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芨芨草

藏芨芨草

藏芨芨草,拉丁文名:Achnatherum duthiei (Hook. f.) P. C. Kuo et S. L. Lu 禾本科芨芨草屬多年生,根細弱。稈直立,叢生,平滑無毛,基部宿存短的枯萎的葉鞘。葉鞘微粗糙。生葉舌平截,稈生葉舌鈍,長圓形,芒較粗硬,芒針粗糙,基盤尖銳,生於山坡草甸及針葉林下,海拔4300米。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藏芨芨草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罌粟目
  • :禾本科
  • :芨芨草屬
  • :藏芨芨草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

形態特徵

多年生,根細弱。稈直立,叢生,平滑無毛,高50-80厘米,徑2-3毫米,具3節,基部宿存短的枯萎的葉鞘。葉鞘微粗糙;基生葉舌平截,長約0.5毫米,稈生葉舌鈍,長圓形,頂端微2齒裂,長約2毫米;葉片縱卷,長10-30厘米,寬1-1.5毫米,平滑無毛;圓錐花序狹窄,長20-25厘米,寬約1厘米,分枝2枚,直立,貼向主軸,平滑無毛,長3-10厘米,小穗柄長3-7毫米,具微毛;小穗長9-14毫米,淡黃白色,基部帶紫褐色;兩穎近等長、膜質,狹長披針形,具5脈,上部微粗糙;外稃長8-9毫米,背中部以下密生長柔毛,上部疏生短柔毛,頂端具2齒裂,齒頂端及邊緣生短纖毛,具5脈,中脈與兩側脈在頂端匯合,向上延伸成芒,兩邊脈直達於2裂齒內,芒較粗硬,長14-18毫米,一回膝曲,芒柱扭轉且被細小柔毛,芒針粗糙,基盤尖銳,長約1毫米,具柔毛;內稃長6-7毫米,具2脈,基部被柔毛,頂端具短毛;鱗被3,長約2毫米,披針形。穎果圓柱形,長約5毫米。花果期8-9月。
(資料來源:中國植物志 第9(3)卷 )

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4300米的山坡草甸及針葉林下。

分布範圍

產自西藏、四川。模式標本采自喜馬拉雅西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