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要忠於自己》為獨立學者,藝術家靈遁者的散文作品。
藝術家要忠於自己
——靈遁者
藝術家的作品可能最終不屬於藝術家本人,但藝術家還是要忠於自己的。只有忠於自己的藝術家,才能保持本真,才敢表達出自己的觀點。這是個偉大的時代,但並不是說就能誕生很多偉大的藝術家。
很多人說特別喜歡民國時期,因為那是個大師輩出的年代;再往前,還有人喜歡春秋戰國百家爭鳴時期,那也是一個聖人輩出的時代。無論是民國時期,還是春秋戰國時期,都處在了社會急劇變化,需要變革,每個人都像是站到了一個承上啟下的“矛盾點”處,有人意識到了這點,就勇敢地跳出來了。
現在的社會發展,比以往任何一個時代發展都要快。對於藝術家而言,更應該是這樣的。你要勇敢地呈現出階梯式的跳躍,甚至是非線性式地創作。這個時代,再不是100年前那個時代了。所有的臨摹,基礎,創作方式,構思方式……是不是還適合這個時代,是不是也還適合你。就是你要思考的內容。
就像標題寫的那樣,藝術家要忠於自己,如果你認為這些是適合你的,那么你就享受這些,用這些作為工具去創作藝術。但我其實並不希望,你一直享受固定的“美食”。
我看到過這樣一個故事。一個青年去拜訪畫家門采爾,問道:“為什麼我畫一幅畫只需一天功夫,可賣掉它卻需整整一年”門采爾回答道:“請你倒過來試試,要是你花一年功夫畫一幅畫,興許一天就能賣掉。”青年這樣去做了,後來事實果然如此。
要求學生根據這個故事寫一篇作文。很明顯這個作文的立意,是要強調付出和收穫是成正比的。但是我真怕很多學生寫了這篇作文後,長大也這樣去做了。我指的是他真的花了1年時間去畫了一幅畫。我不希望有學生這樣去做,尤其是從事藝術行業的學生。
門采爾本人這樣說,但他絕不會用1年去畫一幅畫。門采爾一生為世界留下約7000餘幅素描作品和80餘本素描,速寫集。還有大量油畫和版畫作品。所以他被認為是德國十九世紀成就最大的畫家。
這樣一個優秀的畫家,肯定有很多人會說他是繪畫天才。但事實不是這樣。門采爾17歲時父親去世,他繼承了石版印刷作坊,開始獨立為一些畫冊、請柬、選單等繪製和印刷插圖。這樣的工作不能滿足門采爾對藝術的追求,為了深造,他18歲時考入柏林美術學院,然而僅僅學習了6個月就被學校以“缺乏天資,不可造就”為理由勸退。
永遠不要以天賦不足來嚇唬自己。門采爾通過自己的勤奮和努力,創作了大量作品。70歲時候被聘為柏林大學校長。如果門采爾聽了學校的話:“你缺乏繪畫天資,不是這塊料。”那么還會有偉大的門采爾嗎?
所以藝術家要忠於自己,忠於自己的熱愛。你熱愛畫畫,無論別人怎么說,你都要去畫。門采爾和那個年輕畫家說的話,其實就應該這樣去理解。理解為畫畫需要耐心和勤奮,就足夠了。
而寫作文的孩子,不一定有這個認識。長大後,真的用1年去畫了一幅畫。
對於藝術而言,本身就不是以邏輯定勝負的。那么有爭議,大多數時候反而是好事。畢卡索,梵谷,吳冠中,趙無極……一開始的創作都是有爭議的。當你害怕爭議的時候,你如果摒棄自己的“特點”,你就會淪為“沉默的大多數人”。別人一般是這樣畫眼睛的,我也這樣畫;別人一般是這樣調色的,我也這樣調……這樣大家都差不多,誰還會指責我呢?
這時候你已經不再忠於自己了,而是在忠於市場,忠於規則,忠於常識,忠於別人的眼睛和言論了。在你的作品裡已經沒有了你的靈魂,連方向也看不見了。
像孩子一樣畫畫,一定是一句褒義的話。藝術品不是工藝品,文學作品不是流水賬……你不被人喜歡的原因,很可能是,你不是“藝術品。”堅持自己,其實不需要理由,因為人生是自己的。你堅持自己,就是一件難能可貴的事情。堅持不一定成功,就像梵谷,卡夫卡等人,作品風格都鮮明吧,但活著的時候無人賞識。這不是藝術家本人的錯,而是觀賞者還沉浸在過去。
我前幾日畫了一幅小作品,畫面是一個外星人被限制在狹小的空間,表情讓人揪心。隨便想的,隨手畫的,我不在乎外星人的美醜。我相信人類在浩瀚的宇宙中,不是唯一的文明。有一天我們會遇到一個外星人。不知道我有生之年可以見到嗎?
你會期待看到和聽到更多神奇的東西,譬如引力波,黑洞這些辭彙。當你沒有意識到你是有多幸運才能見到這些辭彙的時候,你還沉浸在過去。那么在你的“作品”里,這些美的“顏色”就無法體現出來。
還是那句話,時光荏苒任荏苒,我心依舊仍依舊。永葆赤子之心,以自己為圓心,時間和他人,他物都是圓心周圍的坐標。這時候以坐標為工具,走到哪裡,都不會迷失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