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鮡骨(中藥材)

藏鮡骨(中藥材)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藏鮡的骨頭,藥材 ,春、秋季捕撈。捕後,除去內臟,洗淨,去肉取骨,曬乾。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藏鮡骨
  • 外文名:Drymoglossum bone
  • 拼音名:Cánɡ Zhào Gǔ
  • 類型:藥材
  • 性味: 甘、鹹;平
  • 功能主治: 主消化不良;水腫
【拼音名】 Cánɡ Zhào Gǔ
【英文名】 Drymoglossum bone
【來源】 藥材基源:為鮡科動物藏鮡的骨骼。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Glyptosternon maculatus (Rogan).
採收和儲藏:春、秋季捕撈。捕後,除去內臟,洗淨,去肉取骨,曬乾。
【原形態】 藏鮡,體延長。體裸露無鱗。側線不明顯,頭平扁,眼小,側上位。吻圓。須4對:鼻須1對且基部呈“V”型;上頜須1對,基部擴大呈“T”型,下頜須2對。口大呈弓形,下位。背鰭I,6棘刺弱。脂鰭低,位於背鰭後方,其長稍超過頭;臀鰭I-II,5-6。胸鰭1-11,肉質。腹鰭1-5,圓形,不分支。尾鰭截形。背部和體側黃綠色或灰綠色,腹部黃白色。體側有不顯著的塊狀斑。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棲息於急流水中的石下和石隙間。以環節動物和幼蟲為食。
資源分布:分布於我國雅魯藏布江及其鄰近的水域。
【性味】 甘、鹹;平
【歸經】 入脾、胃二經
【功能主治】 健脾開胃;利水消腫。主消化不良;水腫
【用法用量】 內服:研粉,或燒成炭研末,適量,每日2次;或鮮品適量,熬湯,每日2次。
【各家論述】 《中國藥用動物志》:治水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