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林拓荒廣記:王樹村文集(上下)》主要內容:王樹村先生是學界公認的中國民間美術研究大家。近代以降,西湖洶湧,戰亂頻仍,政治運動不息,中國傳統藝術,尤其原生態民間文化遺產經受了嚴峻的考驗。正是在這樣艱難的處境下,一批有識之士懷著對祖國文化的高度責任心和強烈的使命感,力挽狂瀾,日夜守護著這片園地,於寂寞中默默奉獻自己的生命,實現著自己的價值。王樹村先生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一生與中國傳統民間美術結緣,傾畢生心血與精力,搶救收藏作品萬餘件,在浩如煙海的資料中整理爬梳,研究考證,出版專著六十餘部,受到海內外同行高度評價。
基本介紹
- 書名:藝林拓荒廣記:王樹村文集
- 出版社:天津楊柳青畫社
- 頁數:972頁
- 開本:16
- 品牌:天津楊柳青畫社
- 作者:王樹村 劉建超
- 出版日期:2008年6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807382218, 780738221X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文摘,後記,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藝林拓荒廣記:王樹村文集(上下)》是中國最權威的民間藝術研究專著。
近代以降,西湖洶湧,戰亂頻仍,政治運動不息,中國傳統藝術,尤其原生態民間文化遺產經受了嚴峻的考驗。正是在這樣艱難的處境下,一批有識之士懷著對祖國文化的高度責任心和強烈的使命感,力挽狂瀾,日夜守護著這片園地,於寂寞中默默奉獻自己的生命,實現著自己的價值。
近代以降,西湖洶湧,戰亂頻仍,政治運動不息,中國傳統藝術,尤其原生態民間文化遺產經受了嚴峻的考驗。正是在這樣艱難的處境下,一批有識之士懷著對祖國文化的高度責任心和強烈的使命感,力挽狂瀾,日夜守護著這片園地,於寂寞中默默奉獻自己的生命,實現著自己的價值。
作者簡介
王樹村,1923年生,天津人,漢族。美術史家。筆名古柳村。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研究所研究員。自幼喜愛民間美術,收集有大量的年畫、泥人、剪紙等民間藝術資料。長期致力於民間美術的收集和研究,在國內創立了民間美術學科,出版有四十餘種有關專著,如(中國美術全集)民間年畫卷、石刻線畫卷。《中國民間美術全集》繪畫卷,《中國現代美術全集》年畫卷,《中國年畫史》,《中國年畫史圖錄》,《中國民間面訣》,《中國楊柳肯木版年畫》等等並有多部著作在海外印行。發表學術文章百餘篇。
文摘
北宋時期,名列王侯貴戚,官至定州觀察使的駙馬都尉王詵。,卻是一個“嘗與寒土角平居,攘去膏梁遠黜聲色。”而酷嗜丹青藝術的畫家。從歷代有關他的傳記事略來看,他的為人慷爽犖落,所結識多是如米芾、蘇軾、黃庭堅等,對其詩文書畫藝能有所裨益者,他的藝術成就,恰如夏文彥《圖繪寶鑑》的評定:“師唐李將軍,不古不今,自成一家”。所以歷代一些書畫論著中,嘗列載有關他的畫記、畫跋和他的作品評述,而著名的書畫鑑賞家們,也都把他的書畫詩詞視為珍品。此外,王詵自己家中也曾是“錦囊犀軸堆象床,文筆連幅翻雲光”。地蒐集了許多古代書畫名跡。由此可知,不僅畫家王詵本人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文化遺產,而且當時他也很注意上代名貴書畫的整理和保存。今年適逢其誕生九百二十五周年,關於他和他的作品,現作一初步介紹。
王詵字晉卿,生於宋仁宗景祐三年(1038年),本籍山西太原,後遷入京都又為開封人。他自幼天資聰敏,好讀書,過目不忘。及長,諸子百家、詩文書畫外,琴棋笙樂、百工技藝亦無不通曉。當時的翰林學士鄭獬,見到王詵送來的文章,不覺搓手嘆日:“子所為文,落筆有奇語,異日必有成耳”。。不久,被英宗(趙曙)之女蜀國公主看中,英宗卒,神宗(趙頊)就把蜀國大長公主嫁給他,照例獲得了“駙馬都尉”銜,並受命為利州防禦使。,這時他已年過三十歲了。此前,當他二十餘歲的時候,曾畫過一幅山水《水石雲林圖》,也曾為戒壇院佛閣作過碑版書,並嘗作樂府長短句,這些都被當時號稱“蘇黃四學士”之一的黃山谷得見,黃譽為:“王晉卿畫《水石雲林))縹緲風塵之外,他日當不愧小李將軍;其作樂府長短句,踸踔而清麗幽遠,在江南諸賢季孟之間;近見其戒壇院佛閣碑,文句與筆畫皆頓進,所謂後生可畏者乎”。可見當時他的書、畫、詩三者都已相當成熟了。
王詵字晉卿,生於宋仁宗景祐三年(1038年),本籍山西太原,後遷入京都又為開封人。他自幼天資聰敏,好讀書,過目不忘。及長,諸子百家、詩文書畫外,琴棋笙樂、百工技藝亦無不通曉。當時的翰林學士鄭獬,見到王詵送來的文章,不覺搓手嘆日:“子所為文,落筆有奇語,異日必有成耳”。。不久,被英宗(趙曙)之女蜀國公主看中,英宗卒,神宗(趙頊)就把蜀國大長公主嫁給他,照例獲得了“駙馬都尉”銜,並受命為利州防禦使。,這時他已年過三十歲了。此前,當他二十餘歲的時候,曾畫過一幅山水《水石雲林圖》,也曾為戒壇院佛閣作過碑版書,並嘗作樂府長短句,這些都被當時號稱“蘇黃四學士”之一的黃山谷得見,黃譽為:“王晉卿畫《水石雲林))縹緲風塵之外,他日當不愧小李將軍;其作樂府長短句,踸踔而清麗幽遠,在江南諸賢季孟之間;近見其戒壇院佛閣碑,文句與筆畫皆頓進,所謂後生可畏者乎”。可見當時他的書、畫、詩三者都已相當成熟了。
後記
“少年求知己,老人憶舊事。”此乃人之常情。生於民國十二年舊社會的我,撫今追憶往事,一生只知仰慕先賢,潔身愛國,勤耕終身,何嘗想過出本文集,供眾評說?
