 精裝
叢書:新視野人文叢書
ISBN: 9787532152780
出版社: 上海文藝出版社
原作名: WAS WILL KUNST?
譯者: 王師
出版年: 2014-10-20
頁數: 232
定價: 45
裝幀: 精裝
叢書:新視野人文叢書
ISBN: 9787532152780
內容簡介
為什麼會有藝術?
什麼是藝術,什麼不是?
藝術與生活真的勢同水火嗎?
怎樣評判藝術作品的好壞優劣?
為什麼人們總是在藝術上爭論不休?
19個主題,串起3萬年藝術史,深入解說經典作品
“我們想讓年輕的讀者們都能很好地讀懂這本書。與大多數藝術史書籍不同,本書不會是枯燥的藝術史實堆砌。”
在西班牙的巴帕羅岩洞中,考古學家發現了五千多塊布滿雕刻和圖畫的石板,最古石板與最新石板之間相差近萬年。宗教習俗與藝術的結合,使人們第一次認識到:世界要比我們眼耳所及的部分更加深遠廣袤。
為何20世紀初,原始人的藝術會引發人們的強烈興趣?近代的毀像運動是出於神意還是瘋狂?藝術家的角色是如何從古代的工匠化身為現代的半神?藝術的使命與作用,從教廷到宮廷再到市場這一路上有過怎樣的轉變?藝術的自身語法裡諸種形式間有過怎樣的競爭,進而產生不同的藝術風格?藝術批評在藝術史中占據著什麼樣的位置?
德國藝術暢銷書作家基特爾和塞蘭特通過十九個主題一一探討這些問題。藝術創作上的爭議由來已久,千百年來眾口喧騰,它們往往變得極富戲劇性,甚至發展到兵戎相見程度。本書所要呈現的,就是這樣一部充滿著論爭的藝術史。
作者簡介
作者
施特恩. T. 基特爾(Steen T. Kittl),1969年生,德國藝術暢銷書作者、視覺藝術與藝術史研究者、廣告藝術總監。
克里斯蒂安·塞蘭特(Christian Saehrendt),1968年生,德國藝術暢銷書作者、藝術史研究者、時事評論家。
兩人另合著有《看懂了!超簡單有趣的現代藝術指南》、《我聽懂了!》。
譯者
王師,華東師範大學哲學博士,本科就讀於同濟大學建築系,譯有《古希臘政治的起源》、《哲人的無知》。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露西與畢卡索:歷史的界限
第二章 圖像的使命
第三章 “上帝……和我”:藝術家的角色
第四章 居於藝術中心的人類
第五章 從工匠到半神
第六章 瘋狂抑或神意?
第七章 傳統與革新的交替
第一章 露西與畢卡索:歷史的界限
第二章 圖像的使命
第三章 “上帝……和我”:藝術家的角色
第四章 居於藝術中心的人類
第五章 從工匠到半神
第六章 瘋狂抑或神意?
第七章 傳統與革新的交替
第八章 巴洛克時期的藝術家生活:約束與自由之間
第九章 尼德蘭的藝術工廠
第十章 色彩與形式之爭
第十一章 從革命宣傳家到獨裁者的御用畫師
第十二章 思鄉、懷遠與厭世:浪漫主義的興起
第十三章 藝術家對市場的新依賴
第十四章 現實主義:新在何處?
第十五章 美在光線中
第十六章 藝術不再是對物質世界的毫無生氣的摹仿
第十七章 藝術之爭本身也是藝術
第十八章 從黑方到紅旗
第十九章 全面的先鋒派
結語:毀滅與創新
藝術家生平述略
第九章 尼德蘭的藝術工廠
第十章 色彩與形式之爭
第十一章 從革命宣傳家到獨裁者的御用畫師
第十二章 思鄉、懷遠與厭世:浪漫主義的興起
第十三章 藝術家對市場的新依賴
第十四章 現實主義:新在何處?
第十五章 美在光線中
第十六章 藝術不再是對物質世界的毫無生氣的摹仿
第十七章 藝術之爭本身也是藝術
第十八章 從黑方到紅旗
第十九章 全面的先鋒派
結語:毀滅與創新
藝術家生平述略
叢書信息
新視野人文叢書 (共11冊), 這套叢書還有 《卑微的套套》,《痴愚百科全書》,《日常激情》,《地獄為什麼充滿硫黃的臭味》,《禮貌史》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