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螭鼓舞,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縣傳統民俗舞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藏族螭鼓舞是一種大型民間祭祀儀式舞蹈,流傳於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縣藏族聚居區,經過世代流傳演變,它已形成較為固定的表演形式和風格,以集體舞形式表現請神、敬神、送神、降魔等過程。每當逢年過節和重大喜慶活動時,每個藏族村莊都要輪流表演螭鼓舞,螭鼓舞也就成了藏族民眾必不可少的文化娛樂活動。
2007年5月,藏族螭鼓舞被列入青海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8年6月,藏族螭鼓舞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遺產編號Ⅲ-92。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藏族螭鼓舞
- 批准時間:2008年6月7日
- 非遺級別:國家級
- 申報地區: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縣
- 遺產類型:傳統舞蹈
- 遺產編號:Ⅲ-92
歷史淵源,發展起源,相關傳說,藝術特色,表演形式,表演道具,角色分工,服裝特徵,傳承保護,傳承價值,傳承狀況,傳承人物,保護措施,社會影響,文化軼事,
歷史淵源
發展起源
螭鼓舞起源於古代祭祀活動,上千年來祭祀活動的延續,使螭鼓舞保存至今。據藏史記載,藏王赤松德贊興建桑耶寺時,為使建寺順利進行,蓮花生大師招來民間跳鼓舞的藝人,入夜燃起篝火擊鼓作舞,驅邪祈福。在慶祝桑耶寺正殿開光大典上,出演了這種單面羊皮鼓舞。這種邊擊鼓邊舞蹈,不用其他伴奏樂器的表演形式和獨特的技巧、激昂的情緒深受藏族民眾喜愛,並在民間流傳興盛起來,又經過後世不斷傳承發展,形成了今天的螭鼓舞。
相關傳說
關於螭鼓舞的起源有以下幾種說法:
說法一:一二百年前,寧巴村的一個“噶哇琿波”(即土官)每年正月初二都在村北的府邸跳神鼓舞。後來雍增倉活佛(約1881—1958)四五十歲時將這種舞蹈進一步鞏固,並加以規範,其後這一傳統一直沿襲下來。
說法二:藏族原始社會過渡到奴隸社會,諸小邦喜征戰互不統屬,在此大家期盼英勇無敵的將士來治理國政,一旦這位將士倒在沙場上則給他立墓碑紀念,叩拜其亡靈為地方保護神,每年祭祀一次,對神祗祭祀祈求賜福禳災。
說法三:藏族古代先民曾信仰苯教。苯教徒以釁牲對神、氏族將士每年祭祀一次,期間手舞足蹈,輕歌曼舞。《新唐書·吐蕃傳》記載,“其樂,吹螺,擊鼓”。以此可以說明從那時候起就已經有了擊鼓的習俗。
藝術特色
表演形式
螭鼓舞為多段體例,結構較為完整、嚴謹、動作整齊劃一,不能自由發揮。基本動作為“上步前曲腿跳擊鼓”等多種,每段變換一種隊形,基本隊形為順時針方向走圓圈,以及方陣、龍擺尾、斜線交叉、圓形交錯換位、螺旋繞圈、橫排等。舞時,眾男子在麥場中央煨桑,向空中拋撒“龍達”(飛馬),吹海螺,桑煙繚繞,無不熱鬧,其意為請神。舞者左手持鼓,右手拿鞭,邊擊邊舞,一般無需其他樂器伴奏。每段以領舞者的鼓點為段首起始信號,眾人隨之起舞,段落之間稍有間隔,舞至中段時分,由四至六人居中間演唱民歌,其餘舞者趁機小憩。