學齡時代,國難當頭民族垂危,故所受教育是:“鴉片戰爭”、“五卅慘難”,“台灣甘蔗甜如蜜,痛我國民不忍吃”……臥薪嘗膽之課本。同時,目賭“九一八事變”,漢奸殷汝耕組織日偽“冀東防共自治政府”及至“七七事變”,日寇欲全面吞併中國的戰爭。所以自幼心靈上深刻著“毋忘吲恥”的印痕,沒有什麼階級之烙印。
青年時代,身陷日寇鐵蹄下的楊柳青農村。負戈抗敵無望,眼見日偽政府蒐集家鄉木版年畫及民間藝術品類運走,並出版了《滿洲之民藝》、《支那版畫叢考》、《中國刺繡圖案》等,深感祖國文化藝術皆由敵國整理出版,且日寇以偽滿字樣,豈不可恥由此收集民間美術資料,立志出書,藉以雪恥報國。那時談何容易,日本帝國投降後,國內戰爭起,炮火由北往南,網年過後,終於除了台灣外,全國解放,繼而成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但國家仍未統一。
學齡時代,國難當頭民族垂危,故所受教育是:“鴉片戰爭”、“五卅慘難”,“台灣甘蔗甜如蜜,痛我國民不忍吃”……臥薪嘗膽之課本。同時,目賭“九一八事變”,漢奸殷汝耕組織日偽“冀東防共自治政府”及至“七七事變”,日寇欲全面吞併中國的戰爭。所以自幼心靈上深刻著“毋忘吲恥”的印痕,沒有什麼階級之烙印。
青年時代,身陷日寇鐵蹄下的楊柳青農村。負戈抗敵無望,眼見日偽政府蒐集家鄉木版年畫及民間藝術品類運走,並出版了《滿洲之民藝》、《支那版畫叢考》、《中國刺繡圖案》等,深感祖國文化藝術皆由敵國整理出版,且日寇以偽滿字樣,豈不可恥由此收集民間美術資料,立志出書,藉以雪恥報國。那時談何容易,日本帝國投降後,國內戰爭起,炮火由北往南,網年過後,終於除了台灣外,全國解放,繼而成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但國家仍未統一。
序言
王樹村先生是學界公認的中國民間美術研究大家。作為一位民間藝術的愛好者,多年來,我一直關注他的研究成果,為他驕傲,乃他鼓勁。
近代以降,西湖海洶湧,戰亂頻仍,政治運動不息,中國傳統藝術,尤其原生態民間文化遺產經受了嚴峻的考驗。正是在這樣艱難的處境下,一批有識之士懷著對祖國義化的高度責任心和強烈的使命感,力挽狂瀾,日夜守護著這片園地,於寂寞中默默奉獻自己的生命,實現著自己的價值。下樹村先生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一生與中國傳統民間美術結緣,傾畢生心血與精力,搶救收藏作品萬餘件,在浩如煙海的資料中整理爬梳,研究考證,出版專著六十餘部,受到海內外同行高度評價。
這套《樹村文集》,集作者六十年民間美術研究成果之精華,其價值之高,毋需我多說。付梓之際,謹表祝賀。
近代以降,西湖海洶湧,戰亂頻仍,政治運動不息,中國傳統藝術,尤其原生態民間文化遺產經受了嚴峻的考驗。正是在這樣艱難的處境下,一批有識之士懷著對祖國義化的高度責任心和強烈的使命感,力挽狂瀾,日夜守護著這片園地,於寂寞中默默奉獻自己的生命,實現著自己的價值。下樹村先生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一生與中國傳統民間美術結緣,傾畢生心血與精力,搶救收藏作品萬餘件,在浩如煙海的資料中整理爬梳,研究考證,出版專著六十餘部,受到海內外同行高度評價。
這套《樹村文集》,集作者六十年民間美術研究成果之精華,其價值之高,毋需我多說。付梓之際,謹表祝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