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欖(學名:Diploknema butyracea (Roxb.) Lam) 屬於 山欖科 藏欖屬 物種植物。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植株,葉,花,果,生長環境,分布範圍,
形態特徵
植株
喬木,高25米左右;小枝圓柱形或近圓柱形,直徑4-10毫米,具條紋和皮孔,淡黃色,被淡黃褐色或褐色柔毛或綿毛,或近無毛;托葉披針形,長約5毫米,先端急尖,被褐色或淡黃色綿毛或柔毛,早落。
葉
葉通常密聚小枝先端,有時星散,革質,橢圓狀長圓形、倒卵形或倒卵狀長圓形,長(6)17-35厘米,寬(3)8-17厘米,先端鈍或鈍漸尖,基部楔形,邊緣細圓齒狀,兩面被淡黃色、淡黃褐色或褐色柔毛或綿毛,或上面無毛而具光澤,有時下面亦無毛,中脈寬,上面具淺溝,下面凸起,側脈14-21對,成40-65度角上升,直立或彎曲,上面明顯,下面凸起,第三次脈橫向,上面不明顯,下面很明顯,之間具網脈;葉柄長約1.4-1.8厘米,上面具溝,被淡黃色、淡黃褐色或褐色柔毛或綿毛。
花
花單生或達6朵簇生葉腋,密聚小枝先端;花梗長2-4.5厘米,果時達5厘米,被淡黃色,淡黃褐色或褐色柔毛或綿毛,果時無毛;花萼裂片(4)5(6),卵形,長9-15毫米,寬6-10毫米,先端鈍或微鈍,外面被褐色或淡黃色綿毛,裡面除先端具星散褐色綿毛外無毛。
花冠淡黃色,長1.5-2厘米,裂片8-10,長圓形、卵形或狹倒卵形或闊楔形,長(7) 8-10毫米,寬(4)5-8毫米,先端鈍或近急尖,邊緣通常具不整齊的細圓齒;能育雄蕊(18)20-40,著生於花冠裂片的基部,長9-12毫米,花絲鑽形,長5-7毫米,無毛或被褐色綿毛,花葯箭形,長約5毫米,先端具芒,側向開裂,無毛或具長毛;子房圓錐形,長約2毫米,寬約5毫米,被銹色絹毛,7-12室,花柱圓柱形或近有棱,長1.5-5厘米,無毛。
果
果卵珠形或長圓形,長2-2.5厘米,寬1-1.5厘米,先端銳尖,是花柱遺留的部分,光滑,果皮肉質;種子1-3(5)枚,長圓狀倒卵形,長1.3厘米,寬1厘米,厚0.6厘米,光滑,亮褐色,疤痕披針形(標本未見,摘自van Royen 的描寫)。
生長環境
主要生長於海拔約1800米處。
分布範圍
產於西藏東南部,印度、不丹、尼泊爾也有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