螭鼓舞經過世代流傳演變,已形成較為固定的表演形式和風格。其中寧巴村螭鼓舞的表演形式保存得比較完整,動作和隊形豐富多變,具有代表性。寧巴村的螭鼓舞保留有十三段(套):單擊鼓、雙擊鼓、繞環(繞圈圈)、期克印(鎮服妖魔之意)、三擊鼓、穀草(方隊之意)、三步跳、五擊鼓、阿柔么(敬地方神之意)、六擊鼓、七擊鼓、九擊鼓、施禮(叩拜之意)。
表演道具
螭鼓舞所使用的道具為螭鼓,由鼓面、鼓框、鼓柄、鼓槌等部分構成。其鼓面呈桃形,直徑50cm,鼓高60cm,鼓重1.3公斤。鼓柄長26cm,鼓槌長50cm,粗細2cm,用楓木、胡桃木、樺木或者竹條製成,下端系有彩色綢條。
角色分工
舞者的挑選有性別、年齡、相貌、品行等條件限制。寧巴村螭鼓舞舞隊,由15至40歲相貌英俊的青壯年男子組成,每隊少則三、四十人,多則逾百。舞隊有總管,藏語稱“卡果巴”,常由村里德高望重的長者擔任。領舞一人,藏語稱“拉洪”,由技藝嫻熟品行端正的人承擔。
服裝特徵
螭鼓舞對服飾要求很高。舞者須身著嶄新的褐色氆氌袍子,內穿藏式長袖襯衣,腳蹬單面靴子,披金色菱形披肩,戴五峰吉祥帽。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螭鼓舞是藏族原始宗教文化的活化石,以集體舞形式表現請神、敬神、送神、降魔等過程,表現出古老純樸的原始宗教文化遺風,生動形象地反映了當地少數民族的宗教信仰、生活狀況和審美觀念,具有較高的歷史文化研究價值。
傳承狀況
由於社會環境的急劇變化,藏族螭鼓舞生存陷入困境,出現傳承危機,急需保護。
傳承人物
道吉才讓 ,男,出生於1962年4月,藏族,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螭鼓舞)代表性傳承人,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縣申報。
保護措施
循化縣政府為了不讓螭鼓舞這個文化遺產失傳,投入了資金,寧巴村的村民可以在村里寬敞的場地上練習螭鼓舞。
循化道幃鄉寧巴村、張沙村、拉木龍哇村、王家村,文都鄉中庫溝、香玉溝、毛玉溝以及尕楞鄉香沙、曲卜藏等村莊都組織建有螭鼓舞舞隊,逢年過節就進行表演。
2017年,在循化縣委、縣政府、縣文旅局以及道幃鄉鄉政府的支持和幫助下,寧巴村舉行了螭鼓舞比賽。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循化撒拉族自治縣文化館獲得“藏族螭鼓舞”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社會影響
重要展覽
1989年9月底,寧巴村的螭鼓舞被編成《吉祥的龍鼓》到北京參加藝術節第四輪演出暨國慶40周年聯歡活動。
2010年8月22日至23日,由青海省人民政府主辦,青海省文化新聞出版廳承辦,青海省文化館協辦的“高原奇葩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展演活動在青海人民劇院舉行,藏族螭鼓舞在這次活動中展出。
榮譽表彰
1988年秋天,寧巴村的螭鼓舞代表青海省赴昆明參加全國民間廣場舞蹈匯演暨雲南省首屆民族藝術節,獲得優秀節目獎。
文化軼事
在寧巴村還流傳著一個關於螭鼓舞的故事——從前道幃溝有四個噶哇部落,即寧巴、賀莊、吾曼道、德斯曼,其中賀莊噶哇部落的始祖為霍·俄項東智,他受噶舉派第四世活佛噶瑪·乳必多傑(1340—1383)的奉命從西藏來到道幃傳法收徒,擴大自己的勢力範圍。其後裔智華東智等三個兒子,分別駐牧於比隆、賀隆堡、賀莊,自然形成三個部落。時過不久,賀莊部落被委任為噶哇“洪保”,意為“頭人”。頭人之子許配給寧巴伙倉部落之婿,這一系統遂勢力日益強盛,凌駕於周圍各部落之上,並建有城廓,明廷便賜封“噶哇”的敕書。據說這個時候循化地區就已經開始跳螭鼓舞了。